第36章 三道考验(求追读~~~)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大奉不良人
- 2032字
- 2023-06-11 21:00:03
要知道朱允炆最被世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他表面上看着好像是还不错的一个仁厚皇帝,施行仁政,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
但他缺失的则是帝王之心。
自商以来,每一位真正功成名就的皇帝,都需要拥有一颗帝王之心。
帝王之心,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不光懂帝王心术,更要会善加利用。
朱元璋就是帝王之术运用的集大成者。
帝王心术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个统治术。
第一:自尊术,不管别人是否尊崇自己,自己一定要绝对的尊崇自己,自己的身体就是龙体,自己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自称都必须是寡人或者孤等,独一无二,别人无可代替,所有人都应该臣服于自己脚下。
第二:立威术,自古多少帝师都要劝说皇帝多施行仁政,只有仁政才能治理天下。
但只有拥有帝王之心的皇帝,才真正明白,仅仅实施仁政,是不可能让天下安定,必须要恩威并施,立威术也非常简单,就是四个字:杀人,打压!
只有恩威并施,皇权的权威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朱元璋可以说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第三:施恩术,皇帝想要真正的驾驭天下,不能够完全依靠暴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布施天恩,让文臣武将和天下的老百姓,非常清楚的认知到一个真相:那就是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赏赐。
没有皇帝,那么他们一无所有,什么都不是!
第四:平衡术,任何一个朝廷,不能非黑即白,不能全部都是忠臣,因为忠臣会固执己见,按照自己的迂腐思想劝导皇帝如何治理天下,但是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这些国策全部都是由忠臣提出来的话,那么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全部都是忠臣,他们也会抱团,甚至架空皇权,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当然也不能全部都是奸臣,奸臣当道,更会让天下不安定。
平衡术的核心要义就是皇帝需要让朝中所有的人,都具有制衡力量。只有这些人能够受到制衡,他们的权力才不会变大,才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这样,皇权才能够保持稳定。
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可以说都是拥有着帝王之心,把帝王心术运用发挥到极致的存在。
当然洪武大帝朱元璋,也是拥有着绝对的帝王之心,否则也不可能开创大明王朝。
现在朱景就是想要通过胡惟庸案,这个一直被世人诟病朱元璋杀人太多的案件,来考验一下朱棣现在是否拥有了帝王之心。
朱元璋直接让朱棣好好回去考虑清楚再告知答案之后,就顺其自然的说了第二个考验。
“第二个考验,非常简单,国师说咱制定出来的分封藩王,供养宗室的国策不对,有很大隐患,甚至是亡国之策!”
“所以,老四,咱很想知道,就是将来你如果坐上了皇位,该如何对待你那些兄弟以及朱家其他皇室子孙?”
朱棣:!!!
本以为第一个考验,就已经非常的残暴。
没想到听到第二个考验的时候,朱元璋竟然这么直白。
关键是看自己的父皇,在说国师指责他制定出来的国策是亡国之策,脸上丝毫没有看出来有任何的不高兴。
反倒是朱元璋的表情非常欣慰。
朱棣很确信,他没有错觉,更没有看错,自己的父皇,现在满脸就是非常欣慰。
只不过现在朱棣自己内心也非常恐慌。
因为当初他私底下不知道跟道衍,多少次推演过分封藩王,供养宗室的这条国策,不适合大明。
但碍于朱元璋的威压,他根本不可能提出质疑。
可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国师,不光是提出来了质疑,更是直接说是亡国之策。
不得不说,这个国师的勇气和魄力真的大!
对于如何削藩的问题,朱棣和道衍还一直在推算更适合的方式方法,只不过目前得到的方法,都还需要优化。
不过现在既然父皇提出来了,那到时候可以继续和少师在原来的计划之上,尽快的优化出一个适合大明朝的解决方案出来。
看着沉默不语的朱棣,朱元璋则是嘴角已经微微上扬。
看来光是前两个问题,就已经让这个文治武功仅次于朱标的好儿子犯了难。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在意,继续从容淡然的说着第三个考验。
“第三个考验,咱一直想要迁都,当初你大哥来回的在应天府和西安府奔波。”
“所以你考虑清楚,到底是否有迁都的必要!”
“好了,就这三个考验,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来奉天殿,告诉咱你的答案。”
说完之后,朱元璋就再次坐回龙椅,饶有兴致的盯着完全沉思的朱棣。
反倒是朱棣,此刻完全没有了任何的疑虑。
本来最开始的时候,在父皇说想要把皇位传承给他的时候,他还是非常不相信。
可是当父皇把三道考验全部抛出来之后,他就意识到自己的父皇真心想要传位给他,并没有开玩笑。
虽然父皇一直在强调,这三个考验是国师朱景先生出的难题。
但只要有点脑子,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三个考验当中,每一个都包含着父皇对于他的期待。
只不过现在朱棣不太确定,到底分别对应着父皇对于他怎样的期待。
当然,听完三到考验之后,朱棣还是颇为有些焦虑。
因为这三个考验,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问题。
但这三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却非常耐人寻味。
三个问题都是涉及到大明朝国策层面的东西,不得不需要认真对待。
因为不管是胡惟庸案还是登基之后如何对待藩王宗室,迁都问题,都是相当的让人头疼的问题。
这其中第一个考验,胡惟庸案,现在朝廷大多数人虽然不敢明说,但私底下都是在纷纷议论,朱元璋纯粹就是在用胡惟庸案来公报私仇。
事实上,就连朱棣自己到现在对于胡惟庸案还是保留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