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饮食保健学基本特点

中医饮食保健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整体饮食保健观,二是辨体与辨证施膳饮食保健观,三是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这三个特点都贯穿于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理论体系中,并对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整体饮食保健观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理论体系中,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中医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中医饮食保健学中的整体饮食保健观是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贯串于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并用于指导饮食保健的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医饮食保健学的一个特点。

1.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五官、五体、九窍等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这些组织器官虽各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脏与五官之间等,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情况下又是相互影响的,从而构成了机体的完整性。而在机体的这种完整性中,又是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官、五体、九窍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实现的。

在饮食保健学上,这种整体观对于指导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补肝以明目、补肾以壮骨、养心以安神、补肾以乌发等,都是人体整体观在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可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如四时气候的变化、地域环境差别等对人体的影响。这种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强调人的机能活动受自然环境影响,人体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对应的关系,又称“天人相应”或“天人观”。正如《灵枢·岁露》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高度概括。中医学在认识到“天人相应”关系的同时,并不是消极或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界,以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上,饮食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指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指通过发展饮食保健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增进人体的健康,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界的能力。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在饮食保健上必须顺应自然,根据四时变化和地域的环境差别采用相应的食养或食疗的方法,并由此构成了饮食保健学的一个基本法则,在饮食养生上也就有了“四时食养”和“区域食养”。如以人参为例,冬季阴气偏盛,养生宜于温补,可服用人参;夏季阳气偏盛,养生宜于清补,人参性属温热,则不宜服用,可选用性质偏凉的西洋参。北方寒冷干燥,养生宜于温补和滋润;南方炎热多雨,以湿热为主,故养生宜于清热利湿等。再如,中医认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立夏时节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肝气、调养胃气。

二、辨体与辨证施膳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辨体与辨证施膳是中医学辨证施治这一基本原则在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其中,辨体施膳是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辨证施膳是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辨体与辨证施膳是中医饮食保健学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应用方法,也是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特点之一。

1.辨体施膳

体,即体质,是指人体由于受到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壮、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性。从中医学的立场出发,这种特殊性包含了人体正气的盛衰、抗邪能力和适应外界能力的强弱等。体质不仅反映了人体的健康水平,而且不同的体质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患病后的病变类型及其发展规律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谓辨体,就是指根据个体的生理表现和体征,并结合先天禀赋、年龄、性别、饮食起居及天时地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类型的体质。施膳,则是根据辨体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养原则,并依据其原则选择相应的食物,再按照配方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食谱,以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辨体是确定饮食养生的前提和依据,施膳是制定养生的原则,并具体实施的过程。辨体和施膳就是认识个体体质和通过饮食达到增进健康目的的过程。它强调了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增强了饮食养生的个体针对性,因而也就提高了饮食养生的效果,是中医学理论在饮食养生中的具体应用,也是指导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2.辨证施膳

证,即证候,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也就成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疾病的病理表现和体征,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膳,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及食疗食物和配方。它与辨体施膳一样,辨证施膳的过程,就是食疗上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中医学理论在饮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也是指导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中医饮食保健学在食养上以辨别个体的体质为前提,在食疗上以辨别疾病的证候为前提,食养或食疗只有在辨别清楚体质或证候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食养或食疗原则。因此,辨体和辨证在饮食保健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又由于食疗以“证”为依据,故又有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病阶段,所表现的“证”也就不同,因而食治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感冒,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的不同,常表现为风寒和风热两种不同的证,故在食疗上就要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的方法。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素相同,或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就可以采用同一种食疗方法进行治疗。如胃下垂、子宫下垂、久痢脱肛等,虽属不同的疾病,但如果都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采用升提中气的食疗方法进行治疗。由此可见,传统的食疗主要着眼于“证”,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是传统食疗的特点和核心。

三、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学十分重视脾胃在饮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并由此产生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观点。因此,饮食保健应首先重视调理脾胃,并将这种观念贯串于饮食保健的理论体系中,从而形成了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又一个特点。

1.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中医学认为,脾和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并把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概括为“脾主运化水谷”与“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合理的膳食必须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将饮食物转化为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精微物质”,并进一步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养料。因此,脾胃的功能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至关重要,是人体对食物利用的关键所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脏器,是连接外界饮食物与营养保健机体的桥梁。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饮食物的“精微物质”,故称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实际上是对中医学中脾胃为“后天之本”认识的深化,是对脾胃在饮食营养上消化吸收这一重要生理意义的高度概括。这种在饮食营养上重视人体的内因,强调脾胃的作用,以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的观点是中医饮食保健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2.饮食保健应首先重视调理脾胃

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为人体“饮食营养之本”,在食养和食疗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饮食养生上,不能单一地考虑饮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作用,单一地注重膳食的营养平衡,从人体脾胃功能这一内因和根本所在出发,更应重视人体内部的脾胃功能状况,重视通过饮食调理来增强脾胃的功能,保护饮食营养之本。中医饮食保健学这种重视调理脾胃为先的特点,在现实饮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由于饮食不节,又容易损伤脾胃,包括饮食生活没有规律、饥饱无度、偏嗜太过、生冷不洁等,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因此,饮食保健学非常强调“饮食有节”,强调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应重视保护脾胃的功能,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并构成了饮食保健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关于“饮食有节”,在历代有关文献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内容也极为丰富,体现了“饮食有节”在保护脾胃功能,进而增进机体健康上的重要意义。再次,重视饮食宜忌在保护脾胃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避免过食寒性的食物,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更应注意,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最后,重视烹调加工在保护脾胃功能方面的作用。如在烹调方法上,应尽量选择炖、焖、煨、煮等以水为传热媒介的加热方法,以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等。在食疗方面,食疗食物疗效的发挥,也必须首先经过脾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也应重视和加强保护脾胃的功能,包括食疗食物的选择、食疗配方的组成、烹调加工方法的选择及饮食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