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读懂孩子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任何人都是有情绪的,包括喜、怒、哀、乐、恐惧、沮丧等。人是情绪的动物,人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逐渐长大,也开始有了多变的情绪,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如此。对此,我们要学会留意孩子心情,如果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要及时予以疏导,不然,他们的情绪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乱撞。可能刚刚那个那么活泼开朗的孩子一下子就变得闷闷不乐、喜怒无常、神神秘秘了。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位妈妈是怎么处理孩子的坏心情的:

一天傍晚,李太太正在做饭,女儿回家后就在嚷嚷:“妈,从明天开始,我不去学校了,你别劝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太太心想,女儿肯定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没什么,感觉不大舒服。”

“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怎么不早点请假回来呢?”

“不想耽误学习啊,你别问了,反正我不去。”其实,李太太心知肚明女儿有劲儿这么嚷嚷,怎么可能是不舒服呢,一定另有隐情。

“可是,今天不舒服,明天不一定不舒服啊,要不,妈妈带你去医院吧。”李太太在说这话的时候,故意露出一点笑容,女儿明白,妈妈看出端倪了,于是,她只好说:“妈,你女儿是不是很没用啊?”

“怎么这么说,我女儿一直是最棒的,有最棒的学习接受能力,待人温和,还疼妈妈。”

听到李太太这么说,女儿笑了,主动招出了今天遇到的事:“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拼错了一个字,老师就嘲笑了我一番,结果同学们都笑我,真没面子!”

此时,李太太没有说话,只是搂着伤心的女儿。女儿沉默了几分钟,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平静地说:“谢谢你听我说这些事,我要去小胖家了,他还等着我一起复习功课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李太太是个细心的人,当女儿说不想去上学时,她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而是循循善诱,让孩子道出了心事,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才能帮助孩子疏解困扰。

因此,作为父母要体贴和帮助孩子,要对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予以留意,对他们某些特有的行为举止要予以理解并认真对待。认识到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继而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做朋友。

我们家长要做到:

1.细心观察,留意孩子的心情好坏

作为父母,你是否发现,当孩子呱呱坠地时,我们会特别留意他,会留意孩子的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会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可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为儿童后,做父母的,反倒把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搁浅了。而这种细微的变化,很多父母都没有注意到,却导致孩子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大多数情况则是,孩子的各种情绪开始日益明显,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管,而事实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而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爱和关心。

2.理解、信任你的孩子,查找孩子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教育的结果却不完全相同,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跟孩子和谐相处,情同知己,有的却水火不容、形同陌路。这就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你的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你要了解孩子烦恼产生的来源,只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烦恼。

3.适当“讨好”一下你的孩子,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当然,这里的“讨好”并不具备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加强亲子关系,父母亲应该偶尔赞扬一下你的孩子,或者带孩子出去散散心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那么,孩子自然愿意向你倾诉了。

4.不要总是压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朋友,对自己倾吐成长中的烦恼与快乐,然而,孩子愈大愈难与他们沟通,这是很多父母共同的感受。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其实,孩子也想对父母说实话,只是很多父母总是端着家长的架子,甚至压制孩子的想法,孩子又怎么愿意与你沟通呢?因此,聪明的父母都会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孩子畅所欲言。

5.分享孩子的感受

无论孩子的心情如何,也无论孩子是向你们报喜还是诉苦,你们最好暂停手边的工作,静心倾听。若边工作边听,也要及时作出反应,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倘若只是敷衍了事,孩子得不到积极的回应,日后也就懒得再与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满脸愁容,那么你就要考虑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在为某件事烦心。此时,你要从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角度,做孩子的朋友,或许他会对你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