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广东闽方言的综合研究

广东闽方言的研究开展很早,成果也多,但东、西粤呈现出不平衡状态。此外,广东闽方言研究和海南闽方言研究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表1-1是截至21世纪初广东、海南闽语研究的文献统计。

表1-1 广东、海南闽语研究的文献统计(1403—2003)

从表1-1来看,广东闽语的研究比海南闽语的研究多很多,这与两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资料虽然还有遗漏,但大体上还是能够反映出这两个地区闽语研究的基本情况。

关于琼粤两省使用闽语的地域和人口的研究,也有很多成果。

广东闽方言,这里指的是闽南方言在广东省境内的次方言,通常指的是以汕头话或潮州(府城)话为代表的粤东闽语——潮汕话和以雷州(海康)话为代表的粤西闽语——雷话。广东省内操闽语的人口近20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

根据笔者的统计,海南省内讲海南闽语的人口约有550万。

1932年,陈愷的《潮语罗马字》由平潮杂志社出版。该书由著名学者刘复用国际音标记音。书中首次将潮音划分为潮安、潮阳、揭阳三区,并论其异同。

1986年,李永明发表了《潮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一文。通过翔实的比较,作者较为具体地指出了潮汕方音的内部差异并根据差异度,把“三分说”具体化,即汕头、澄海、潮州、饶平为一区,揭西、普宁的老县城洪阳及其附近、潮阳北部为一区,潮阳、惠来、普宁、揭西的西南角为一区。

对广东闽方言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方言区的划分、人口的计算和方言史的研究上。张振兴的《闽语的分区(稿)》(1985)和《闽语的分布和人口》(1989)两篇文章中的闽南区部分对广东闽方言的分区和人口有所阐述。前者对粤西闽语尚未作应有的研究,后者则根据作者的调查作了补充,并认为广东省除了东部潮汕地区外,闽语还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各县市。关于广东闽语的分区,熊正辉《广东方言的分区》(1987)中的闽南部分也作了阐述。但对广东闽方言的特征,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闽语的分区(稿)》只提到潮汕片十二县市,绝大多数地点有[-m-ŋ]和等辅音韵尾,没有[-n]尾和[-t]尾,其中澄海一地只有[-ŋ]和尾。《广东方言的分区》概括了海康雷城话的两大语音特点:①韵尾有[-m/-p-ŋ/-k],没有鼻化韵母,没有喉塞音韵尾。②古非敷奉三母字今文读是[b-]或[h-]声母,白读是[p-]或[p‘-]声母。但这两篇文章都未对东、西两区的闽语作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关于这一点,倒是丘学强的《闽语分区问题再探》(1992)一文的观点值得参考。文中为了说明应把粤西的雷州话与粤东的潮汕话跟漳、泉、厦等方言同列为闽南方言的几个次方言而作了一些比较研究。

还有一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对广东闽语作了一定的综合研究。在词汇研究方面,林伦伦的《广东闽方言词语的特点》(1987)一文对东、西两片作了比较,并归纳出四个共同点和一个不同点:①保留了相同的古汉语词;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训读字;③保留了不少倒序词;④有少数民族语言底层词;⑤有不同的代词。詹伯慧的《广东省粤客闽三大方言的互相影响》一文(1990),则把广东闽方言与其交界的粤、客方言作了比较研究,从而探讨了一些特有语言成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