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

当1939年中国抗战需要运输人才之时,近3192名1具备相应技术的南洋热血华侨在以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简称“南侨总会”)的组织下,回国抗日,在西南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上运输战略物资,为中国抗战作出了伟大贡献。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华侨青年“舍身而不顾,毁家而不怨”。“他们有的是抛妻别子,有的是抛弃历年积累的财产”2,志愿响应祖国的招募并返国加入机工队伍。

南洋华侨机工简称“华侨机工”或“南侨机工”,是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而得名。狭义的南侨机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应国民政府请求由南侨总会统一组织招募的司机、修机等华侨技术人员。广义的南侨机工除了包括南侨总会统一派遣的以上机工外,还包括以如下方式抵达中国的华侨青年: ①南洋各地社团自发组织抵达中国,如来自槟城、柔佛等地的华侨机工; ②南侨总会统一组织招募时期,未从新加坡统一出发而直接抵达中国的来自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地的机工; ③战前已在中国服务,后经中国政府部门介绍直接进入西南运输处参加军事运输的华侨青年。

为纪念南侨机工,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在昆明设立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如下: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猖狂入侵,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国土沦丧,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处于危机存亡的关头。全国同胞抗日怒潮汹涌澎湃,气壮山河。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义愤填膺,积极参加抗日,广泛开展义演、义卖、募捐、捐款等救亡活动,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波澜壮阔,四海翻腾。

一九三九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三千多名热血奔腾的南洋华侨机工,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毅然离别父母亲人,远涉重洋,回到祖国,投身于神圣的抗日救国服务工作。

当时,沿海港口均已沦陷,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国际通道,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我国抗日的军需均赖此路输入。南侨机工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弥漫的战火,夜以继日地抢运军需辎重及兵员,组装、抢修车辆,培训驾驶、修机人员。滇缅公路沿途山高谷深,地势崎岖,设施简陋,加之敌机狂轰乱炸,路塌桥断,险象环生。南侨机工沐雨栉风,披星戴月,历尽千难万险,确保了这条抗日生命线的畅通,被誉为“粉碎敌人封锁战略的急先锋”。在执行任务中,有一千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为国捐躯。在滇黔、滇川、广西、湖南公路和印度阿萨姆邦丁江机场,南侨机工也担负抗日运输任务,勋劳卓著,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抗战胜利后,约有一千名南侨机工复员回到南洋; 留在国内的同志,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作出积极的贡献。

半个世纪过去了,南侨机工伟大贡献精神一直鼓励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统一祖国而努力奋斗!

为了表彰南侨机工的光辉历史功绩,并激励来兹,特树丰碑,永志纪念。

云南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九年五月

南侨机工是中国和东南亚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其所体现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折射出近代乃至当代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互动的轨迹和东南亚华人的价值内涵。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共存认为,应重视“二战”时期南侨机工返国抗战的历史,华侨机工的历史至今仍是“抗战史的空白”。南侨机工历史是一本宝贵的历史教材,“可以纠正年青一辈的颓废的思想,教导海外的华族,各为其个别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本书以抗战时期的南侨机工为研究对象,参考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南侨机工历史档案、台湾“国史馆”的“南侨机工复员”档案,辅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南洋报刊、南侨机工口述材料等资料,围绕这一群体为何、如何离开南洋家园来到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云南昆明,南侨总会在机工招募及南返中扮演的角色,国民政府如何管理和组织南侨机工,以及机工在中国的军事运输中所起的作用等,分三编来展开论述。本书的出版,对我们深入认知和了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侨机工返国运输抗战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有助于深入了解陈嘉庚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以及陈嘉庚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推进学界对陈嘉庚的研究; 同时,以南侨机工为个案,考察南侨社团如南侨总会的运作机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等,进而探讨华商及华侨大众对抗战的贡献。

希望本书能够加深国人对海外华人社会历史的了解,使人们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而了解南侨机工,有助于世界了解“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如何与南洋华侨并肩战斗,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战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亦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与包括华人在内的东南亚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位于西山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云南昆明)


1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3192名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牺牲三分之一,滞留在中国大陆三分之一,返回南洋三分之一。关于南侨机工的人数,下文会有详细论述。

2 《社论: 华侨与抗战》,《云南日报》,1939年5月8日,第3版。南洋华侨青年舍弃家庭和事业加入机工队伍者比比皆是,但抗战胜利后,不论是留在中国的机工还是回到南洋的机工,大部分家庭都遇到了各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