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烽烟四起 反法西斯

(一)中国抗战形势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经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较量,中国并没有屈服,依然顽强作战。

图1-1日军攻占卢沟桥

图1-2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38年8月至10月,中日双方在武汉再次展开会战。武汉会战使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虽然此战的结果是武汉、广州失守,但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陆军主力,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流产。武汉会战后,日本陆军主力不得不把大批兵力投入中国战场,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东北8个,中国本部24个,日本本土1个,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 投入了中国战场。1

日军近百万大军在中国战场受到牵制,成为日军一直不能实施北进苏联计划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世界反法西斯形势

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势力相继上台,在欧洲发动侵略战争。1939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将矛头指向捷克,企图建立世界法西斯政权。此时英国、法国等西方大国,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危险,大都独自备战以求自保。因此,这些大国不但未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甚至对日本侵略中国实施了妥协退让乃至纵容的绥靖政策。而德、意、日法西斯联合起来,建立了国际法西斯政治同盟。

1936年11月,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同年4月,德国宣布对中国禁运军火,以实际行动支持和纵容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同时,德国的侵略引起了苏联的注意,苏联也在积极备战。

欧美各国对日侵华态度虽不明确,但开始在行动上支持中国。1938年12月5日,美国作出援助中国的第一步: 公开宣布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桐油贷款(在其合同中,中国订购载重2.5吨以上的卡车1000辆)。2虽然贷款附有不得购买军事物资的条款,但在具体执行时较为宽松。

1938年12月20日,英国政府宣布向中国提供50万英镑的贷款,帮助中国为新开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的运输购买卡车。1939年12月18日,英国宣布向中国中央银行和交通银行提供500万英镑的平准基金贷款,以稳定中国的法币汇率。3由此可见,英国政府虽然对中日冲突问题举棋不定,但总体上还是援华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