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一、绝对优势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上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获得更多海外市场和原料来源,而原来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限制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实行自由贸易。于是,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探寻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试图从理论上说明自由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好处,由此便产生了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其代表学说分别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为《国富论》。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通过国际交换也能产生财富的理论,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这种优势的基础上。所谓优势是指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出口那些在本国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进口那些在国外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该国就会取得贸易利益。他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少,就永远不会想在家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2)主张自由贸易。亚当·斯密认为,既然贸易双方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取得贸易利益。因为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的资本和劳动力从生产能力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能力高的出口行业中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了,通过贸易,双方的消费量也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好处。

为了证明这一理论,斯密举出下面的例子: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如表2-1(a)所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如表2-1(b)所示,分工后,两国均以各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1的比例相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的产品情况如表2-1(c)所示。

表2-1(a) 分工前

表2-1(b) 分工后

表2-1(c) 交换后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一)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前提是在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贸易模式里,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处于低成本(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可取得绝对利益。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找不到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品,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各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这是绝对利益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正是比较利益学说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则国际贸易是不会发生的。李嘉图则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益,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益,成本比国外同行业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例如:生产同样单位的呢绒,葡萄牙需要90人,英国需要100人;生产同样单位的葡萄酒,葡萄牙需要80人,英国需要120人。

从葡萄牙方面看,两种商品生产都比英国的效率高,生产成本比英国低,但是低的程度不同。呢绒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90%(90/100),而酒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67%(80/120)。可见葡萄牙生产酒的效率相对更高些。

从英国方面看,两种商品生产都比葡萄牙的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葡萄牙高,但是高的程度不同。呢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1倍(100/90),而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120/80),可见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要高一些。

如果两国都生产相对优势的产品,即葡萄牙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酒,英国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呢绒,各自发挥相对优势,就可以使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得到增加。而且通过贸易,双方可以消费比国际分工以前更多的商品,都获得利益。

分工前,葡、英两国共生产2个单位的呢绒和2个单位的酒。分工后,葡萄牙把170(即80+9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酒,则生产2.125(即170/80)个单位;英国把220(BP100+12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呢绒,则生产2.2(即220/100)个单位;两种产品的产量总和为4.325个单位,多于原来的4个单位。通过国际贸易,两个国家的消费量也都增加了。

假设两国交换的比价为1∶1,那么交换前后,两国国内消费变化如表2-2所示。

表2-2(a) 分工前

表2-2(b) 分工后

表2-2(c) 交换后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但是两种产品的总量却增加了。其中毛呢增加了0.2个单位,葡萄酒增加了0.125个单位。两国进行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比较利益。

(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比较利益学说的历史进步性表现为:

第一,为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主张提供了理论支持,比较利益可以归纳为“两优选重优、两劣选次劣”,既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第二,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各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组织生产、从事贸易,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会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比较利益学说的历史局限性

比较利益学说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

第一,比较利益学说是建立在9个假定条件的基础上的:假定两国进行两种商品的交易;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假定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假定劳动力在国际不能自由流动;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假定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假定贸易是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假定没有技术进步的影响;假定国际经济是静态的。这一系列的假定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该理论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对当代国际贸易的许多现象不能作出解释。

第二,比较利益学说主张一国只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而对那些没有优势的行业就彻底放弃,不生产。事实上,这样的国际分工是不存在的。李嘉图的学说更有利于当时英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