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结束了,
不知道大家心里又都留下了什么。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
即便是考试前夕,
也还忍不住要读两个人的书。
如今,
金庸先生离开了,
林清玄先生也走了。
读他们文字的日子,
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偶尔回想起来,
依然是一脸的崇拜。
这种感觉,
现在应该是难以理解的,
文字已经不再是印刷,
而是出现在越来越大的显示屏上了。
可即使屏幕烧的火热,
文字却是那么的冰冷,
而纸上的一句一行,
居然有着不可思议的热情。
那时候读金庸,
无不是在课堂上偷偷地进行,
多少次被剧情吸引,
忽视了在身边巡视的老师。
那时候读林清玄,
无不是为了那一抹慵懒,
淡淡的字里行间,
有着备考时难以奢求的清闲。
禅心很难,
人生的感悟也很难,
即使到现在也不明白,
二十年前更是不明白,
然而那种懵懂的感觉,
那种幽幽的惆怅,
却莫名地附和着少年的内心,
瞎猫碰死耗子一般。
金庸先生的文字绝无接近的可能,
可是偏偏不自量力地学起了林清玄,
作文中硬是加入了“莲花”“白云”,
为偶然得到的赞赏沾沾自喜。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
把火红的枫叶夹进日记本的年纪,
不会去想明天的年纪,
在纸上挥舞青春的年纪。
原来那时候陪伴我们的,
只是一页一页的纸,
现在手指一划的时间,
是当初翻过几页的时间?
突然觉得应该向两位先生道歉,
曾经拜读的是无一例外的盗版,
还有,
用这无聊透顶的键盘敲打出二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