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长三问

 增长第一问:大脑喜好什么?

如果你认为自己懂用户,能做出增长来,那么请你试着回答以下3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上来,就证明你已经抓住了增长的根本,已经达到了做增长的入门级水平。如果回答不上来,天知道你做的是什么。

第一问:大脑喜好什么?

第二问:大脑中谁说了算?

第三问:大脑留存什么?

我可以告诉你,这3个问题是同一个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大脑喜好什么,那你在做什么?如果你不知道用户喜好什么,那你又在做什么?这就好比你不知道别人喜欢喝什么,总是送别人果汁,可是人家根本就不喝果汁。你前脚送,人家后脚就会把你送的果汁扔进垃圾桶。

如果你不知道大脑中谁说了算,不知道在说服谁,那么当你向用户推销价值几百万元的理财产品,用户说不需要时,你就会信以为真。用户真的不需要吗?用户说了不算,需要与不需要,另有做主的对象,它说了才算。如果你不知道大脑中谁说了算,你就没有识别用户行为真假的能力,你就不会知道做增长运营、用户管理的核心依据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大脑体验过后能留存什么,那么你在做什么?你做产品、做功能、做运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用户体验过后大脑中空空荡荡,你又如何期望用户复购、忠诚?若没有在用户的大脑中留存下任何东西,你就会像一个在街头与用户擦肩而过的过客,没有任何理由会被想起。

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不要说实现自增长,生存都是个问题。即便能实现一时的增长,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多公司辉煌不过三五年,这三五年很多时候还是靠“烧钱”打的鸡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将自身导入一个良性的增长模式。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第一个问题:大脑喜好什么?答案是大脑喜好自我。也就是说,大脑喜欢与自我相关的事情,大脑是围绕自我在运作的。大脑习惯性地去感知事物、信息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如果大脑不能在某个事物与自我之间建立起关联,那么这个事物就会被大脑视而不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排队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站到了你的前面,你会瞬间启动愤怒模式,想要和对方理论。但是当你正要开口的时候,对方回头看到了你,对你说:“哦,不好意思!”然后转头排到了队伍最后面。这里我们要思考的是,你为什么会瞬间启动愤怒模式?这是因为你在一瞬间,将他的行为与你的自我关联在了一起。大脑处理信息的时候,会优先感知和处理信息与自我的关系——意味着我是怎样的人。别人插队,大脑会习惯地认为是他人无视自己、不尊重自己。大脑将插队这一行为与自我相关联,才是你愤怒的根本所在。其实,他人很多时候是无意的,但是大脑不会做这样的理解,它只会习惯性地认为与自我有关系。

大脑不但习惯性地将事物与自我关联,还会一有空就“咀嚼”自我。咀嚼自我就是围绕自我思前想后。研究发现,大脑在分神的时候,有一些区域也是处于活跃状态的。这些脑区就是与自我相关的区域。丹尼尔·韦斯曼(Daniel Weissman)负责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注意力缺失时,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后扣带皮层的活动会增加。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内侧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自我的核心脑区。也就是说,在我们注意力涣散的时候,这些脑区依旧比较活跃,这是因为大脑在幻想和咀嚼与自我有关的事情。丹尼尔·韦斯曼指出,大脑平均3秒就会体验到一次自我。我们做事情经常走神,就是大脑忙里偷闲去关照自我了——咀嚼自我。大脑总是想逃离面对的事情去咀嚼自我,特别是面对那些在大脑看来枯燥乏味的事情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脑可以通过咀嚼自我获得快感。

马库斯·赖希勒和她的团队研究了大脑什么也不做时的状况。什么也不做的时候,大脑应该没什么明显的反应吧?但是他们却发现大脑中与自我相关的两个脑区依旧活跃,它们并没有休息,仍在“值班”。在2001年,马库斯·赖希勒发表论文,证实了大脑功能默认模式的存在。也就是说,大脑在没有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它的默认系统也在运作,而这个系统与自我密切相关。它就是我们大脑的自我脑区——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后扣带皮层。由此可见,什么也不做的时候,我们的自我也没有闲着,它依旧坚守岗位,是大脑的24小时守门人。

很多研究都表明了,大脑始终在监控和关注外在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制造事物与自我的关系。这也证明了大脑运作的核心是自我。那么你知道用户的自我是怎样一种存在吗?你知道如何围绕用户的自我设计产品和信息吗?你知道如何与自我建立关系吗?如果不知道,你又凭什么实现增长?

记住一点,不管是什么吸引了大脑的关注,都是因为这个事物与自我存在关联。对大脑来说,与自我相关的事物才是重要的,或者说,才会变得重要。与自我无关的,不会被“请”进大脑;与自我无关的信息,于大脑而言就是干扰;与自我无关的事物,大脑不会“咀嚼”,更不会“咬”住不放。

增长第二问:大脑中谁说了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大脑中谁说了算?你认为用户表面说要或不要,就是真的要或不要吗?其实要或不要既不是用户的嘴说了算,又不是用户的理性说了算,而是用户的自我说了算。不管用户的嘴怎么硬,只要自我说要,用户就会乖乖地掏钱。自我不管你是不是有钱,也不管你下个月是要吃泡面还是喝西北风,只要它想要,用户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买。自我才是大脑中隐形的决策者。

你听说过“百事悖论”吗?研究者用两个没有标识的杯子,分别装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让被试品尝后选出喜欢的那一杯。结果发现,喜欢百事可乐的人明显多于喜欢可口可乐的人。而事实是,可口可乐的销量一直都在百事可乐之上。这就是“百事悖论”——双盲测试与实际销量不相符。

神经科学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被试在双盲的条件下品尝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其中一组被试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有损伤,而另一组被试的大脑非常健康。测试中两组被试都对百事可乐表现出了偏好。接下来,研究者在两种可乐上标上了对应的标识,让被试明确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被试的偏好发生了改变——由喜欢百事可乐转变为喜欢可口可乐。但是,内侧前额叶皮层受损的被试却不存在这种现象,喜欢百事可乐的依然喜欢百事可乐。这个实验证实了,真正左右大脑决策的是自我脑区,而盲测的结果并不是被试真正的选择。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是由自我脑区说了算的。

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与他的团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首先,研究者让被试观看一段关于防晒霜的短片,同时对被试的大脑进行扫描。其次,研究人员询问被试接下来对使用防晒霜有什么打算。一些被试告诉研究者,接下来会加大使用防晒霜的频率。还有一些被试根本不认同短片中的观点。

一个星期后,研究者再次联系被试,询问他们在过去一周内使用防晒霜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有些人增加了防晒霜的使用率,而有些人则没有。被试的实际行为与之前告诉研究人员的计划几乎没什么关系。之前说会改变的被试,使用方式并没有变化,而那些没有说要改变的被试,反而增加了使用次数。也就是说,口头表达与实际行动之间没有相关性。

那么,我们不免会纳闷,被试的行为是否会改变,与什么有关系呢?研究者通过对被试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行为是否会改变,和大脑的自我区域(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被试在看到短片时,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跃程度,能够相当好地反映出被试下周使用防晒霜的频率。在看短片时,大脑中的自我脑区越活跃的被试,越有可能增加防晒霜的使用频率。也就是说,被试是否改变使用防晒霜的行为,与自我脑区的激活程度相关。从上述实验和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能不能做出改变,受不受信息的影响,要看人的自我脑区的激活程度的高低。这些研究都表明,当大脑中的自我脑区被激活时,大脑才真正授权用户采取行动。用户要不要,是由信息激活自我脑区程度的高低决定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户行为的轨迹——先买了什么,后买了什么,对什么参与了评论,给什么点了赞,重复地观看了什么内容,但是我们根据用户表现出的行为设计的信息、产品和营销方案却没有效果,或者说效果十分不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太依赖通过用户表达出来的信息来判断用户的喜好,而没有认识到用户的表达与自我需求的不一致性。当然了,我们不能通过扫描每个人的大脑来确定信息是否有效。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信息变得与自我相关,让信息能够深度激活用户的自我脑区。这就是深入研究自我的意义所在。不了解用户的自我,就无法在产品、品牌、App的设计中让其与自我相关。信息不与自我相关,大脑就不会授权用户产生实际的行为。

大脑真正的主人是自我。那么如何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可要可不要的东西,可用可不用的产品、品牌、App,变成必须做、必须要、必须用的呢?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其与自我相关。

增长第三问:大脑留存什么?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用户体验、经历过后,大脑中会留存什么?答案还是自我。

以色列的一个研究团队,曾对一位出现过记忆问题的年轻女子做过一项跟踪研究。他们连续跟踪拍摄了这位女子两天的生活,这两天她过得与平常一样。在之后的几年里,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她填写一份问卷,来检验她对那两天的记忆。结果发现,时间过去得越久,她对细节的记忆就越模糊和不确定。她越回忆遥远的事情,海马体的活动水平就越低。海马体是大脑中存储记忆的地方。为什么回忆过去,海马体反而没反应了呢?难道回忆不是从海马体中提取的吗?研究发现,这位记忆出现问题的年轻女子在回忆的时候,大脑中的其他脑区的活跃度在不断地增强,即内侧前额叶区及一些相关区域。在回忆过去的时候,这些区域被激活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是对过去事情的精确提取,而是围绕自我在讲故事。回忆是在编故事,而不是在提取记忆。也可以这么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已经模糊甚至不存在了,留在大脑中的、沉积下来的只是自我感受——那段记忆带给我们的感受——开心的还是痛苦的等。我们对那段情景的回忆,更多时候是在围绕当时的自我感受编故事。

也就是说,体验过后最终留存在大脑中的只有自我感受。如果自我感受不存在了,那么记忆也就不存在了。“我”当时的感受不存在了,我们就没有编故事的主线了,也就是说主角缺席了。我们对过往体验和事物的回忆,都是围绕留存在大脑中的自我感觉在编故事,并不是围绕事实进行阐述和还原。比如,很多人时常会想起小时候妈妈带你去玩旋转木马的情景,如果这只是一个画面,其中没有强烈的自我感受,那么你很快就会将此画面忘记。而你之所以能够记住,能够时常想起,是因为这段记忆与一种美好的自我感觉关联。能长期留存在我们记忆里的信息,大部分与自我感觉紧密关联,是那种美好的感觉让记忆留在了我们的大脑里。

记忆中留存下来的是自我感觉,而不是事实。我们在经历中体验到的感觉,决定了我们能记住什么。自我感觉也决定了我们怎么回忆(编造)那段经历。只要自我感觉这条主线不变,我们就分辨不出是不是事实。只要感觉真实,我们就会认为事实就是那样的。那么,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对“我”的一种感觉和认知,我们无法找到这种感觉所指的实物。如我的幸福、我的烦恼、我的态度、我的爱,你是无法为其匹配上实物的,只能找到与其相关的某种情景。

你的产品能给用户留下什么感觉呢?如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用户对你的产品和信息就有可能没感觉,因为你压根儿不知道要留给用户什么。用户不断购买的行为,是被自我感觉驱动的,是自我感觉在用户的大脑中种下了执念的种子,促使用户不断地消费。所以,我们要打造的是留在用户大脑中的某种自我感觉,也就是用户对自身的某种强烈的体验,这样才能在用户的大脑中埋下驱动的种子——实现自觉自动的消费行为。我在《成瘾》一书中提到过感觉目标的概念,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可以延伸阅读。

有一点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前述3个重要的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自我,而不是分别指向3个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对用户的掌控难度。所以要想实现自增长,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用户的自我,因为自我是用户行为的核心驱动力。

记住,大脑是为自我服务的机器。想要脱离自我左右用户的行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