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的定义与分类

成语定义问题是成语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只是由于涉及诸多相关的因素,成语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也难以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和范畴,但对成语的认识逐步深化,对成语的界定也渐趋明确。成语分类问题同样既重要又复杂,因为分类角度不同其分类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但各种分类方式之间又有相通之处,值得进行整合性研究。

1.1 成语的定义

汉语中的成语和英语中的idiom经常作为互译的对应词,但这两个概念有同有异,大同小异,意义比较接近但并不完全对等。刘叔新(2005)指出英语中的idiom大约等同于汉语中的习用语(成语+惯用语);因此,成语/idiom定义都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汉语中成语与英语中idiom的概念界定也各有偏重。

1.1.1 英语成语的界定

在英语中,idiom在广义上包括固定短语(set phrase)、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和俚语(slang)等形式;如Fraser(1970)将idiom界定为“a constituent or a series of constituents for which 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s not compositional fuction of the formatives of which it is composed”,即从构成要素无法分解出其语义解释的一个或一系列词语组合;另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对idiom的释义:“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即由各单词无法推断出其意义且必须作为整体单位来学习的词组或句子。因此,广义的idiom内涵丰富,包含短语和句子两种类型,结构固定而且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其语义,强调其习用性,一般译为习语。李赋宁先生(1979)使用idiom的广义概念,将英语习语分成五类:(1)特殊的语法结构(如It’s me;a friend of mine等);(2)相当于各语法特性的短语(如名词性的brain drain;动词性的look into;形容词性的pure and simple;副词性的cats and dogs);(3)具有特殊词义的习语短语(如gild the lily;take one’s breath away等);(4)问候、感叹、称赞、批评用语(如You can say that again;I’m telling you等);(5)格言或谚语(如First come, first served;Once bitten, twice shy等)。

但idiom在狭义上只包括短语,将短句排除在外,如《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2001)对idiom的定义:“a group of words in a fixed order that have a particular meaning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each word understood on its own”,即形式固定并且意义不能从组成的各单词推断出来的短语。Nunberg等(1994)则认为难以对idiom进行完全准确的界定,除了结构定型(inflexbility)和蕴含隐喻义等特征之外,idiom还具有约定性(conventionality)、透明度和分解性等三个语义维度,定义成语时需要加以综合考虑。因此,虽然在idiom范围界定方面还存在分歧,但对其显著特征的表述观点较为一致,即idiom具有历史的习用性、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整体性等特征。本研究采用idiom的狭义定义,包括李赋宁先生提到的第二、三类习语,排除第一、四、五类习语,其基本结构是短语形式,是英语习语的主体部分,译作英语成语。

1.1.2 汉语成语的界定

在汉语中,熟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多种形式。汉语中的成语在广义上跟熟语的范围相当,但近年来逐渐倾向于严格的用法,认为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跟惯用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并列的下位概念。随着研究的进展,对成语的概念界定也逐步深化、渐趋明确。早期的辞书认为成语是古语,具有流行性和习用性,如《辞源》(1915)对成语的定义:“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证引以表示己意者皆是。”而《辞海》(1936)则将成语定义为:“古语常为今人所引用者曰成语。或出自经传,或来自谣言,大抵为社会间口习耳闻,为众所熟知者。”但修订后的《辞海》(1979)将成语界定为:“熟语的一种。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由四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此定义放弃成语是古语的提法,将成语看作一种熟语,强调其四字格特征(详见莫彭龄,1999)。

后来的成语研究重点关注其习用性、定型性和整体性等显著特征,但对成语是否包括短句认识并不一致,如马国凡(1978)认为:“成语是人们习用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定型词组;汉语成语以单音节构成成分为主,基本形式为四音节。”而史式(1979)则认为:“凡在语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谓之成语。”倪宝元、姚鹏慈(1990)也认定成语是短语而非短句,“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固、形式简洁、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他们对成语特征的概括比较准确也较为全面,指明汉语成语具有历史的习用性、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稳定性、形式的简洁性、应用的整体性等突出特点。周荐(1994;1997)则提出成语的经典性特质,认为“成语多出自权威性的著作,如十三经、官修和私撰的正史、子书和集书中的名家名作”,因而从结构形式和语义内容上看都具有经典性。

近年来出版的工具书对成语范围的界定仍然有宽有狭,如《辞海》(1999)认为成语是固定词组,“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其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而《现代汉语词典》(2005)还是认定成语包括定型词组和短句,“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从教学的目的出发,刘月华(2008)则认为:“成语应该是形式和意义都是很固定的、习用的、以四字形式为主的短语。”因此,对成语的定义和范畴虽未达成完全的统一,但认识逐渐深化;在此,本研究也倾向采用成语的狭义界定,认为汉语成语是相沿习用的、书面色彩较强的固定短语,其基本形式是四字格,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是其较为显著的特征。

综上所述,汉语中成语和英语中idiom的概念界定都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idiom类似汉语中的熟语,跟广义的成语范围大致相当。狭义的idiom称作英语成语,是英语习语的主体部分,强调其习用性;而近年来倾向使用汉语成语的严格定义,认为它是汉语熟语的主体部分,强调其定型性。汉英成语概念界定各有偏重,四字格是其在格式上的显著区别,而习用性、定型性、整体性等特征则较为接近,还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成语的分类

汉英成语是各自语言词汇/语汇系统中特有的成员,具有历史的习用性、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点;因此,成语的分类也有透明度、分解性、构成成分、语义结构、句法功能等诸多角度,视角不同其分类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从成语的本体研究到认知领域,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又有相通之处。

1.2.1 英语成语的分类

李赋宁先生(1979)将英语习语分成五类还处在语言本体研究阶段;而在语言认知领域,由于成语意义的双层性特点,英语成语大多以成语表层字面意义与深层隐喻意义的匹配关系进行分类。Cacciari和Tabossi(1993)根据语义透明度将成语分为透明成语(transparent idiom)和非透明成语(opaque idiom)两大类,前者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关联较为密切,如“a wet blanket”(泼冷水);后者则较为模糊,如“to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起早贪黑)。

Nunberg等(1994)则以分解性为依据将成语分为三类:(1)可分解成语(decomposable idiom),其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直接匹配,如“button your lips”(守口如瓶);(2)不可分解成语(non-decomposable idiom),其字面意义跟隐喻意义毫无关系,如“spill the beans”(说漏嘴);(3)不规则可分解成语(abnormal decomposable idiom),其字面意义跟隐喻意义有关系但不能直接匹配,如“carry a torch”(单相思)。由于在实证研究中可操作性程度较低,后来的研究者如Abel(2003)则摒弃第三类不规则可分解成语而直接将英语成语分为可分解成语和不可分解成语两大类。

Fernando(1996)则考虑构成成分的差异将成语也分为三类:(1)纯成语(pure idiom),从构成成分看不出成语的整体意义,如“kick the bucket”(死掉);(2)半成语(semi-idiom),构成成分中至少有一个词能表达成语的内在意义,如“catch fire”(着火);(3)直义成语(literal idiom),指结构固定的搭配词组,如“on foot”(步行)。

其实,这三种英语成语分类方式虽然角度不同,但亦有相通之处,Fernando的纯成语从构成成分上无法看出其内在含义,因此其意义不可分解,在语义上表现为非透明。如英语中“kick the bucket”其字面意义是“踢桶”,但隐喻意义却是“死去、翘辫子”,就是典型的非透明成语、不可分解成语和纯成语。

1.2.2 汉语成语的分类

目前,汉语成语的分类主要还是从语言本体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归纳和总结。按照音节分类,成语分为四字格和非四字格两大类,其中四字格是汉语成语最典型的格式,如“冰清玉洁、谨小慎微”等;但并非所有的四字格结构都是成语,如“不好意思”等;而非四字格成语也是存在的,从三五字到七八字甚至更多字的成语都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按照语义结构来划分,成语可以分成联合结构,如“海阔天空、冷嘲热讽”等;主谓结构,如“情同手足、草木皆兵”等;偏正结构,如“汗马功劳、豁然开朗”等;动宾结构,如“混淆黑白、雾里看花”等;动补结构,如“感激涕零、精益求精”等;连动结构,如“画龙点睛、抛砖引玉”等;以及兼语结构,如“调虎离山、望子成龙”等;其中联合结构成语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体现出汉语成语均衡对称的突出特征。

按照句法功能来分类,成语分为体词性成语和谓词性成语,还可以再细分成名词性成语,如“暴风骤雨、千军万马”等;动词性成语,如“开天辟地、前赴后继”等;形容词性成语,如“光明正大、天长地久”等;还有副词性成语,如“明目张胆、振振有词”等;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有些成语还可以充当独立语。

按照来源分类,成语的来源有书面语系统,包括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历史事件,如“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以及诗文语句,如“夙兴夜寐、诲人不倦”等。其中前三类大多有情节,具有事件性;还有口语系统,包括古代民间的口头流传,如“亡羊补牢、投鼠忌器”等,以及产生较晚的通俗作品,如“咬文嚼字、顺水推舟”等。汉语中还有少数外来成语,如“顶礼膜拜”源自佛教经典,“天方夜谭”来自阿拉伯民间故事,“火中取栗”源于法国寓言等,这些成语都是中西合璧的特例。当然,汉语成语的分类也只能进行概略的划分,各种分类方式之间互有渗透,难以做到泾渭分明。

武占坤(1962)将成语分为组合性成语和非组合性成语两类,前者实际意义跟其字面意义的逻辑组合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人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义来理解和运用,后者则是实际意义和字面意义的差异较大,这种分类方式跟英语成语中可分解成语和不可分解成语的分类方式可谓异曲同工。近年来,还有学者尝试从语言认知的视角研究汉语成语的分类,从新的角度对成语进行界定,如徐盛桓(2006a;2006b)借用认知语言学中构块语法的概念,以成语语法成分的缺失为出发点,将汉语成语分成五类:(1)非语法构块,不符合汉语语法结构,如“杯弓蛇影”;(2)假语法构块,看上去符合汉语句法,但同表述内容要求的句法结构有距离,如“信口雌黄”;(3)超语法构块,语法成分缺省较多,需要补足的成分超出原来语法结构框架,如“黄粱一梦”;(4)准语法构块,很接近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如“沧海一粟”;(5)语法构块,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要求,如“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