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新青年”总序 让青年学者的光芒被看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几代学者的艰辛探索,累积几代学者的卓越贡献,刑法学在构建理论和指导实践两个维度,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也都开始面临瓶颈。一方面,一些源于实践但未能提升的经验性知识难脱碎片化和常识性,不能满足理论体系化和纵深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每年有数百万起刑事案件,疑难复杂问题层出不穷,司法前线亟需理论驰援。然失之于粗疏的传统学说无力应战,解释力捉襟见肘,说服力常显不足。当代中国刑法学在前进中,逐渐抵达旧有研究范式的边界。

突破边界的希望在青年刑法学者身上。青年代表着活力和创新。青年时期的作品未必成熟,却是一个学者最有锐气和激情的探索,预示着一个学科临界知识的裂变,遥见个人未来学术巅峰的气象。立足于前辈学者积累的传统,受益于学术开放的新风,当代青年刑法学者起点更高,比较法的视野更加开阔,学术训练更加规范,是深耕概念体系和探索前沿法理、促进刑法理论纵深发展的先锋。

不仅在理论发展上,青年学者还被寄托了沟通实践的希望。刑法理论面对的,固然有所有时代共同面临的深刻的哲学和伦理问题,但与时俱变的实定法底色,决定了它更需要面对当下时代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部门法理论有着独特的任务,它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成为仅供同道中人哲思之乐的逻辑游戏,更不是移植国外理论亦步亦趋的“留声机”,它必须为本国的司法实践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理论方案。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国先进刑法理论与判例经验的青年学者,也有更大的责任推动理论的本土化与实务化。这不仅是中国刑法学实现学术自主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年刑法学者不能回避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

尽管青年学者有诸多重要角色和使命,当下学界的生态,却往往是青年学者处在“出头不易”“不被看见”的窘境。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光芒都被遮蔽了。一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面世,各种职称评定、学术评奖也常与论文挂钩,因此,论文发表对青年学者至关重要。但是,法学期刊版面有限、僧多粥少,发表殊为不易。对于要处理海量来稿的编辑而言,以声誉背书的名家稿件,确实会占据一些降低选检成本的优势。与之相比,尚未成名的青年学者的稿件,只能纯粹依靠论文水准比其他人明显高出一筹,才可能得到编辑的青睐,其难度可想而知,也常导致一些优秀的论文成为遗珠。

另一方面,各种会议、论坛、沙龙,是学者之间交流思想、切磋经验甚至华山论剑的重要机会,但是绝大部分青年学者在这些场合很难出头露面,而只能充当听众和分母。在学界与实务界的沟通上也是如此。无论是立法、司法活动还是律师、法务实务,往往将橄榄枝递向了名家大咖。青年学者很少有了解实践中的真问题和经验智慧的渠道。很多青年学者的文章被批评“翻译腔”“不接地气”“只会谈外国问题”,其中也有接触实践的机会太少的原因。即使一些研究成果确实为实践中的难点提出了较之一些名家观点更有解释力的方案,但同样是因为知名度的原因而人微言轻,不被实务工作者得知或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这又反过来进一步驱使青年学者远离本土实践,因为只有在那个更加趋向纯粹思辨的封闭的概念世界中,青年学者才能为自身及其研究找到存在的意义。

这种论资排辈的沉闷风气应该破除了。打造一个真正以青年刑法学者为主角的学术舞台,让学界和实务界更多地看见青年之光,这就是“刑法新青年”系列学术活动的追求。按照目前的想法,它包括“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与“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两个系列。线下的“实务论坛”定位在理论与实务的贯通,围绕实务争点,鼓励青年学者运用理论滋养实践需求,也用实践智慧反哺自身的学术研究。线上的“在线讲座”旨在展现青年学者最新的理论探索,鼓励青年学者把个人独思所得的成果,通过在线方式更广泛地传播,使得同道之间有更多相互砥砺的机会,腹心相照,声气相求。“刑法新青年”的这两个系列活动,虽然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各有侧重,但是共同点在于,它们没有地域之别,也没有门户之见,是专门为全国青年刑法学者量身打造,为全国青年刑法学者一身专属的。

既然是青年学者的活动,就要有青年活动的样子。我寄希望于通过“刑法新青年”的系列活动,开辟“宽严相济”的会议新风。一方面,充分体现对青年学者的礼遇,让青年学者参加学术活动感受到被尊重。论坛和讲座均采取邀请制,所有受邀者参加活动的费用,包括参加现场会议的交通和食宿费用,以及参加线上讲座的主讲和评论费用,都由邀请方负责解决。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约定现场办会的规则:(1)所有参会者自行到会和离会,除年长的前辈或者特殊情形外,承办单位一律不安排接送事宜。(2)会场没有事先摆放座位顺序,而是由参会者入场前领取自己的座签,入场后随意就座。所有办过会的人都深知,这些细节实是令办会者头疼和费心的事务,有时看似安排得周到妥帖,实际上办会师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很难再有时间坐下来听会学习。长此以往,办会负担令人生畏,学术会议也流失了其中的学术性。因此,革新会风,不妨就从青年学者的会议开始。

帮助比自己更年轻的青年学者,让他们的光芒被看见,有此想法时,我刚过四十。虽然我也明白,在这个年龄未必适合做这种事情,因为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的研究著述中,对一个学者来说才是最符合学术规划也收益最大的选择;况且办活动总是要协调各种关系,这对于性格上不善社交的我来说也是个负担。不过,世事无常,回头去看,很多事情都难讲是理性构建、循序渐进的产物,而是自生自发、随缘流转的因果。尽管“青年”的年龄边界在当代观念中一再扩大,但我个人心态上早有浮生苦短之感。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立言杀敌,行乐积善,都当及时。我体会过青年学者刚出道时的不易,也曾受惠于前辈学者的厚爱提携,当因缘到来时,就不再犹豫。“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襄助学术的热情,特别是对青年主题的高度认同,就是我决意起身立行的因缘。赵春雨律师是一位杰出的职业女性,正是在与她的交流中,实务论坛和在线讲座雏形初现。她的爽朗、细腻和大气,让双方的合作愉快顺畅。梅向荣主任的鼎力支持,也让我感受到盈科所的格局和诚意。盈科所青年律师人数众多,朝气蓬勃,恰好能够与“青年与实务”的主题呼应。我关于实务论坛和在线讲座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及全方位资助青年学者参加活动的希冀,得到了盈科所积极热情的回应和支持。没有盈科所的参与,在我脑海中的那些想法,至少还要继续徘徊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地。这是值得感念的因缘际会。

感谢刑法学界的前辈老师。没有前人开风气和指引方向,再有活力的青年,也可能是在走回头路甚至南辕北辙。特别是陈兴良老师宽以待人、乐于奖掖的风范对我影响很大,创办青年主题的学术活动,也得到了他的鼓励和支持。感谢应邀与会的诸多学界同道,作为已经成长起来的学界中坚,愿意来为更加年轻的学者站台鼓掌,甘当绿叶陪衬红花,这是行胜于言的友爱传递。感谢应邀与会的诸多期刊编辑老师,他们的主持和点评,使得这些青年论坛和讲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场针对青年刑法学者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的“选秀大会”。感谢来自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的实务界的朋友,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实务论坛”就会名实不符,落入那种由理论空唱独角戏的传统会议的窠臼中。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特别是编辑杨玉洁女士的友情支持,“刑法新青年”的文字成果,包括实务论坛与在线讲座两个系列,都将以精美的装帧陆续出版面世。

“刑法新青年”是一座由学界、实务界、期刊和图书出版界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的学术舞台。台下的观众,有资深的前辈和中坚,有各大期刊和出版社的编辑,有公检法律的实务专家,而舞台上的主角,一直都是青年刑法学者。谁都年轻过,谁也不会永远年轻。时光流转,代际更迭,我希望这个舞台能够在接力中持续下去,它将永远属于青年一代。

车浩

2021年4月4日

于京西见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