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前言

阎崇年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满族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努尔哈赤,满文《玉牒》《玉牒》(满文),康熙三十六年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写作。其拉丁字转写为nurgaci,亦或写作nurhaci。本书援引满文,除个别几处外,均以拉丁字转写。nurgaci或nurhaci一词,不见于《无圈点老档》,即《旧满洲档》或《老满文原档》或《满文老档》。在满文体的《满洲实录》《满洲实录》(满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清太祖本纪》中,清太祖的名字为贴签或讳阙。经我查验:黄签之下,空白无字。清史界有学者认为:清太祖起名时尚无满文,时用蒙古文,其名字或为蒙古文。据查,在蒙古文中找不到它的含义。也有的学者鉴于蒙古文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创制的,因之应从回鹘文去探求其语义。在回鹘文中,nur(努尔)是“光明”的意思;haji(哈吉)是“朝圣”的意思。清太祖的名字nurgaci或nurhaci,如由维吾尔语经蒙古语,而转被满语所吸收,那么在满语中应当出现这一词语。但是,在女真文和满文中,均未见nurgaci或nurhaci一词。可见上述诠释似不可通。另有一说认为努尔哈赤原意为“野猪皮”,据金启孮先生笺示:

唯幼时曾闻满文专家舍翁松贤前辈说过,努尔哈齐系“野猪皮”之义,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其说必有根据。后闻西伯利亚通古斯各族民俗,小儿多喜以所穿之某种兽皮之衣,以为乳名,可反证松贤之说确实无误矣。

征之通古斯诸族民俗,罗曰褧《咸宾录》载,女真之俗,“好养豕,食肉衣皮”罗曰褧:《咸宾录》第2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年,第47页。,这与上述民俗相通。满语nuheci(奴可齐),意为野猪皮。shurha[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皮。yarha[雅尔哈〔齐〕],意为豹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即dorgon,意为獾。其侄阿敏之子固尔玛浑,即gūlmahūn,意为兔子。其嫡长孙杜度,即dudu,意为斑雀。其外甥库尔缠,即kūrcan,意为灰鹤。上述努尔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孙、外甥的名字,都同动物有关。此外,满族一些人物的名字也同动物攸关,如马福塔,即mafuta,意为公鹿;钮祜禄,niu hū lū意为狼等。

朝鲜史籍记载清太祖的名字为“乙可赤”“奴可赤”,似即nurhaci的对音。在《明神宗实录》里,努尔哈赤进京贡方物、奏表文,朝廷颁敕封、赐宴赏的记载均称其为“奴儿哈赤”。至于朝鲜称“奴可赤”,似为“奴儿哈赤”之急读。在满文创制以后,人们遂将“努尔哈赤”,对音写成满文体nurhaci。于是,nurhaci之原意便费解。总之,nurhaci即努尔哈赤,按照满文的本意,是“野猪皮”的意思。后来这一名字在满洲文献中不见出现。在《无圈点老档》,即《旧满洲档》或《老满文原档》里,尊称努尔哈赤为amba genggiyen han,即音译为“安巴庚寅汗”,意译为“大聪睿汗”。但在蒙古族中,尊称其为“大力八图鲁汗”萨囊彻辰:《蒙古源流笺证》第8卷,沈曾植笺证,张尔田校补,海日楼遗书之一(沈氏藏版),孱守斋校补本,壬申年(1932),第13页。,即大力英雄汗;又尊称其为“昆都仑汗”,即恭敬汗。这都是尊其称而讳其名。崇德元年(1636),被尊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康熙元年(1662),又被尊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雍正元年(1723),再被加谥“端毅”二字;乾隆元年(1736)复被加谥“钦安”二字,而谥号、庙号成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共27个字。清太祖名字满文本义的考释,纯属学术范畴。上述陋释,或有疑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的是逻辑理智,摒弃的是情感偏见。同时,在我国东北方言中,“齐”与“赤”同音,满文体nurhaci应音译作努尔哈齐,现从历史传承,仍译称努尔哈赤。再补充一句:“赤”,东北音“ci”(齐),北京音“chi”(赤)。这是方言的差异。因《明神宗实录》作“赤”,后史学著作也多作“赤”,所以历史相沿,也通译作“赤”。至于“奴”“儿”带有轻蔑的含义。于是,历史演变,分解如下:

Nu—r—ha—chi

奴—儿—哈—赤

努—尔—哈—赤(或齐)

木有根而枝杈附,水有源而流派出。记得白寿彝先生说过:“研究学问要寻根溯源。”我学习和研究清史,先从清入关后的史料着手。但遇到诸如官庄旗地、八旗制度、清室先世、满洲语文等问题,这需要到清入关前的史料中去寻根溯源。在研究入关前的满族史、清代史时,努尔哈赤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研究的兴趣。我把研究之浅得写成拙文《论努尔哈赤》阎崇年:《论努尔哈赤》,《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7年第4期。。文章经过长期尘封而公开发表后,蒙杨向奎先生函嘱写一本《努尔哈赤传》。此事,前后断断续续地历时6年多,三易书稿,不揣谫陋,滥竽纂述。对努尔哈赤的研究表明,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又称后金),实际上是清朝的雏形。后来清朝重大的治策与典制、善举与弊政,在这里能找到它的根源。在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的初始胚胎里,便已蕴含其后来兴盛与衰败的基因。从而得到一点启示:努尔哈赤是一把历史的钥匙,它可以打开清朝堂奥宫殿之门。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努尔哈赤,借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做历史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的历史活剧,长达44年。努尔哈赤果敢而巧妙地利用当时民族、外交、阶级、党争的错综形势,明朝、蒙古、朝鲜、女真的复杂关系,凭借民众的力量,结束元明三百余年女真诸部分裂局面,完成女真统一大业;推动女真社会生产力发展,颁布女真改革措施,促进满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创建八旗与创制满文,以物质和精神的纽带,密切其内部联系,促使满洲族形成为一个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反抗明朝贵族的奴役,建立后金政权,规定各种治策,奠下后来建立清朝的基础;提升满族历史地位,改善民族文化素质,产生灿若群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语言学家;重新统一东北地区,为清朝前期抵御外来侵略,划定中国东北版图,提供了历史条件。因此,努尔哈赤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东北亚文明历史的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像其他杰出历史人物一样,努尔哈赤也有其历史、阶级、民族的局限,但不可苛求。既然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便应对其功过给予历史的说明。

对努尔哈赤的历史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互异。明朝官私文献骂他为“奴贼”,清朝御用史家则奉他为“圣贤”。他们出于朝政角立、民族偏见、利益冲突、唯心史观,自然不能对努尔哈赤做出公允的评价。在评论努尔哈赤时,他们各执一端,或为了反题而舍弃正题,或为了正题而舍弃反题。清朝覆亡,民国建立。辛亥人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旨趣,虽包含合理内核,却夹裹悖理杂质。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努尔哈赤之研究,半是政治宣传,半是学术探索,不能把正题与反题中所含的真理要素疏整成为一个合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年来,因“极左”作祟,帝王将相多在扫荡之列,也无法对努尔哈赤做深入认真的研究,更难对其做出公正的评价。所以,从清宣统帝退位至今70年来,却没有见到一篇评价努尔哈赤的学术论文,也没有见到一本记述努尔哈赤的学术传记。这个学术史上的空白,留待历史学家去填补。

本书主要依据《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宗实录》、《明朝皇帝实录》和《李朝大王实录》中的有关史料,参酌官私记载、档案榜文、金石谱乘、文集图录、方志史册、文集笔记,进行左右采获,分类排比,错综评衡,考量诠释,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将努尔哈赤一生主要的言论与活动、事功与错失,做一个概略叙述,力求复原其本来面貌。但本书不是研究努尔哈赤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只是研究努尔哈赤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