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尔哈赤传(增订版)
- 阎崇年
- 2647字
- 2024-11-03 19:41:57
一 历史的机遇
明代的海西女真,以其初地海西,居处海西即松花江地域而得名。海西女真枝派纷繁,居住分散,后不断地南移、兼并。至嘉靖年间,海西女真逐渐整合为四大部,而总称之为扈伦四部,即哈达、辉发、乌拉、叶赫。扈伦四部的地域范围,东临东海女真、朝鲜,东南接建州女真,南界明开原、铁岭边墙,西为漠南蒙古科尔沁部、郭尔罗斯部,北至混同江一带。其俗种耕稼、善驰猎,有室庐,作山寨。这与乐住种、善绩纺,长骑射、喜治生的建州女真之俗,无大差异。自明成化以降,建州与海西的势力,几经曲折,此消彼长。但是,努尔哈赤在进兵海西之前,面临着颇为有利的形势。
第一,海西诸部内讧厮杀,消耗部落军事实力,改变了它同建州的力量对比。先是,建州阿哈出、董山称雄女真。成化三年(1467),明军征剿,首领被杀,寨焚部破,建州遭到特大打击。尔后,海西女真活跃起来。海西女真中以哈达和叶赫二部最强。叶赫部首领褚孔格(竹孔革)等,屡犯边,阻贡道。而哈达部首领速黑忒恭谨修贡,日益强盛;又杀猛克(开原城外山贼)而保贡路,进右都督、受金带大帽。哈达、叶赫两强相争,哈达首领王忠杀叶赫首领褚孔格。王忠死,侄王台继,愈忠于明,盛极一时。但是,王台于努尔哈赤起兵前一年忧病而死,其长子扈尔干亦相继死。王台死后,“而王台之四子又起内讧,甚至里通北关”。王台同时,北关叶赫有褚孔格之孙清佳努(逞加奴)、扬佳努(仰家奴)兄弟日益强大。叶赫首领清佳努、扬佳努欲借王台死后其部内讧之机,报王忠杀其祖父之仇,并雄长于海西。但他们兄弟未能保持权力归一,以同南关哈达抗衡,而身死寨破。其继承者布寨和纳林布禄,前者被杀,后者病死。至于扈伦四部中的另两部——辉发部原本较弱,又内讧不休;乌拉部距开原远,部长满泰又荒淫无度,毫无谋略。所以,在扈伦四部中,明朝或借哈达,或借叶赫,以钳制建州。但由于李成梁之政策错误,哈达之内争不已,叶赫之二部角立,海西女真中形不成部族中心力量。女真力量中心的移动,经过历史的轮回,即由建州董山转向叶赫褚孔格,由褚孔格转向哈达王台,再由王台转向建州努尔哈赤。于是,新形势使建州努尔哈赤逐渐成为女真诸部的中心。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扈伦四部分布示意图
第二,明对海西残酷袭杀,削弱两关军政实力,突出了建州女真的军事地位。在扈伦四部中,以叶赫、哈达势力为强。它们是明朝用以牵制、抗衡建州的主要力量。但是,明军在五年之间,却给叶赫、哈达以三次沉重打击。
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明设“市圈计”,诱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扬佳努至开原中固城而袭杀之。是计,辽东巡抚李松、总兵李成梁,令“三军皆解甲易服”,设伏以待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扬佳努。清佳努和扬佳努先率二千余骑,擐甲诣镇北关。明辽东官员及通事责其既来听抚,为何骑甲数千如林。清佳努和扬佳努请以三百余人随从,获允。清佳努和扬佳努入圈后,信炮鸣,伏兵起,全被斩杀。李成梁闻炮声,拥精兵斩俘其部众一千二百五十一级,夺马一千零七十三匹。故史载,明“设策潜兵斩获逞、仰二奴酋共三百一十一颗,及塞上屯夷一千二百五十二颗”。叶赫首领清佳努和扬佳努被杀害,并死亡一千五百余部众,部族蒙受空前灾难。
万历十五年(1587)十月,辽东巡抚顾养谦引兵攻孟格布禄。孟格布禄为王台妾温姐所生,王台死后其外妇子康古陆娶温姐为妻,温姐又为叶赫部所出,所以他们俱亲叶赫,而与王台之孙(扈尔干之子)歹商相隙。明恐孟格布禄同叶赫联结势大难制,决计以兵相攻之。顾养谦以降丁为向导,引兵出塞,攻哈达部孟格布禄。孟格布禄依恃叶赫,负固坚守。明军奋力强攻,“拔其二栅,斩首五百余级”。明廷又革除孟格布禄原袭其先父王台龙虎将军之崇勋,使其势单力孤。
万历十六年(1588)三月,李成梁率兵攻打叶赫布寨和纳林布禄。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扬佳努被明军计杀后,清佳努子布寨、扬佳努子纳林布禄,分别袭为叶赫二贝勒,日渐强盛。李成梁以哈达势弱,谋伐叶赫以杀其势。于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师直捣叶赫山城。山城数重,累攻不下。明军发巨炮,破外郭,进拔二城,共“斩首五百五十四颗,得获马器以七八百计”。叶赫罹受重难,“城中老少皆号泣”。
第三,明朝辽东主力入朝,进行援朝抗倭战争,松弛了它对建州的军事遏制。
万历二十年(1592)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朝鲜发生抗倭战争。先是,在明嘉靖时,日本国地方实力派织田信长(1534—1582),势力强大,兼并各部,进占京都。他在统一日本的过程中,于明万历十年(1582),在本能寺被其家臣明智光秀谋杀。大将丰臣秀吉(1537—1598),继续织田信长的统一事业,以大阪为基地,加强集权,四处征战,笼络诸侯,势力强大,逐渐结束了延续百年的战国分裂局面。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初步完成统一日本后,又开始进行对外侵略战争,其侵略矛头首先指向朝鲜。万历二十年(1592),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其目的是要奴役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丰臣秀吉派15万日军,从釜山登陆,“倭奴猖獗,大肆侵凌,攻陷王城,掠占平壤”。朝鲜生民蒙受涂炭,八道几乎全部沦陷。朝鲜国王李昖出奔义州,遣使向明朝告急求援。明廷鉴于同朝鲜为“唇齿之国,有急当相救”。派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征东提督,率士马四万余大举入朝。翌年正月,李如松援朝之师与朝鲜军民配合作战,复平壤、克开城、攻王京,旋又败绩于碧蹄馆。
努尔哈赤也禀报明兵部尚书石星,请求领兵前往驰援。据朝鲜史籍记载:
今朝鲜既被倭奴侵夺,日后必犯建州。奴儿哈赤部下原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皆精勇惯战。如今朝贡回还,对我都督说知,他是忠勇好汉,必然威怒,情愿拣选精兵,待严冬冰合,即便渡江,征杀倭奴,报效皇朝。
但是,努尔哈赤援朝杀倭之请,受到明廷和朝鲜两方的拒绝。后来努尔哈赤说:“壬辰(1592)年间,朝鲜被侵于倭奴,吾欲领兵驰救,禀报于石尚书,不见回答,故不得相援。”明廷不允建州援朝抗倭的请求,而“诏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渡江赴朝。在前后六年援朝抗倭战争期间,明朝“以东征调发,行伍空虚”;兵入朝鲜,“辽阳精锐,尽死于此”,这就为努尔哈赤出兵海西提供了机会。
总之,在16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辽东明军、扈伦四部和建州女真三种力量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明朝不仅辽东主力赴朝、精锐受创,而且自李成梁解任后,“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扈伦四部内讧自耗,屡遭重创,趋向衰落;建州女真却诸部归一,生机盎然,崛起辽东。努尔哈赤以佛阿拉为基地,利用建州统一后的强大实力,抓住明辽东军力虚弱,哈达、叶赫内讧自乱的时机,以古勒山之战为信号,顺利地进行了统一海西女真,即扈伦四部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