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整合建州

努尔哈赤起兵后,东西征战,南北驰突,重新整合女真的事业一步步地取得进展。他继对苏克素浒河部、董鄂部获取重大胜利后,又兵指哲陈部,在统一建州女真的道路上策马奔驰。

万历十三年(1585),伐哲陈部哲陈部,东接王甲(完颜)部,南邻苏克素浒河部,西界浑河部,北邻哈达部。。哲陈部分布于浑河上游流域,是苏克素浒部的左邻。这年二月,努尔哈赤率披甲之士25人、士卒50人攻哲陈部界凡寨。因敌人预知有备,毫无所获。当回军至界凡南的太兰岗时,萨尔浒、界凡、东佳和巴尔达城之主,合兵四百余追袭。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疾驰逼近,努尔哈赤单骑拨马迎敌。讷申策骑猛扑,砍断努尔哈赤马鞭,努尔哈赤拨转马头,奋力挥刀砍向讷申,将讷申后背砍为两段;又转身回射,巴穆尼中箭落马毙命,追兵也因之惊怯呆立。

努尔哈赤见敌众己寡,乘敌惊魂未定,一面指挥步骑退却,一面驻马讷申尸旁。讷申部众呼叫道:“人已死,何不去?欲食其肉耶!汝回,我辈欲收主尸。”努尔哈赤回答道:“讷申系我仇〔人〕,幸得杀之,肉亦可食!”《满洲实录》第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3叶。言毕,他作殿后,缓骑退却。努尔哈赤率七人如伏,将身体隐蔽,仅“露其盔,似伏兵”《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原清宫内府藏写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20叶。。敌军丧其首领,又疑有伏兵,边喊边退。努尔哈赤引兵徐返,敌兵未敢再追。

同年四月,努尔哈赤率马步兵五百人再征哲陈部。因途中遇大水,他令步骑回军,只留绵(棉)甲50人、铁甲30人,共80人继进。到浑河畔时,因嘉哈的苏枯赖虎潜报消息,于是托漠河、章甲、巴尔达、萨尔浒、界凡五城主,急集兵八百余人凭浑河、抵南山、陈界凡,驻兵以待。敌人的兵力,十倍于己,以逸待劳,气势汹汹,颇为险恶。他的部属、五叔祖包朗阿之孙扎亲和桑古里《满洲实录》第2卷,第4叶:“有札亲、桑古哩二人(宝朗阿之孙也)”;《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第21叶:“有夹陈、桑古里二人(豹郎刚之孙也)”;《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2卷,第3叶:“包郎阿孙札亲、桑古里二人”;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太祖本纪》作“包朗阿之孙札亲桑古里”为一人,误,应在“亲”与“桑”之间加顿号,作二人。,见敌兵众多,气焰高涨,吓得解下身上甲胄,交给别人,准备逃跑。努尔哈赤怒斥道:“汝等平昔在家,每自称雄于族中,今见敌兵何故心怯解甲与人?”《满洲实录》第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2叶。说罢,他亲自执纛,弟穆尔哈齐和近侍颜布禄、兀凌噶,总共只有四人,往前冲击,奋勇弯射,杀二十余人。敌兵惊惶阵乱,涉河争遁。

经过一阵厮杀,努尔哈赤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用手断扣,卸甲稍憩。旋又着胄纵骑疾追,斩杀45级。驰至界凡险隘吉林崖,登崖遥望敌兵15人一股奔崖而来。努尔哈赤取下盔缨,隐身待敌。等敌人逼近时,他先倾力射出一箭,敌中为首一人中箭,穿脊而死。穆尔哈齐继发一箭,又射死一人。余敌崩乱,逃至山崖,坠崖而死。努尔哈赤全胜回师。

两军相逢勇者胜。勇敢,是战胜强敌的一个法宝,是努尔哈赤的重要品质,也是他夺取浑河之役胜利的基本原因。浑河之役,努尔哈赤发挥勇敢与机智的品质,运用伏击与猎射的战法,创造了女真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他在总结浑河之役时说:“今日之战,以四人而败八百之众,此天助我以胜之也!”《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4叶。这为浑河之役不仅染上了夸张的笔墨,而且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两年之后,努尔哈赤派额亦都率兵再征哲陈部巴尔达城。额亦都夺取巴尔达城之战,打得异常勇敢、顽强、激烈、精彩。《满文老档》作了如下载述:

巴图鲁姑夫独攻巴尔达城,克之。取该城时,骑墙鏖战,身被敌乱箭射中,贯于城上,不能下,挥刀断之,遂乃入城。于该城所获敕书、户口、诸申,尽赐与彼。其离城逃往哈达复来归附于汗之户口,乃以彼户口缺,尽赐与彼。因克该城,汗亲来迎,杀二牛赐宴,又以巴尔达城备鞍辔之栗色名马,赐与彼。该城之役,受透皮肉伤五十处,且红肿伤处甚多。《满文老档·太宗》第48册,中华书局译注本,1990年,第1221~1222页。

上文中的巴图鲁姑夫,就是额亦都。因额亦都娶努尔哈赤之女为妻,故尊称之。这段文字后加修饰,成为额亦都生平的传记资料。《清史列传·额亦都》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述:

(额亦都)督兵取巴尔达城,至浑河,河涨不能涉,以绳联军士,鱼贯而渡。夜薄其城,率骁卒先登。城中兵猝惊起拒,跨堞而战,飞矢贯股著于堞,挥刀断矢,战益力。被五十余创,不退,卒拔其城而还《清史列传·额亦都》第4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87年,第2页。

额亦都师还,努尔哈赤迎于郊,行抱见礼,大宴劳师,将所有俘获赐赏,并赐号“巴图鲁”。巴图鲁,为满文baturu的对音,是勇士、英雄的意思。

至此,灭掉哲陈部。

虽然努尔哈赤先后统一苏克素浒河部、董鄂部和哲陈部,但起兵已经三年,仇人尼堪外兰尚未擒获,埋藏在心底的隐恨并未消除。一股复仇的烈火在他胸中燃烧着。擒斩尼堪外兰,洗雪父祖之仇,成为努尔哈赤下一个奋斗目标。

万历十四年(1586)七月,努尔哈赤率兵征讨尼堪外兰驻地鹅尔浑城。先是,万历十一年(1583)五月,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时,尼堪外兰逃往甲版城。同年秋,尼堪外兰又携妻子、近属及部众等,从甲版徙至鹅尔浑,并筑城驻居。鹅尔浑城在浑河北岸,属浑河部刘选民《清开国初征服诸部疆域考》记述,浑河部居苏克素浒河与浑河会流处至明边墙之浑河流域及伊勒登河流域,东邻苏克素浒河部、哲陈部,北接哈达部,其西与西南则以明边墙为界。,距明边较图伦为近,易受明军庇护。鹅尔浑城近明边墙,西通抚顺。努尔哈赤心急如焚,星夜兼驰,率兵往攻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兵到径攻,城攻陷后,因尼堪外兰外出而没有索获。努尔哈赤登城遥望,见城外逃遁的四十余人中,为首一人头戴毡帽,身穿青绵(棉)甲,疑为尼堪外兰。他下城纵骥,眼冒仇火,单骑直入,身陷重围。他被乱矢中胸贯肩,受创三十余处,仍奋死力战,射死八人,斩杀一人。他在余敌溃散后,返回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军事活动表

回到鹅尔浑城以后,努尔哈赤得知尼堪外兰被明军保护起来的消息时,愤怒的乌云遮住了理智之光。努尔哈赤因仇恨而失去理智,杀死城内19名汉人,对捉住的6名中箭汉人,把箭镞重新插入伤口,让他们带箭去向明朝边官传信,索要尼堪外兰;不然,要带兵征明!明朝见努尔哈赤势力日渐强大,留着尼堪外兰这个傀儡已成赘疣,就决定抛弃他。明边官回复:“尼堪外兰既然归我,怎能我绑缚送你呢!你们可以自己来,杀之,可以也。”努尔哈赤曰:“尔等叵测,将诳我耶?”明使者又言:“毋亲往,以少兵来,即执与汝。”于是,努尔哈赤派斋萨率四十人去索要尼堪外兰。尼堪外兰见建州兵来,要登台躲避。明兵撤去梯子,执尼堪外兰,付与斋萨,斩之,而归《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5~6叶。

努尔哈赤从攻尼堪外兰、克图伦城,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的战争。尼堪外兰被斩首标志着他统一建州女真的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万历十五年(1587)六月,他征哲陈,克山寨,获寨主阿尔泰并斩之。翌年九月,他又克完颜(王甲)城,斩城主戴度墨尔根,灭完颜(王甲)部。这样,努尔哈赤历时五年,先后并取苏克素浒河部、董鄂部、浑河部、哲陈部和完颜部,重新整合建州女真本部,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又先后夺取长白山三部——讷殷部、朱舍里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原清宫内府藏写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26叶。和鸭绿江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原清宫内府藏写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33叶。。至此,明建州左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在10年之间,将蜂起称雄的“各部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原清宫内府藏写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24叶。,使整个建州女真重新整合归一。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过程中,万历十六年(1588)有苏完部长索尔果及子费英东、董鄂部长克辙巴颜之孙何和礼、雅尔古寨扈喇虎及子扈尔汉,各率其所属军民族众至赫图阿拉归顺。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后来同额亦都、安费扬古共为后金开国五大臣。额亦都和安费扬古,前已略述;费英东、何和礼和扈尔汉,下做概述。

费英东,瓜尔佳氏,为苏完部长索尔果次子。“瓜尔佳为满洲著姓,而居苏完者尤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费英东传》第1卷,辽沈书社,1989年,第1页。,苏完部长索尔果有子十八,其族繁盛。费英东随其父索尔果率500户,归顺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将长子褚英之女,与费英东为妻。史称其“自少从征诸国,三十余年。身先士卒,摧锋陷阵,战必胜,攻必克,屡奏肤功”《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费英东传》第1卷,辽沈书社,1989年,第12页。。费英东在归附努尔哈赤之后,赤诚忠耿,自励直言。《清史列传·费英东》记载:

见人不善,必先自斥责,而后劾人;见人之善,必先自奖劝,而后举之。被劾者,无怨言;被举者,亦无骄色。《清史列传·费英东》第4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87年,第1页。

费英东忠直、强谏、智谋、勇敢的品格,深得努尔哈赤的信任,并建立了殊勋。他小努尔哈赤6岁,享年57岁。

何和礼,又作何和里,董鄂氏,以地为姓。其祖克辙巴颜、父额勒吉、兄屯珠鲁世为部长。万历十年(1582),何和礼代兄掌其部。何和礼所部素强,兵精马壮。其归附之事,《啸亭杂录》记载:

高皇初起兵时,满洲军士尚寡。时董鄂温顺公讳何和理者,为浑春部长,兵马精壮,雄长一方。上欲藉其军力,乃延之,至兴京,款以宾礼,而以公主妻之。公乃率众归降,兵马五万余,我国赖以缔造。昭梿:《啸亭杂录》第2卷,上海文瑞楼印行本,清宣统元年(1909),第52页。

上文所记兵马数字颇有张饰;其部亦非浑春(其先曾居浑春即珲春),而是董鄂。何和礼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以长女给他为妻。何和礼原有妻,长于骑射。其妻率故地兵马,求同何和礼战。经努尔哈赤谕和,其原妻始罢兵降附《清史稿·何和礼传》第225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第9183页。。何和礼后随努尔哈赤征战三十六年,温顺勇勤,功绩显赫。何和礼比努尔哈赤小三岁,享六十四。

扈尔汉,佟佳氏,世居雅尔古寨《清代碑传全集·扈尔汉传》第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页。。年十三,从其父扈喇虎归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喜爱扈尔汉少年英发,收为养子,赐姓爱新觉罗。稍长,努尔哈赤收其为侍卫,优加恩宠。扈尔汉“感上抚育恩,誓以戎行效死,每出战,辄为先锋”《清史列传·扈尔汉》第4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87年,第3页。。扈尔汉忠心耿耿,效力内外,列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扈尔汉比努尔哈赤小18岁,享年48岁。

努尔哈赤其时30岁,诸子尚幼,赖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等诸将,相忠悃、共甘苦、同赴难、并死生。自努尔哈赤起兵,仅五六年的时间,内外局势为之大变:

第一,克图伦城,斩尼堪外兰,洗雪了父、祖被害之仇。

第二,统一建州各部,加强了建州女真的军事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实力。

第三,改善了同明的关系,明“岁输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通和好焉”《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2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6叶。

第四,明于抚顺、清河、宽甸、叆阳四关口设市,以通商贾,易有无,加强了建州经济实力。

总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于努尔哈赤起兵5年后的建州女真社会,及其同明朝的关系,做了如下的记述:

太祖遂招徕各部,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国势日盛。与大明通好,遣人朝贡,执五百道敕书其时努尔哈赤所持有的敕书不足500道。,领年例赏物。本地所产,有明珠、人参、黑狐、玄狐、红狐、貂鼠、猞猁狲、虎、豹、海獭、水獭、青鼠、黄鼠等皮,以备国用。抚顺、清河、宽奠、叆阳四处关口,互市交易,照例取赏。因此,满洲民殷国富。《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第1卷,原清宫内府藏写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24~25叶。

上录稍作张饰的文字,如“满洲民殷国富”云等,不需讨论,以此作为本节“整合建州”的终结和下节“开始称王”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