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代”的“相对剥夺”

信田 “30代”女性是分歧点,那她们的父母就是“60代”了。

上野 没错。话说回来,山田昌弘他们搞啃老单身族(9)调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宫本道子、山田昌弘、岩上真珠《非婚化社会的亲子关系》,有斐阁,1997年)。当时他们的调查对象是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年龄层的单身人士,也就是说,他们是现在“30代”非婚少子化的先驱世代。这证明他们的父母一代拥有足够的家底可供孩子啃老。“60代”的父母在经济不景气和大范围裁员之前就已退休,并拿到了丰厚的退休金,可以说,他们是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完整享受到了经济高度成长利好的人。而下一代人并没有那样的保障。正因为这一代的家底雄厚,才给儿女啃老提供了可能。

说到“30代”的婚姻,现在(2002年9月)平均初婚年龄是二十七岁。三十岁女性的单身率大约在25%,但是在首都圈,三十五岁的单身率仍保持在30%上下。到了“40代”,单身率就骤然下降到10%以下。此外,“30代”的离婚率也在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恢复单身。离婚件数最高的时期是婚后一年以内。换言之,就是烂苹果无须吃到最后一口才幡然醒悟。

离婚率在婚后三年这个时间点会有所减少,然后迎来第二个峰值。“30代”离婚的一个特征是:子女的有无和低龄子女的存在已经无法成为抑制离婚的因素。

信田 就是说,就算孩子还小,她们也会坚决离婚。

上野 “30代”围城内外的人数大致是2∶1的比例。这个世代也是后均等法世代,人们的工作年限趋于长期化。她们找工作时正值泡沫经济时代,因此非常轻松,但由于后来经济下滑,一旦辞职就再也无法回归社会。她们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无论多么痛苦,都会抓住自己的工作。正因如此,她们的工作年限很长,也有比较好的收入,基本上都混到了中间管理层的岗位。

从相对剥夺的理论出发,已婚女性一开始是上升的。因为有了这个“上升”,已婚女性都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但是到了三十五岁左右,带孩子的女性就会发现自己跟持续工作的女性之间出现了显著的时间资源与货币资源的落差。连续工作十年以上,即使是普通岗位的OL(10)也能达到年薪五百万日元以上。她们的可自由支配财产相对那些拖家带口的单职工世代大叔而言,可以说富裕得多。

有一次,我跟厚生劳动省的“30代”男性官员聊天,发现了一件事:“30代”人群是后均等法世代,也就是第一个女人能够自由选择结婚与否的世代。然而那些选择了结婚自由的女性在某个时间点将自己与持续工作的同世代女性相比,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影子。去掉了丈夫,她们什么都不是。她们只是某先生的夫人、谁谁的妈妈。然而,曾经跟她是同学的人正在用自己的姓名打拼。越是高学历的人,就越容易察觉到这种落差。

聊到这里,那位厚生劳动省的年轻官员说:“今天听了上野老师的话,我才明白了老婆为什么这么凶。”

信田 原来上野女士不说,他一直都没明白过来吗?

上野 他可能一直觉得女人都这样,婚姻都这样。这种情况就叫相对剥夺,主妇的身份远比以前更有压力了。如果周围的人全是家庭主妇,没有比较的对象可能还好一点。譬如更早以前,奈良女大和御茶水女大出身的女性始终保持工作,没有结婚,最后当上了校长,人们会嘲笑她是“毕业脸”(11),将其视为“没人要的可怜女人”,现在则不能这么说了。

信田 那么也就是说,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相对剥夺。

上野 没错。

信田 原来如此,那可太惨了。有选择也是地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