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生活经验交互作用的实践研究

张丽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设计交流互动、实践体验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用生活实践中学到的本领、积累的经验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完善知识的同时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再积累生活经验—完善知识结构—再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梳理知识习得的策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学习能力的策略,在交互提高学习策略的同时,最终实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研究背景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着促进作用。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但提高了学习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生活经验的积累。由此想到能否结合教学内容来促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更好地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人们对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比较重视,研究也比较多。虽然对“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来促进学习”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对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研究。本课题着眼于“解决问题能力”与“生活经验”两者交互促进作用的研究。

二、研究方案

(一)核心概念

(1)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时代发展的必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目前,“解决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提出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工具价值,可见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本质理解。

(2)学生生活经验:学生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究竟什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呢?人们大多对此语焉不详,导致了实践中的种种误区。在借鉴杜威、皮亚杰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以活动为视角,综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外延和内涵,把学生生活经验理解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个人选择的休闲生活中自主、自然、日常活动的结果”。学生生活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肤浅性、内隐性和松散性、大众性和广泛性等基本特征。对学生生活经验概念的梳理,有助于对学生生命进行整体观照,理性把握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实现学生的真实发展。本课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指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等积累的相关经验。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实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学习、生活服务。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联系生活学数学,既可让数学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同时也积累生活经验,为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服务。小学数学教学属于应用性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学生生活展开数学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反映了新时代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能充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实现愿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1)梳理小学各阶段、各知识领域学习中,与认知建构相关联的生活经验,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划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适时满足并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

(2)在小学阶段各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创设真实(仿真)的问题情境,为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实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再积累生活经验,完善知识结构,再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梳理知识习得的策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学习能力的策略,在交互提高学习策略的同时,最终实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5)通过细化记录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表征,收集并分析案例成效,尝试摸索相关活动创设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路径和技术,为基层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培养学生生活经验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交互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

(四)研究内容

结合小学数学各学段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知数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拟设立6个子课题研究内容,分别为“基于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升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在生活经验支持下的量感的培养——图形的计量单位”“在生活经验的支持下发展小学生初步统计能力的实践研究”“回归生活原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计算教学”“小学生基于生活经验下的数学与财经素养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用于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验。

(2)实验研究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有关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并分析活动成效。

(3)行动研究法:采集、汇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方案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有效的教学以及活动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在实验中运用研究成果,并不断完善形成新的认识。

(4)案例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进行适时的归纳反思,形成案例文稿。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梳理小学数学全套(10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生活实际需求,设计如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成立研究小组,分组决定研究子课题,分年级、按学期组织并指导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与研究活动。

第三阶段:以子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每月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交流并完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并发挥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为生活服务,同时积累生活经验。

第四阶段:以子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按学期根据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梳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撰写活动案例,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微调研究方向。

第五阶段:梳理、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最终梳理成书交付出版。

三、研究平台

2020年起成立“张丽数学名师工作室——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基地’”,结合研究主课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生活经验交互作用的实践研究”,组织学员们成立6个小组,分别开设上述6个子课题的研究。三年来,工作室每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大组和小组的深入研讨,每次大组实践研究活动不仅关注现场交流互动,还要求每位学员撰写学习体会,鼓励并指导每位执教老师撰写教学案例,以促进学员的深入思考。每月大组活动必通过公众号推送宣传,指导学员善思考、会梳理、乐分享。

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研究中,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工作室成员逐渐积累了近40篇教学实践研究案例,于是,《研思并行,专业成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集》应运而生并及时出版,此案例集呈现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