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羌族历史简述及羌绣源起之说

一、羌族历史简述

羌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秦汉时期到元明清,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下,羌族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争、迁徙、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域分隔等原因,曾经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代羌人,其中大部分演变为藏缅语族的众多民族,有的则在与汉、藏等兄弟民族长期交往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这些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这些原因,目前仅在岷江上游有部分羌族存在,像这种经历几千年之久并延续至今的民族,在我国及世界民族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他们是研究羌族社会和历史的活标本[1],他们与我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相传羌人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考古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羌”字的记载,证明在商朝时期,羌族就已经是重要的地方势力,当时羌族被称为“羌方”,是中央王朝的附属国之一,其分布范围大致为今中国西北部,包括陕、晋、甘、青等。周时,羌人与周的关系密切,羌族始终保持着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羌人被汉族同化。春秋战国时期,羌人与秦国进行了多次战争,最终迫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以羌人为主体的诸戎,大量地涌入中原地区,散居各地,大部分渐次融合于华夏族中,或者外迁。秦汉时期,中央王朝的势力更加深入到周边民族地区,是一个民族间分化、组合、融合及被融合都极为激烈的时期。西汉建立后,进入中原地区的羌人基本与汉族融合,而未进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陇西外,大部分散布于长城以西,特别是河湟地区。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统治,中原王朝为了方便管理羌族地区的事务,专门设立了“陇西南部都尉”等官职,羌人或大量融入汉族,或继续散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逐渐发展为越巂羌、广汉羌、武都羌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又陷入战乱之中。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更为了争取新的兵源和更多的劳动力,纷纷招引和强制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民族的分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交错杂居。到了西晋末年,相继建立了地方政权,在激烈的阶级和民族斗争中,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高潮。在这次大融合中,羌人的汉化程度进一步加快。隋唐至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民族政策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淡化了民族歧视的色彩,推行封建教化,以宽厚的态度来处理民族关系,中央王朝为加强对羌族地区的管理,相继施行“羁縻”政策。元明以来的羌人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羌人在汉、藏等族尤其是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为羌族社会的进步,羌族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政治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王朝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在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推行土司制度,以加强统治。清初,中央王朝对明以来羌族地区的土司继续加以委任,但随着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逐步阻碍了该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雍正以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大部分羌人融入汉族,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的羌人没有融合,成为今天四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北川等地的羌族,而分布在川、甘交界的羌族,在明朝“且剿且抚”的策略下,多融入了汉族之中[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羌族虽然因为各种条件和原因,不断经历着分裂、融合和同化,或同化于汉族、或同化于藏族,或偏安一隅,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但是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等的重要“活化石”。20世纪50年代,国家从民族特征、民族意愿、历史依据等方面开始对国内民族成分进行识别,羌族聚居地主要包括岷江流域的汶、理、茂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此外,还包括羌族生态文化实验保护区阿坝州黑水县和散居羌族聚居区甘孜州丹巴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