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众矢之的

李逸闻言嘿嘿一笑,“你都知道啦?”

“哼。”

玉婧哼了一声,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变化,这说明她其实并没有生气。

李逸闭着眼享受着来自皇帝的服务,口中微微笑道:“那我不是也没有真的先斩后奏吗?”

随即又道:“其实我知道陛下还是担心大婚之后,不好相处,会感觉尴尬。

虽然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但是我也能理解,只是有些担心越拖,到时候反而越患得患失。

而且如今天下百废待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也能让天下人更安心。”

玉婧听到他的话,神色微微沉吟,然后点点头道:“嗯,你说的也有理。”

随即又道:“其实这段时间,朝中也有人上表提请此事。”

“哦。”

李逸有些意外,“都是谁,这么懂事?”

“哼。”

玉婧听他这么说,再次哼了一声,随手从案头抽出几份奏章丢在他腿上,“你自己看。”

“呵呵,好,我看看到底是谁这么知道咱们的心思。”

不过他口中夸懂事,但脸上笑容却有些嘲讽的意味。

他几乎能想到上这些奏章的都是些什么人。

反正不可能是真正的帝党核心。

因为这些人心里都清楚,如果李逸和皇帝需要,会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

而没有经过皇帝和李逸的许可,就自作主张这么做,那不用说肯定就是为了投机。

因为以李逸现在的势头和权威。

那么皇帝和他的关系几乎不可能产生变故,真正的自己人没必要多事。

而对某些人来说,却不一样,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没有风险的投机,一面可以向李逸和皇帝表明投靠的意愿。

让皇帝和李逸注意到他们的“忠心”。

另一方面,皇帝和李逸又绝不可能因此惩罚他们。

那样岂不表明皇帝和李逸之间有间隙吗?

而且皇帝和李逸大婚是迟早的事,而只要皇帝和李逸大婚,他们这些奏请的,就有功劳。

这简直是无本万利。

果然李逸拿起来一看,完全不出所料,上表的几乎全部都是“旧臣”,甚至还有一些留在京城的读书人。

这些人之前就多次求见过李逸,也上表示过原为朝廷效力。

当时在他们看来,蛮族来的实话,朝廷百官几乎都跑光了,如今朝廷打跑了蛮族,百废待兴,不用他们还用谁?朝廷总不可能还用那些逃跑了的百官吧。

而且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在朝廷危亡之际,依然坚持留下来的忠臣。

朝廷如果不大大的嘉奖说得过去吗?

虽然事实上,他们有的根本就是没机会跑。

有些虽然确实是出于传统价值观的忠心,但也什么屁作用没起到过。

就打算等蛮族来之后,以死报国,名留青史。

皇帝多少还有些欣赏他们的忠心,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李逸则连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不过也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

如果他们真有心报效朝廷,或者有心做事,只要他们主动投入到朝廷事务当中去,或者下去从基层吏员做起。

李逸也绝不会对他们打压,或者另眼相看。

如今朝廷这么缺人,哪怕他们能力一般,只要肯用心做事,踏实学习都有打把的机会。

事实上,这样的人并非少数。

但是却有一部分人,他们依然保持着袖手空谈的好习惯,觉得我这么有气节,有风骨,为什么还要做事?

凭我们这样的风骨气节,往那一杵,那一腔正气,什么都不要做,那些奸邪小人自然就伏法。

那些愚民黔首自然就会俯首帖耳。

如果再说几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高深道理,那自然就无为而治了。

还要整天却忙那些无聊的杂务,这真是有辱斯文。

至于说去从小吏做起……

那怎么可能?

某这样的世之名士怎么可能去做那种贱役,按道理说,怎也得李逸这样的上位者登门求拜,然后礼贤下士,然后名仕们才勉强应诏,治国平天下。

去做小吏,这简直是最大的侮辱!

对于这些人,李逸的态度就是当他们不存在。

只是现在这些人放着好好安贫乐道的名仕不做,却跑来掺和他的事,还指望以此作为晋升的台阶。

呵呵……

李逸一声冷笑,忽然起了恶作剧的心思。

随手拿过旁边桌上的纸笔,然后写了一个标题:震惊,某名仕不肯俯首事童子,却能趋炎附权贵!!

玉婧在他身后,忽然见他写出这么一个白文不白,又哗众取宠的标题,哪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我看你还是太闲了!”

说着抽掉了他手中的纸笔,道:”这种人,不要理会他就好了,还值得你专门写一篇文章。”

李逸知道他是怕自己招惹麻烦,到时候招致骂名。

却并不在意,摇头笑道:“我不是冲他们这几个人,而是要揭开天下所有这类清谈名仕的真面目。”

不过他也只是一时兴起,既然皇帝阻止了,也就不再继续了。

往下一看,居然发现了一个意外,居然是大将军何静。

李逸有些诧异。

“这段时间京城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大将军何静居然也出这个头?”

皇帝闻言神色有些复杂的道:“墙倒众人推!”

说着又抽出几份奏章递给他。

李逸翻开一看,依旧还是之前那一类人上的奏章,但这一次却是清一色的弹劾何氏与大将军何静。

心中瞬间了然。

何氏现在身份尴尬,虽然何静名义上还顶着大将军的头衔,皇帝也没有废除他。

但是大将军府却已经名存实亡了。

再加上朝廷如今制度改革,废除大将军府已经是迟早的事了。

就像丞相制比如会被废除一样。

另外还有何芸何芳,如今也是,虽然有个公主的身份,但在外人看来也一样身份尴尬。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今京城已经几乎没有几个外戚和勋贵了。

几乎都跑了。

能上台面的只有何氏和煦宁侯府,但煦宁侯乃是最早投靠皇帝和李逸的核心骨干。

而且他现在也在朝中担任要职,并且还交出侯府的所有封田,只保留了不到两百亩。

随着朝廷的土地政策深入,何氏一下子就成了另类中的另类,秃子头上的虱子。

不仅是那些投机者,就是一些新党,也开始看不惯何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