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日封百子

自从皇帝公开表示自己要天子死社稷,绝不离开京畿,并且同意宗室入嗣之后,整个京城便几乎都在围绕这件事明争暗斗。

尤其是那些在京的各个宗室,平时生怕别人注意到他们,都尽量让自己做透明人。

这时却一下子都活跃了起来。

有人在宗室内合纵连横,争取支持。

有人则暗中搭上了朝中的权臣,以及世族勋贵,许下种种承诺。

还有更多人直接向皇帝表孝心,早晚在皇宫外请安的络绎不绝。

更有甚者直接整出了各种各样的祥瑞。

不过皇帝对这些却根本没有丝毫兴趣,明着传出话,朕不要什么祥瑞,只要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后直接列出了清单。

第一,粮食。

第二,土地,田宅。

第三,书籍,最好是武道功法,武技秘籍。

第四,就是钱。

这样赤裸裸的清单,虽然好多人都在暗地里大骂荒唐。

但皇帝却根本不在乎,甚至完全摆出一副价高者得的架势。

这让很多儒道清流痛心疾首,很多宗室老人也是捶胸顿足。

只是那些有望入嗣的宗室和他们的支持者们却不管,虽然这些东西送出去确实很心疼。

可一想到蛮奴大军很快就要打来了,钱财还另说,土地肯定带不走,至于粮食,皇帝也明说只准进不准出。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搏一搏,说不定将来就能登基坐殿,哪怕只是半壁江山呢,那也是天子之尊啊。

而皇帝也是照单全收。

就在今天,考核终于开始了,数十位宗室入宫接受考核,更是把关注度拉到了极致。

以至于城中东厂籓骑四出,在一日间以同蛮罪抓捕了十几名勋贵和官员,都没掀起风浪。

在地方府县,农会也在大规模的清丈土地,分田分地,要是在平时肯定会引起世族豪门和勋贵们的不满与反抗,但此时居然也没人理会了。

所有人也都看出来了,皇帝这一次就是摆明了要把所有世族,都挤出京畿。

把京畿三府八县,完全变成皇帝的自留地。

有些地方豪族本来还想留在京畿铸堡自守,毕竟对于这些地方豪族来说,这也算是祖宗基业,哪怕明知道蛮奴来了,他们也不舍得轻易放弃。

大不了到时候直接投入蛮族怀抱不就完了吗?

难道蛮奴就不需要他们来帮忙奴役那些黔首了。

但是只要有人露出这样的苗头,上林卫立刻就打上门,根本不问青红皂白,问就是勾结蛮奴。

而且一抓一个准,因为这个时候还想着留在京畿的,有几个不悄悄派人去和蛮奴私下勾结?

所谓的铸堡自守,事实上防的是那些乱兵和溃兵,难道就那么一个堡子,几百号人还真能抵挡得住蛮奴大军不成?

可皇帝如此疯狂显然大乱他们的计划,一时间地方豪族怨声载道,大骂皇帝倒行逆施。

但这一次他们却没有得到朝堂的声援,至少引起的风浪不大。

可就在这样万众期待的情况下,这场考核的结果却让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皇帝居然一次性直接分封了数十名“帝子”,不但有在京参与考核的宗室,甚至连各地郡国藩王留在京城的质子只要辈分合适的,也纷纷被分封,然后准许各自回国。

这样“荒唐”的举动,直接让无数人当场破防。

甚至于连宗室也直接懵逼。

“皇帝这是要干什么?这是真要葬送掉我大乾江山吗?”

“陛下请收回成命,此乃乱国之举!”

选宗室入嗣,有一个就行了呗,什么时候听说过一下子册封这么多帝子的。

毕竟选宗室入嗣,本来就是当做储君,以防万一皇帝驾崩了,没有正统继承人,到时候引起动荡。

可你一下子册封这么多帝子,那跟没有入嗣有什么区别啊?

这要到时候皇帝真死社稷了,谁来继承大统啊,还不是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这不是乱搞吗?

尤其是那些藩王的质子,本来就是为了预防那些藩王作乱的。

你现在好了,不但把他们都给放了,甚至还把他们都册封为帝子。

他们一下子都成了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你这是怕他们反的慢了吧?

但皇帝对此却表示,“此时乃是非常时期,册封帝子本来就是为了给大乾留下火种,以防万一。

既然是留火种,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不然要是只册封一个两个,那么他们也出了意外怎么办呢?

况且,宗室入嗣本来就是以防京畿失守,只要朕能守住京畿,封多封少又有什么区别?

只要朕还在,宗室就只是宗室而已,是否帝子没有分别。”

众人再说,皇帝就直接摆烂,“行,反正朕已经封了,你们说只要一个就可以了,那行,反对的就自己放弃吧。”

而就在此时,又有一则消息传入京城,同洲通往京畿的最后一座坚城也被攻破了,蛮族大军前锋已抵达梧州。

这下京城的宗族百官以及勋贵们也没心思争了。

跑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至于乱,那就乱吧。

反正这天下不乱也乱了。

尤其是那些各郡国,藩王留在京城的质子吗?

更是跑的比兔子还快,临走时还纷纷把自己在京城的产业都献给了皇帝,以表示孝心。

如果说在这件事中还有人高兴,那就是他们最高兴了。

作为质子本来这辈子就完了,但现在好了,不但能被放回,而且有了这个帝子身份,回去之后只要不在斗争中被搞死,那就是妥妥的继承人。

说不定将来天下大乱了,他们还能争一争天下,再次了那也是割据一方。

另外消息传开,不少郡国藩王也高兴了。

唯一破防的就是那位宁南王,得到消息之后,便大骂昏君,昏君!

倒不是他对朝廷有多少忠心。

而是他本来就是南方诸籓之首。

不仅郡国最大,实力最强,而且他乃是恒帝最宠爱的幼子,当今皇帝的亲叔叔。

当年恒帝曾屡次想要废除先帝,立他为储君,最后虽然没能成功,但是依然有很多宗室和勋贵世族在暗中支持他。

之前京畿那些盗贼便是他和京城一些勋贵勾结的手笔。

许多南方郡国都隐约以他为马首是瞻,他也一直在暗中串联各方。

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帝子不帝子的名头,更何况他是皇帝的亲叔叔,他的子辈也都和皇帝平辈,也没法接受这个什么帝子的册封。

总不能让他直接捧孙子上位吧?

反倒是皇帝这一分封,那些个本来已经暗中臣服于他的藩国也都暗暗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