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英雄夏完淳

眼前的这位“妹夫”夏完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少年英雄!

夏完淳,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末诗人、抗清英雄。

夏完淳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他自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由于叛徒出卖兵败被俘。

夏完淳被捕后,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南冠草》,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

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续幸存录》,分析弘光政权覆灭的原因,识见超卓。

永历元年九月十九日(1647年10月16日),夏完淳英勇就义于南京市西部,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

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九月十九日自己这一家子就要给砍头了。

无论如何也要改变这一切,起码先要保住小命。

原本洪承畴知道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想用软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他问夏完淳说:“听说你给鲁王写过奏章,有这事吗?”

夏完淳昂着头回答:“正是我的手笔。”

洪承畴装出一副温和的神气说:“我看你小小年纪,未必会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使。只要你肯回头归顺大清,我给你官做。”

夏完淳假装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字亨九)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

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把洪承畴说得啼笑皆非,满头是汗。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提醒他说:“别胡说,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色铁青,不敢再审问下去,一拍惊堂木,喝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这才有了开始的一幕。

眼下要保命无非两条路:要么说服夏完淳降清,要么说服洪承畴放人。

之前夏完淳已经把洪承畴得罪惨了,这段千古嘲讽也必将流传后世,洪老贼没有把这小子凌迟处死已经算是极有肚量了。

那么就只剩下说服夏完淳了,不过看着便宜老爹那副英勇就义的决心,再想想历史上夏完淳英勇不屈的气概,貌似比说服洪老贼更加困难。

当然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自己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抛下眼前的便宜老爹和便宜妹夫,单独降清!

看着外边遍体鳞伤的少年,终究还是心有不忍,虽然作为一个现代人,对所谓的忠君爱国并没有多少感觉;

但是面对华夷之别的大是大非,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代,那一定要尽力改变这一切!

大明还没有亡,华夏也不会亡!

哪怕只是为了救下眼前这个少年英雄,自己也要义无反顾!

“爹爹,身边可还有值钱的物件?”

老爹从身下的稻草里翻出了一枚扳指,递了过来!

接过扳指仔细端详一番,这个扳指居然是上好的缅甸翡翠,居然还是满绿的糯冰种,只是带了不少棉,不过这个时代的人重色不重种,和后世的标准有些不同。

可惜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个价值连城的扳指在这些牢头眼里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金戒指!

“牢头大哥,麻烦过来打个商量!”

“都是要砍头的人了,咋还有这么多事?”

看来这牢头平日里也没有少拿好处,虽然嘴上骂骂咧咧,还是屁颠屁颠的走了过来,到底有啥事?

“您看,都要砍头了,我妹夫还是执迷不悟,小孩子不懂事,是不是能把他放回牢里,我也好劝劝他改投大清。”说罢,便递上了扳指!

“此乃我家传之宝,上好的缅甸绿翡,价值千金,还请大哥笑纳!”

“好说,好说,读书人就是懂礼数,你可得好好劝劝这臭小子,要是能改投我大清,总督大人一高兴不但能免了你们一家死罪,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

“默儿,怎可如此?”老爹在一旁埋怨到。

“爹爹,此乃权宜之计,我岂能说动小隐(夏完淳号小隐),只是不忍他还要再受此折磨,我们都要为大明尽忠了,留这些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须臾,牢头喊了两个手下将夏完淳架回了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