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施政

闲暇几日,陪伴顾曼后,孙策再次榻上了巡视治下发展的路上。

鄮县船厂外,孙策看着规模不小的连续十五座船台,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这十五座船台,每座每年可以生产四艘福船,一年鄮县船厂就可以生产出六十艘福船。

蒲成自帮助周瑜拿下霍峻的那场大战之后,就回到了船厂,如今正在研制一种新式的海船,说是研制,不如说是改进更合适。

前不久曾经有一艘交州海船来过,这艘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与福船宽大的结构不同,广船的结构更加紧窄,当然,广船要比福船更加坚固。

问题在于,广船的内部主梁横梁都是用珍贵的铁力木制作,而这种木材孙策治下各郡是都没有的。据蒲成所知,铁力木只有交州出产。

蒲成用两艘福船交换了那一艘广船,此时这艘广船正停泊在船厂的港口处,孙策在蒲成的指引下,看着这艘长达三十米的广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据说广船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后定型于元明时期,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除了有福船船型外,就有一部分就是广船船型。

可遗憾的是,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名人对广船进行评述,但往往所言极简。各个朝代的记述也极其有限,必须要从各种其它史书中寻找,所以对广船历史的研究及其缺乏。

如果蒲成能够想出别的办法造出广船,孙策肯定会很开心,否则的话,他也只有吞并交州之后,再想办法了。

“永宁县的船厂怎么样了?”孙策开口问道。

蒲成听后开口答道:“回禀主公,永宁县的船厂已经建好了四座船台。”

孙策点点头,很是满意,永宁即使后世的泉州,又称东瓯,《汉书》中有过记载:“北去辽宁,南及交趾,贡献转运,皆从东瓯,东冶”,这说的就是会稽郡的永宁县和临海郡的东冶县。

为了更好的控制会稽郡南部,永宁县将会成为东吴海军的一个新驻地。

......

自鄮县乘船出发,孙策一行,历时半月方至章安县,又历时半月,终至永宁县。

在永宁县停留了一日,视察了永宁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船厂后,孙策一行乘坐二十艘福船沿近海南行,往临海郡而去。

临海郡面积广大,范围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整个福建省,然而,整个临海郡只有区区四县,这四县人口总共不过二三十万,约有四万多户的样子,而且这二三十万人口中,还不仅仅是只有汉人,除了汉人之外,还有十余万山越降民。

数日后,孙策一行终于到了临海郡郡治东冶县,当他们重新踏上坚实的大地时,才总算松了口气。

孙策还好,大多数的官员和士卒也都还好,毕竟都是南方人,可是一些不熟悉水性的人却脸色苍白,这些人一开始在船上还好,过了永宁县后,海浪却突然大了起来,他们便开始晕船,呕吐不止。

好在有华佗提前配置好的晕船药,总算不是特别严重。

临海郡郡治东冶县的港口里,临海郡太守率领一众官吏前来迎接孙策一行,因为整个临海郡依旧是汉越杂居,所以仍然处于军管状态。

“拜见主公!”诸人齐声拱手拜道。

孙策微笑着将几人一一扶起,口中说道:“诸君替我镇守临海,劳苦功高,不需行此大礼!”

众人寒暄了几句后,便到了东冶县内的太守府。

太守府内,孙策高坐其上,他看了看堂中群臣,开口问道:“文表,临海郡内的山越人可还安生?”

秦松笑着说道:“主公,有数千兵马在此,郡内的山越人倒是不足为虑。”

孙策听后微微颔首,这与他心中所预计的差不多,不过,这数千兵马都是能征善战的,一直驻守在临海郡这种后方总是有些浪费,日后若要对荆州和交州用兵,少不得要把这些兵马调往前线。

“文表之前在奏表中提到临海郡粮食生产不易,如今可有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孙策开口问道。

临海郡主要是丘陵地形,粮食生产一直就是个大问题,在丘陵地区种粮食,梯田是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至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什么的,孙策可没工夫考虑。

要知道,如今的这个时代,饭要是都吃不饱了,还去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那不是傻子吗?

秦松听到孙策问他,想了想,答道:“以目前的人口来计算,粮食尚能自给,福州、吴兴、南平三县都建于平整的谷地之中,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也足够。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仅仅在谷地中生产的粮食就不够了,不过,臣发现在不少丘陵地带有一种梯田,解决了无法种地的问题,所以,臣以为可以推广梯田。”

听到这,孙策点了点头,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梯田当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梯田的一个缺陷在于其人力消耗过高,且无产量优势。

“可以推广梯田,但梯田不能解决问题,我听说梯田人力消耗大,且亩产量低,得不偿失!”孙策开口说道。

秦松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明察秋毫,确实如此。因而,臣以为在推广梯田的同时,主公的种茶计划也可以大力推行,以茶换粮,进行贸易!”

孙策听后微微一笑,秦松果然是他的心腹,对他的想法了解得十分清楚,后世的福建省,本就是产茶大省,所以种茶倒称得上因地制宜了,以茶换粮,甚至以茶换马。

于是他说道:“文表所言甚合我意。”

随即,孙策又将目光转向了负责种茶之事的官吏,问道:“这几个月,种茶之事做得怎么样了?”

只见那人微微一笑,恭敬的开口说道:“启禀主公,如今正在育种阶段,东冶、福州、吴兴、南平四县外,已经各自开发出百亩的茶园,到了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种茶。”

孙策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随后他又问了一些问题后,便命人开宴,这场宴会倒与之前的不太一样,这一次的宴会上,各种海鲜颇多,味道也不错,众人吃的颇为开心。

再加上临海郡特有的山越音乐和舞蹈,这场宴会自然是宾主尽欢。

翌日,孙策便实地考察了一下东冶县的茶园,东冶县的茶园约莫有一百多亩,修建在丘陵之上,此时正是夏锄的时候,不少茶农正在茶园里清理杂草。

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茶树,闻着四处飘散的淡淡清香,孙策置身于这大自然中,心情格外的舒畅。

视察过东冶县之后,孙策领众人一路西行,溯闽江而上,相继视察了沙溪与闽江交汇处的吴兴县、建溪与闽江交汇处的南平县,还有闽江源头金溪边的福州县。

这三县里,山越降民众多,好在虽然是汉越杂居,民族融合发展得倒也顺利,甚至在孙策的有意推动下,不少汉人已经娶了山越女子为妻,不少山越人也加入了江东军队。

先前平息山越的许多将校,当时损失的士卒都用山越人补充上了,毕竟他们悍勇善战,乃是最优秀的兵源。

......

豫章郡是如今孙策治下人口最多的一郡,其辖十四个县,人口高达九十余万之巨,户数约莫有十七万。

这么大面积,人口也这么多的一个郡,无论孙策交给谁,他都不能完全放心,而且如今的豫章郡已经是被分割走了一部分后的规模,可见当初豫章郡人口之盛。

孙策吞并豫章郡之后,之所以维持现状是因为不想引起豫章动荡,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多,虽然豫章归入孙策治下之后整体还算平稳,但郡丞华歆毕竟曾经是刘繇的部下,为了预防万一,孙策绝不能让华歆有机会掌控如此庞大的豫章郡,因此豫章郡的再一次分割是势在必行的。

好在孙策对此早就有了计划和预案一切都不算麻烦,他打算以吉水为界以北是豫章郡以南为庐陵郡。

分割后的豫章郡有人口约莫六十万,下辖南昌、艾县、建城、新淦、宜春、南城、建昌、临汝共八个县。

而新置的庐陵郡人口则只有29万下辖庐陵、雩都、赣县、南野、平都、石阳共六个县。

两日后,孙策一行终于到达了庐陵县,早已经得到消息的豫章郡文武已经在庐陵县外恭迎孙策了。

为首之人正是华歆,他拱手道:“属下拜见主公”

孙策微笑着对其说道:“无需行此大礼。”

两人寒暄了几句,很快便来到了庐陵县衙中。

孙策高坐堂中,看着堂中众臣说道:“豫章郡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管理不便,所以我打算从豫章郡中析庐陵及其南部五县置庐陵郡,诸位以为如何?”

孙策此话一出,众人尽皆一愣,尤其是华歆派系的人,更是诧异万分,这么大的事事先竟然沒有一点消息传出,不过很快在场之人的心中也都明白了孙策这么做的缘故。

其一,豫章郡的行政面积太大,靠眼下的这些官员,确实不太好管理,分割开来从行政控制角度讲的确有益。

其二,则是因为华歆的身份问题,刘繇旧部有不少都在孙策麾下为官,包括远在长沙的太史慈,孙策不希望他们的势力太过庞大,尤其是豫章郡这个刘繇曾经长期控制的地方。

华歆也是心思通透之辈,一听就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他立即高声附和道:“主公所言大善,属下自觉最近有些力不从心,主公将豫章故郡划分为豫章、庐陵实乃上策!”

孙策听后心中暗笑,这华歆果然会做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反对他的做法了。

随即孙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看着华歆问道:“对于庐陵太守的人选,子鱼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华歆微微抬头,看了孙策一眼,缓缓说道:“此事属下也没主意,主公自行定夺便是。”

他明白,孙策心里八成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所以便顺着往下说,随即孙策命人开宴又是宾主尽欢好不快活。

离开庐陵县,孙策一行人又往南昌县而去,一路上,华歆说不郁闷是假的,去了一趟庐陵县,回来之后,结果半个豫章郡就被划出去了,可他还不能露出丝毫不满之意,不仅不能,还要高高兴兴地接受。

不过官场之人也都是做戏做惯了的,华歆如此表现,反而让孙策更加高看一番。

豫章郡即使被析置庐陵郡之后,依旧是孙策治下数一数二的大郡,而且农业发达,矿产丰富,尤其是豫章郡内的铜矿山,更是对江东至关重要,孙策扩编禁军,就需要大笔的钱财,因而开发铜矿铸钱就是唯一的选择。

好在豫章郡内,南昌县附近的绿铜矿山是已经开发过很多年的地方,有熟练的工人、完备的设施,孙策在接手后,很快便恢复了生产,而且矿石的产量很快便超过了铜陵镇。

《汉书》中曾经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

这说的是吴王刘濞之所以能够发动叛乱,其原因在于吴国丰富的铜盐资源,以至于吴王刘濞极为富裕,得郡国民心极甚。

南昌县附近,便是军山湖和抚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农业极为发达。

这一带,孙策推广的并不是一麦一稻的种植制度,而是一年两稻,一年两收,也就是说,这里种植的是双季稻。

双季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山海经》中的记载。

水稻亩产本就高于小麦,种植双季稻要比一麦一稻的产量更大,当然这也和豫章郡相对偏南的地理位置有关,气候条件更适合种植双季稻。

孙策视察过南昌县附近的稻田之后,便在华歆等人的引领下,前往绿铜矿山视察,豫章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西省,江西铜矿资源之富,居全国之首。

南昌县城以东,武夷山脉以西,也就是广义上的绿铜矿山区。整个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铜矿,有了产量不低的铜矿,想要将铜矿转化为可以实际的财富,就要铸钱。

光武帝建武初年,官府下达了禁止私铸铜钱的禁令,东汉时期的文献中基本也上不见有关于私铸货币的记载。建武十六年,东汉朝廷恢复铸行五铢钱,一直到今天,百姓之中通用的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五铢钱,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

然而,董卓的这道命令,实际上对于天下的影响并不大,主要影响到的也只有洛阳一代,当时天下已经乱了,在董卓的控制范围之外,已经没有多少人听从其命令了。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时期的货币铸造,中央只是作宏观调控,具体的铸造是由地方郡县来实施的,所以如今孙策自己铸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任何难度。

铜矿的产量足够多,豫章的铜矿加上铜陵的铜矿,完全能够满足治下的钱币需求,再加上地方郡县自行铸造钱币,因此钱范的问题也不需要考虑。

当然,问题也是有的,自桓灵以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五铢钱制造粗劣,建武五铢钱,也就是光武帝时期铸造的钱币,钱径2.6公分左右,重量约为3克,铜略带红色,铸造精致,铵面平整,都有外廓,钱文清晰,笔画较细,此后,钱币的铸造逐步下降,多不足3克,但仍沿用建武钱范。

自桓帝时期开始,五铢钱的质量开始迅速下降,字迹浅而不显,笔划粗,肉面多瘢疵,重在2.5g左右,而灵帝建宁后最为盛行的,剪轮五铢更是极为恶劣,钱的外廓被剪去,只剩下内圈,有些钱文各剩半个字。

此后、挺环五铢、四出五铢、董卓小钱,均粗劣不堪,如今的问题是,孙策该使用哪种钱范来铸钱。

出于本心,孙策当然希望用建武钱范来铸钱,并希望铜钱的标准达到建武五铢,可是,孙策治下十郡之中,各种劣币仍在一同流通。

当然,最好的钱依旧是建武五铢,其次是明帝、章帝、和帝等时期所铸五铢,再次则是桓灵五铢,至于董卓小钱根本无人使用。

差不多在民间的兑换比例中,建武五铢与明帝、章帝时期五铢等值,和帝及其以后铸造的五铢,三钱可兑换建武五铢一钱。桓灵及其后所铸五铢,十钱可兑换建武五铢一钱。

孙策在几个铜矿视察了一番之后,便到了铸币场,铸币场内,烟囱林立,冒着浓浓的黑烟,那是在将冶炼好的铜锭化成铜水。

他带着一众文武,走进铸币场内,正好看到两个赤膊工人抬着一筐子刚铸好的五铢钱,往外走,于是便命人叫住两个工人,看着竹筐里满满的五铢钱,微微点头,这些可都是孙策个人的私产,说白了,这些钱都是孙策的钱。

只见他用两只手指夹起一枚五铢,仔细的瞧了瞧,钱上还保留着温度,这钱看起来铸造精致,铵面平整,有外廓,钱上印文清晰,笔画较细,确实是上好的五铢。

“拿一枚建武五铢过来!”孙策对身后的孙河说道。

孙河很快从钱袋里摸出了一枚建武五铢,孙策接过孙河递来的铜钱,拿在手里,掂了掂,感觉两枚铜钱的重量和大小都相差无几,区别在于建武五铢的铜色略红,而孙策铸造的五铢钱铜色更黄。

孙策将新铸好的钱扔回竹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对身边的华歆说道:“子鱼,我拿建武钱范铸造五铢,你觉得怎么样?”

华歆闻言,拱手说道:“回禀主公,此举大善。”

孙策一笑,问道:“说来看看!”

“主公所铸五铢,目的在于发放俸禄,奖励军功,如果铸造劣币,于主公名声有误!”华歆恭声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华歆说的不错,他确实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不稳定的币值,对于国家经济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

他相信,当大量的新铸五铢投入市场之后,必然会驱逐劣币,使劣币再无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