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4
创新思维使青年农民黄长生捡一窝野鸡蛋发了财

本故事主人公是青年农民黄长生,家住江西省铜鼓县大塅村。这个1000多人口的村子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经济十分落后。

1994年下半年,黄长生告别妻儿,和一位邻居前往广州打工,在一建筑工地担水泥砂浆赚点辛苦钱。一次黄长生和另外三位民工准备去打打牙祭。在一家小餐馆,他们要了个菜花蛇火锅和1千克散装白酒,结账时,老板告诉他:一共200元,其中火锅180元!黄长生一听吓了一跳,这菜花蛇充其量也就是1千克重,这在自己那个山村里,花20元已是天价,谁知在这里竟要价180元!打这时起,黄长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赚钱得动脑子。

1996年清明节那天,黄长生领着儿子、侄女上山去给父亲扫墓。突然,在墓地旁的杂草丛中“呼”的一声惊飞了一只野鸡,几个孩子好奇,一拥而上钻到草丛里寻找,竟意外发现了一窝野鸡蛋。黄长生数了数,一共是12个。

当时黄长生并未在意。回到家里,他突然想起了在广州吃火锅的事:自己何不把这些野鸡蛋孵出来试一试?兴许能挣点钱。可是在村里,孵野鸡蛋是从来没人干过的事,村民们都认为黄长生是异想天开。然而黄长生并不在意,他首先找了只母鸡去孵,没想到孵了7天后,母鸡就死活不肯再进窝。他寻思了一番后,弄来一只100瓦的灯泡吊在箩筐里,上面用毯子盖住。过了一会用手一摸,感觉温度过高,再换成60瓦的灯泡,用手摸摸刚好合适。有时停电,黄长生就将蛋小心翼翼地裹好,抱在怀里加温。24天后,终于有8只毛茸茸的小野鸡破壳而出。

看着一只只可爱的小野鸡,黄长生心里十分高兴。他将八只小野鸡放在纸箱里,并弄来一些玉米、黄豆、高粱等,打碎喂给小野鸡吃。又过了40天,小野鸡长大了,其中有6只母的、2只公的。这年农历八月十七日,黄长生饲养的野鸡开始产蛋了。他捧着产下的第一个野鸡蛋,心里热乎乎的,这么久的苦总算没白吃啊!接着,其余几只野鸡开始陆续产蛋。因为产下的蛋较多,再用老办法孵化是行不通的。9月底,他请来篾匠做了几个蒸笼,将野鸡蛋铺在蒸笼里,再罩在一个大木桶上,在木桶里放上四只灯泡,自己设计一个控温器,将温度控制在37℃~39℃。

这样边产蛋边孵化,到当年底,黄长生便有了300只野鸡。

元宵节后的一天,一位姓张的港商通过当地人介绍,专程找来要买他的野鸡。港商问他,160元一只卖不卖?黄长生听了一阵狂喜,160元一只,300只可是48000元,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大数字啊!黄长生略一思索,既然这东西这么值钱,可千万不能全部卖掉。于是,他答应将1千克以上的野鸡卖掉,抓来数一数,刚好120只,卖了19200元。

黄长生养野鸡赚了大钱的消息轰动了当地,没多久,宜春地区到他家开了个“特色农业现场会”。没想到这个现场会竟帮了他的大忙,此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大酒店纷纷找上门订货。这使得黄长生大胆决定:花8万元买下当地一家祠堂作为养殖基地,继续扩大规模,增加经营品种。

目前,黄长生拥有种野鸡2000余只,商品野鸡10万余只,商品蛙5000千克,总资产达到300万元。黄长生以其坚韧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效益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农村星火科技带头人”。

(本故事内容据《长沙晚报》2002年5月10日鲁霞报道)

评点

青年农民黄长生悟出:“要赚钱得动脑子。”他讲的所谓动脑子,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

本来,捡到一窝野鸡蛋,这在山村太平常不过了。但他从昂贵的“菜花蛇火锅”中联想到了发展养野鸡产业,才使他对一窝野鸡蛋产生那么大的兴趣。

捡一窝野鸡蛋也能造就一个富翁,这就是思维创新的魅力!是啊,学会思维创新,何愁创业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