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切始于“阅读”

像阅读一本书一样去阅读世界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已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虽说有人指出这个故事其实是后人编造的,但许多人在提到它的时候都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

牛顿并不是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的疑问中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又进一步问道:“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月亮却不会?”在对月亮不会掉下来的原因进行数学研究后,他才最终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里的苹果只是一个铺垫而已。

对于牛顿的天才之处,爱因斯坦如此评价:

“对牛顿来说,自然就是一本翻开的书。他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上面的文字。”

对牛顿来说,自然,也就是宇宙的一切,是一种充满着各种刺激的“阅读物”。牛顿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它。飘在天空之上的月亮也好,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也好,对牛顿而言都蕴藏了无与伦比的奥秘,而且他又十分享受解谜的过程。

也许这样的解读有些过了,但以上其实可以看作是爱因斯坦对于牛顿的个人评价。作为取材者的写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正在这一评价之中。

对于取材者来说,“世界”就是一本翻开的书。

取材者必须要像阅读一本书一样阅读他人和他人所说的话。

取材者必须要像阅读一本书一样阅读“事件”,并且要读到它的最深处。

取材者不是在“求解”,不是在寻找一个科学的、数字的、客观的“标准答案”,而是从取材者自身的主观角度去“阅读”世界,而且要一个劲儿地读。

阅读印刷品,阅读视频,阅读广告,阅读音乐,阅读服务,阅读城市变迁和四季轮回,阅读人们不同的声音……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散步的时候,在摇晃的列车上看风景的时候,在与家人朋友交谈的时候,要多去感受,多去发现问题,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出回答。这就是取材,也是阅读。只要写作者还需要取材,那么他就必须把写作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阅读”。写作者一定要把精力投放在观察和思考上。

我结识了很多令我崇拜的写作者。我有时也会作为取材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展开深入交流。通过这些交流,至少有一件事我十分肯定。

那就是:优秀的写作者无一例外都是优秀的取材者。取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他们其中的许多人都酷爱读书,即便他们没有在阅读纸质的印刷品,也一定在阅读别的什么东西。他们有一种“阅读不是书的‘书’”的习惯。小说家、电影导演、舞台剧作家、散文家、广告文案作者以及专门的写作者,即便他们各自的创作体裁不同,但都遵循着这一原则。

就以《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和《徒然草》的作者吉田兼好为例,他们的作品足以代表日本散文的写作水平,这是因为他们都有作为观察者(取材者)的非凡眼光。在那个没有网上书店、没有图书馆,甚至没有活字印刷的时代,他们以远超常人的眼光来细致地阅读“世界”这本书,这也是他们的随笔可以流传千年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留下的随笔可以说是关于“世界”这本书的读后感。

在本书中,我想先从“阅读”开始谈起,因为它是取材的第一步,也是写作的基本前提。为了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的读者。我可以在此断言,这个顺序永远不会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