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读《内经》(三)
- 孙洁主编
- 6字
- 2022-11-15 20:49:51
第十五讲 治法
一、治法总纲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这段经文是紧接在“病机十九条”之后的,因为提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这个治则总纲,所以常被后世引用,作为中医的治法总纲。而这个“病机”的含义,当然也就与前文“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中的“病机”是一致的,系指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就《至真要大论》来说,主要内容是论述六气的变化及其致病和诊治规律。所以这里的病机,在原义上更偏重于指六气之变所致疾病的机制。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各司其属”的含义了。
“各司其属。”“司”是审查之意,“属”指归属。意指分别审察病人的致病之机归属何处。这不就是“审察病机”的意思吗?“谨守病机”是强调病机的重要性,“各司其属”还是在强调病机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说,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不同方面,“各司其属”就是强调要把病机的这些特性都了解清楚,才可以有针对性地立法、用方。这个说法当然没错,也很适合初学者理解,但并不符合《内经》原义。《内经》行文至简,一般是不会重复地说同一句话的。所以“各司其属”应当另有深意。
回到“病机十九条”。我们之前已经说过,这十九条都是举例说明六气致病的病机。所以“各司其属”当指分别审察疾病的发生原因归属于六气中的何气。正如黄元御在《素问悬解》中所云:“各司其属,谓六气各主司其所属之病。”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这里的“有、无”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
有人认为是病证之有无,例如《素问经注节解》说:“有、无皆以证言,人但知有是证之为病,而不知无是证之为病,或隐伏也。故即于有者求之,尤当于无者求之也。”
有人认为是邪气、正气之有无,例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有者,谓五脏之病气有余;无者,谓五脏之精气不足。”认为邪气有余为“有者”,正气不足为“无者”。
有人认为是心肾水火之有无,例如王冰认为:“有无求之,虚盛责之,言悉由也。夫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当助其心。”
有人认为是六气之有无,例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说:“或有热有湿,或有风有寒……或无水,或无火,或非热,或非寒。”
有人认为是病机十九条中是否提及,如《素问悬解》说:“有者求之,即上文所谓求其属也。”
说法很多,莫衷一是。但如果我们能理解“各司其属”是审察病机归属六气之变,问题就很简单了。六气之变当然重要,当然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可能以此概括所有疾病的病机。“谨守病机……”这段经文,是《至真要大论》引用上古文献《大要》的。《大要》在本篇共出现五次,都是在讲五运六气。那么,六气可以致病,五运也会致病。所以这里“有无”应当是指有无六气的胜复变化。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是说无论实证、虚证,都要仔细分析,搞清楚虚实之证形成的机理。在疾病的六气归属、其发病有无六气胜复的因素、是虚是实、因何而来等关键问题弄明白了以后,就可以确立治法了。具体的原则就是“必先五胜”。王冰注:“五胜,谓五行更胜也。”意指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基本规律来制定治则。五行是中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天之五运,地之六气,人之五脏,都可以归于五行。因此,根据它们之间五行更胜的规律来确立治法,就可以抓住核心,纲举目张,最终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目标。
“疏其血气”,“疏”是疏通的意思。人身气血,贵在流通。邪气入客人体,必然导致气血不畅,而生百病。因此,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办法让血气正常流通,这就是“令其调达”的意思。气血畅达,则肢体得养,脏腑得安,阴阳平和,疾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