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读《内经》(二)
- 孙洁主编
- 5字
- 2022-11-15 20:48:39
第六讲 病因
一、百病之所始生
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这一段是病因理论的总纲。病因有哪些?首先,有燥湿、寒暑、风雨。这些病因跟“六气之变”其实是类似的。自然界当然还有这六种以外的其他各种气候变化,但以此六者为代表。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说这里的“燥湿寒暑风雨”是一种异常的气候变化。因为异常或者不异常,实际上还跟每个人的耐受情况有关。像江浙这边,马上又要下大雨了。这个雨一下起来,如果让一个青海的人过来,他就会觉得,哇!这里太湿了!他受不了。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六淫。但是对于一个江浙的本地人来说,这就是六气。
即使对于江浙人来说,有体质好的人,他可能觉得这场雨没什么好担心的,能够耐受;而体质不好的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不能说这是异常的气候,只能说是六气之变,或者六气太过。只有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才能有变和过。对于整个人群来说,这个变和过的范围就要大很多。
在燥湿寒暑风雨之后,还有阴阳、喜怒、饮食、居处这些病因。一般句读的时候,都是“阴阳喜怒,饮食居处”。但实际上,阴阳和喜怒,饮食和居处,当然是不同的含义,如果说一定要分的话,就是并列的两个字作为一对关系。
这里的“阴阳”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说,我们看到“阴阳”,首先觉得它是总纲。不管什么病因,都是分阴阳的。八纲辨证,也是首先分阴阳。但是在这里,“阴阳”是指男女之事,也就是房事。
这段条文首先讲“阴阳”,是说伤于房事。然后“喜怒”,就是伤于情志。这里是以“喜怒”来代指七情。毕竟“喜怒”是七情里面最常见,或者说最具特点的两极。再往后是“饮食”,最后是“居处”,也就是人的生存环境。这就是《内经》对于病因的基本概括。
(一)中医的病因分类法
在《类经·疾病类·病气一日分四时》里,张介宾对病因做了一个总结:“燥湿寒暑风雨,外感也;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内伤也。”这就是最基本的病因分类方法:外感和内伤。既然讲到病因的分类,我们就不由自主地会想到中医学最常用的三分法: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在《内经》里是怎么进行病因分类的呢?应该说主体还是二分法。具体来说,就是分阴阳。在《素问·调经论》里面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是《内经》对邪气的阴阳二分法。哪些邪气是“生于阳”呢?“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外为阳,风雨寒暑还是代表的外邪。一般我们认为,寒是阴邪。但是,它从外而来,所以还是先放在“生于阳”这一类里。“生于阴者”呢,就是“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通常被引用来作为三分法的鼻祖。我们来看看这段原文,“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这跟现在的内因概念当然是不一样的;“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和现在的外因概念也是不一样的;“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个跟现在的不内外因倒是有几分类似之处。可见,到了《金匮要略》,虽然提出了一个三分法,但是这个三分法跟现在讲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是不一样的。经络受邪也好,还是四肢九窍血脉相传也好,其实都还是由外邪作用于人体,然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但这个内因里面,也并没有强调情志和饮食损伤。
跟现在的病因三分法最类似的病因分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就是晋代的《补阙肘后百一方》:“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他犯。”这个跟现在的分法已经非常接近了。现在课本上通常讲的三因分类,是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里第一次系统提出来的。
这是好漫长的一个发展过程啊!从《内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到北宋,病因分类才和现在的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分类方法比较像。六淫为外所因——那个时候还没有时邪的概念出现。时邪这个概念是到什么时候才提出来的?这是在温病学说出现之后才有的。最早是吴又可提出“疫气致病”,然后才逐渐地有温热,有湿温,然后才有“时邪”的概念。
从这几种病因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说引起疾病的病因无非外邪、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但是对它的分类和认识,对于中医学来说是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发展过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把这些学说列出来,让大家看一看。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也告诉我自己:中医学是在不停发展的。不要总是说我们现在去学《内经》,学的是两千年前,甚至三千年前的东西。不是的,我们在学《内经》的时候,一定会有我们自己的认识,那我们学到的这个《内经》,就是21世纪的《内经》,就绝对不会是古人看到的那个《内经》。虽然说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知其本意,但只知道本意有什么用呢?还要知道在当下的医疗环境和形势下,我们要怎样去运用。所以也不用着急,不用担心中医学的发展问题。只要是我们现在拿来用的,就一定是新的。想要做到修旧如旧,是做不到的,一定是新的。这就是中医学的发展,没什么好担心的。
(二)中医发病观
1.天地之气的变化能生万物
更重要的是,这段话还提出了中医学的发病观,就是“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这句话咱们应该看起来非常眼熟,因为在第一讲“人与天地”,我们学习过另外一句话:“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六节藏象论》)我们来复习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气合而有形”,天地万物无非都是阴阳二气相感而成,然后才有具体的形状和外在表现,我们才知道是这么一个东西。桌椅板凳也好,山川河岳也好,无非是“气合而有形”。这个形体形成以后,怎么去命名它、认识它呢?“因变以正名”。因为在阴阳相合的过程中,必然有其特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气机变化。气机变化特点,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之所在。所以说“因变以正名”——因为气机变化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名称。
比方说,我们可以用八卦来概括天地万物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变化。以坎卦为例。为什么要叫作“坎”呢?因为它具有“坎”的气化特点。“坎”象征的是水,那么它就具有水的变化特点。水的变化特点是什么?它是纯阴吗?它不是纯阴,它是阴中蕴藏真阳的这么一个变化特点,这种特点就叫作坎。同时,这个卦象也提示我们,水是世间能够接触到的至阴之物。而像这样的至阴之物,却隐藏着“阴中含阳”的道理,这就是它的气化特点。所以说“因变以正名”。其他万物都是一样。这个东西叫作草,或者那个东西叫作树,都是因为有它独特的气化特点,才可以区别于万物而得其名。
具体到人呢?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说得非常好:“气不合则形不成,是故形生于气也。”人的形体也无非都是“气”的化生。人的身体是由父母给的先天精气相合而生的,“常先身生,是谓精”。再有水谷之精气和天地之精气相合,三个不同来源的气一起相合,就形成了人的身体。
气合则形成,成了形以后,就有特定的气机变化,这是它的“常”。姚止庵接着说,“气不变则病不生,是故病始于变也”。气机之变,有常有变。常,就是正常、恒常的。变,就是异常的。不能守常即为病。道家修炼法门里经常讲“守常”。“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这是吕洞宾《敲爻歌》里的话。养生要守常,不能守常就会得病。既然气机变了,就一定有某种特定而具体的变化方式。或者这么变,或者那么变。比方说,“怒则气上”,气往上走了,称为气逆,这是一种变;“恐则气下”,气往下走了,称为气陷,这又是一种变;太阳经气受邪,叫太阳病;少阴经气受邪,叫少阴病。每个人的病都一定会有具体的气机变化特点,那么就可以“因变以正名”。这里就强调,看病首先要正名。因为正了名,就知道了疾病的气机变化特点,知道得的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儿。随之而来,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治这个病。
2.人身与邪气斗争而生百病
理解了“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在人身的具体含义以后,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里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就比较好理解了。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人身气机的常变。既然人身之气有变,这种变一定就要落实到五脏中的某一脏。气机的变化,对于天地万物来说,无非是阴阳五行;而对于人身来说,也无非是阴阳五行。但这个五行,如果具体落实到人体,就是五脏。所以“得脏而有名”。因其气变客于某脏,则知其为何病。比方说痹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同样是痹,风寒湿邪若是客于心,是心痹;客于肺,是肺痹。这就是“得脏而有名”。气机的变化一定是具体体现在某个地方的。有人说,邪气可不可以不客于五脏啊?比如客于骨、客于脉。当然可以。但筋骨血脉也是五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合于五脏的。人身哪有五脏范围之外的东西呢?这就是“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的含义。
这段文字反映了中医学对发病的基本认识。生病一定要有正气和邪气的相互作用,气合而有形嘛!既包括正气自身的变化,还包括邪气和正气之间关系的变化。当然不包括邪气和邪气之间的变化——它们自己打架,那跟我们没关系。邪气一定要作用于人体,才可能生病。这些气机的变化,具体影响到了某一个脏腑功能的变化,“得脏而有名”,它就发展为一种疾病了。可见,这里讲的是正邪相争而发病。
我们也可以用《内经》的条文解释,“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一定是天地之虚邪与人身之正气虚弱同时出现,才可能得病。如果天地既无虚邪,人体又复气血旺盛,怎么可能得病呢?那就是“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了。肉坚,当然就是没有病。这就是对“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的具体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