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言

无论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还是澳门文学史的研究中,澳门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通常被认为处于从“寄生”到“自觉”的发展进途中的哑音状态,而这种以内地、香港、台湾为强烈的背景而比照进行的论述,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澳门文学自由散发的文学景象和颇为独特的发生发展形式。本编正意欲在方法论上,引入“汉语新文学史”的科学史观和整合辨异的视野,通过对澳门70年代十年间湮没、尘封甚至是细碎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通过对这些文学史料的甄别和选择、比照和胪列,构造一个“用事实说话”的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从编年史的梳理中可见,十年间,澳门文学承前启后、温和包容、自洽一方,不仅各种文体自由发展、交相辉映,以最富有代表性,而又各有特色的《澳门日报》和《华侨报》文艺副刊为主要基地,展现澳门文学自身独特的文学景象、发展规模、速率脉跳和文学生产方式。

可以说,澳门新文学是汉语新文学板块中最不被重视的一块,在被推至“对岸文学”——台港澳文学板块的同时,又被搁置在“台港”文学之后,可谓是边缘中的边缘。这样的境况导致有些人对澳门文学的判断常存在明显的歧误,例如对澳门70年代文学的研究就常常存在先验偏见——有一些甚至成为约定俗成或广为认同的定见:断言澳门70年代的文学处于从“寄生”到“自觉”的发展进途中的哑音状态,“孤寂摸索”,“依旧是步履蹒跚地在困顿中挣扎”[1];认为澳门70年代文学与内地文学具有强烈的随从关系,紧跟内地政治风云而浮沉,是内地文学号角的边缘回响;认为在80年代之前,澳门没有文学性杂志;甚至认为“八十年代以前,澳门不仅没有什么文学性杂志,也没有文学副刊供文学作品发表,更没有一个出版社能让文学作品付梓问世……1983年6月,澳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学副刊‘镜海’在《澳门日报》问世……”[2];而由于严重缺乏发表园地,本土作家即使极少,仍要转战香港文坛,寻求“彼岸”发展,从而形成“离岸文学”,研究者甚至将此种现象视为澳门文学的主体景象……可以看到,这些论断的持有者更多是来自隔海相望的内地学者,由于难以触摸澳门的文学现场而发出这种论断便情有可原。而澳门的一些常年浸润甚至本身便是文学副刊缔造者的学者则发出了有力的呼声,如关于澳门文学副刊的溯源,陶里先生早明确提出“三十年代在澳门十来万人口中,有《朝阳》《大众》《新声》《澳门时报》《民生》《平民》几张报纸,有的设有副刊,比较著名的是陈霞子主持的《大众报》副刊……”[3],郑炜明、廖子馨持相近观点。《澳门日报》总编辑李鹏翥也著文称“副刊最早的是从1950年3月8日创刊的《新园地》始,1958年8月15日《澳门日报》创刊,副刊沿用《新园地》刊登文学作品,《澳门学生》从1950年的《学联报》中辟有副刊……”[4]等。不过,这些叙述通常仍到60年代戛然而止,而后从80年代“澳门文学形象”的建立重新开始谈论澳门文学,70年代仍然是被越过的一段无声岁月。

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在澳门70年代文学无法复现的情况下形成的。事实上,从30年代至今,澳门报纸副刊刊登了质数可观的各种文体的作品,显然不能以一般的作品成书出版传播、存留与否为评判的标准,因为后者应该是媒介传播的问题而不是或者不能全是文学创作本身的问题。不过问题更棘手的还在于,这些经年的报纸副刊作品被淹没和未被发掘,直接导致了当前对澳门文学史整体认识、研究的一些问题,因为研究者只能就着当前“权威们”约定俗成、广为认同的定见和少之又少的已出版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将70年代文学视为荒芜一片,或者是受内地文艺思潮的严重影响而处于“寄生”状态,也因此,研究者转而寻求澳门离岸文学的“拾遗”,舍本求末认为这一时期澳门文学研究的中心不在澳门而在香港……将这类作品作为分析澳门70年代文学景象的主要依据。

可以看到,正是70年代澳门文学现场的无法复现,导致当前对其论述更多地带着“以论带史”的性质。所谓“以论带史”的做法,因为无法整体地呈现文学面貌,退而以撷取作家作品、某种现象为中心,集中论述,撮要评骘,在阐释和评价作家作品的过程中,表达论者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重量级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抓取上,论者往往疏于去发现澳门文学本身的原发性特质和文学现象,以及澳门文学本身整体的历史联系,因而且不说难以昭示相互关联的文学史实中澳门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连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也被斩断。鉴于此,本书以编年史的体例重新回到澳门文学70年代现场,以重考据、重实证的“朴学”精神,立意于这种文学基底的搜寻、复原、重建,深入70年代文学现场,通过对文学史的原始资料的发掘、整理、钩沉、辑佚,占有尽可能详尽、完备同时又尽可能准确、翔实的文学史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学史料的甄别和选择、比照和胪列,构造一个“用事实说话”的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这种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不是靠观点来“黏合”史料,而是靠史实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史家的观点和评价,就隐含在这些史实及其所建立的关系之中。总之,一旦70年代文学景象去隐蔽化,一旦文本浮出历史地表,将在很大程度上修正、改变当前的种种论断,应有另一番历史性超越论述。

一、各文体的自由发展与文化呈现

当前可查的澳门70年代文学的实存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澳门70年代两大报刊《澳门日报》与《华侨报》的副刊——《新园地》与《华座》;其次是其他小规模、油印的刊物,如《澳门学生》《澳门学生运动大会特刊》《澳门教育》等;再者则是澳门作家发表于香港及海外的作品,主要有发表于香港的《伴侣》《当代文艺》《海洋文艺》等,甚至有一小部分是通过70年代以后作家自行出版结集而呈现的,这往往需要查询者对70年代以后发行出版的相关澳门文学作品进行爬梳,这一部分难度较大,且往往难以详尽。通过目前的梳理,有理由认为,这些作品“集合体”所联合呈现的是另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学事实。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基本上呈现出“自由发展、温和包容、自洽一方”的特性,这无论是相对当时狂热政治化的内地文学,或是现代派滥觞的台湾文学,或是武侠言情小说流行的香港文坛而言,都是独特的。

澳门70年代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基本统计如下:

单位:篇

年份 发表地 文体:小说(长篇) 文体:小说(中篇) 文体:小说(短篇) 合计 文体:散文 文体:诗歌(现代诗) 文体: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

年份:1970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8 小说(中篇):4 小说(短篇):112 合计:140 散文:241 诗歌(现代诗):33 诗歌(古体诗词):42 评价:2 合计:464

年份:1970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2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4 合计:140 散文:4 诗歌(现代诗):2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464

年份:1971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21 小说(中篇):1 小说(短篇):146 合计:173 散文:240 诗歌(现代诗):20 诗歌(古体诗词):2 评价:18 合计:469

年份:1971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5 合计:173 散文:15 诗歌(现代诗):-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1 合计:469

年份:1972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8 小说(中篇):7 小说(短篇):80 合计:114 散文:72 诗歌(现代诗):11 诗歌(古体诗词):34 评价:6 合计:237

年份:1972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8 合计:114 散文:- 诗歌(现代诗):-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237

年份:1973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20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22 合计:46 散文:598 诗歌(现代诗):25 诗歌(古体诗词):32 评价:46 合计:748

年份:1973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3 合计:46 散文:- 诗歌(现代诗):1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748

年份:1974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8 小说(中篇):13 小说(短篇):29 合计:61 散文:126 诗歌(现代诗):11 诗歌(古体诗词):35 评价:12 合计:254

年份:1974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 合计:61 散文:- 诗歌(现代诗):9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254

年份:1975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5 小说(中篇):7 小说(短篇):55 合计:79 散文:371 诗歌(现代诗):13 诗歌(古体诗词):33 评价:132 合计:654

年份:1975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1 合计:79 散文:4 诗歌(现代诗):22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654

年份:1976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8 小说(中篇):8 小说(短篇):37 合计:55 散文:482 诗歌(现代诗):13 诗歌(古体诗词):32 评价:74 合计:684

年份:1976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2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 合计:55 散文:4 诗歌(现代诗):24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684

年份:1977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3 小说(中篇):11 小说(短篇):7 合计:33 散文:344 诗歌(现代诗):18 诗歌(古体诗词):55 评价:42 合计:508

年份:1977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2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 合计:33 散文:- 诗歌(现代诗):16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 合计:508

年份:1978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3 小说(中篇):3 小说(短篇):47 合计:67 散文:259 诗歌(现代诗):6 诗歌(古体诗词):55 评价:62 合计:462

年份:1978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3 合计:67 散文:- 诗歌(现代诗):11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2 合计:462

年份:1979年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3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117 合计:132 散文:346 诗歌(现代诗):33 诗歌(古体诗词):55 评价:93 合计:669

年份:1979年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2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 合计:132 散文:- 诗歌(现代诗):5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5 合计:669

小计 发表地:澳门发表 小说(长篇):157 小说(中篇):54 小说(短篇):652 合计:863(95.8%) 散文:3079(99.1%) 诗歌(现代诗):183(67%) 诗歌(古体诗词):375 评价:487(98.4%) 合计:4987(96.9%)

小计 发表地:香港及海外发表 小说(长篇):13 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24 合计:37(4.1%) 散文:27(0.9%) 诗歌(现代诗):90(33%) 诗歌(古体诗词):- 评价:8(1.6%) 合计:162(3.1%)

总计 小说(长篇):170 小说(中篇):54 小说(短篇):676 合计:900 散文:3106 诗歌(现代诗):273 诗歌(古体诗词):375 评价:495 合计:5149

从统计可见,澳门70年代文学处在自在发展的阶段,以澳门本土文学阵地为主,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各文体均衡,齐头并进;相对而言,在香港、海外发表的作品篇数占3.1%,反而香港的许多作家,尤其是长篇武侠、言情题材的小说均发表在澳门文学副刊上,这种现象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需要引起关注。

副刊与小说创作的繁盛

通常对澳门文学有一个定见,即认为:“澳门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却自有其独特之处:在文学诸品种中,诗歌、散文一路领先,小说反而滞后,戏剧则相当活跃、成绩不俗。”[5]事实上,澳门70年代小说成果不仅颇为壮观、辉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其他文体而显示勃勃生机。且以1970年至1979年《澳门日报》发表的小说为例,统计如下表:

单位:篇

年度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合计

年度:1970年 长篇小说:7 中篇小说:2 短篇小说:50 合计:59

年度:1971年 长篇小说:4 中篇小说:1 短篇小说:36 合计:41

年度:1972年 长篇小说:5 中篇小说:7 短篇小说:33 合计:45

年度:1973年 长篇小说:9 中篇小说:7 短篇小说:18 合计:34

年度:1974年 长篇小说:9 中篇小说:8 短篇小说:3 合计:20

年度:1975年 长篇小说:7 中篇小说:6 短篇小说:17 合计:30

年度:1976年 长篇小说:3 中篇小说:7 短篇小说:17 合计:27

年度:1977年 长篇小说:4 中篇小说:6 短篇小说:5 合计:15

年度:1978年 长篇小说:5 中篇小说:1 短篇小说:46 合计:52

年度:1979年 长篇小说:3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52 合计:55

合计 长篇小说:56 中篇小说:45 短篇小说:277 合计:378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在十年间发表各种形式主题的小说共378部,从数量上,相对通常认为的澳门离岸文学小说34篇[6](本书经考据,共查出37篇)的比较,明显是压倒性的多数,是对“澳门七十年代无文学”的“离岸”一说的有力质疑。而如果对这些作品进行整理研究,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则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如果以连载小说而论,为《澳门日报》写连载小说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的是鲁茂。澳门著名作家鲁茂,原名邱子维,另有笔名柳惠、万山红、梅若诗、鲁牛、余振中,在10年间共发表长中篇小说如下:

1.《星之梦》,梅若诗,发表时间为1969年5月1日—1970年2月16日,描写一个青年足球队员怎样梦想成为足球明星。

2.《打虎不离亲兄弟》,梅若诗,1971年1月27日—1972年2月15日,描写善良的人们抗暴锄奸的故事。

3.《小城冬暖》,梅若诗,1972年2月21日—1973年1月1日,讲述了发生在小城士多咖啡店老板梁伯和身边的人身上的故事。

4.《黑珍珠》,梅若诗,1973年8月1日—1974年1月22日,描写一个英文书院女学生的少女情怀。

5.《迷离世界》,梅若诗,1973年1月3日—2月18日,讲述两年前26岁的“我”在别墅的一次带点粉红色的奇遇。

6.《谁是凶手》,梅若诗,1973年2月19日—6月14日,讲述发生在百德合德中学一个学生身上的一系列故事。

7.《王老五之恋》,梅若诗,1973年6月15日—7月31日,讲述名叫王鲁伍的看更人的恋爱故事。

8.《假面杀手》,梅若诗,1974年1月23日—6月15日。

9.《彩虹》,鲁牛,1974年6月16日—1975年2月7日。

10.《逆浪》,鲁牛,1975年2月8日—8月15日。

11.《天鹅》,鲁牛,1975年9月11日—1976年4月10日。

12.《危巢》,鲁牛,1976年5月22日—11月9日。

13.《心愿》,鲁牛,1976年11月10日—1977年5月9日。

14.《爱的轨迹》,鲁牛,1977年5月10日—12月31日。

15.《仲夏夜之恋》,柳惠,1978年7月1日—9月10日。

以上共15篇,仅数量已很惊人。鲁牛《天鹅》约16万字,连载时间从1975年9月11日至1976年4月10日。该中篇小说描写一个好高骛远、爱慕虚荣的少女爱伦整日幻想嫁到国外,过上安逸、奢侈的生活,于是用尽各种手段苦心经营自己这个“美丽”的梦想,在如愿嫁到美国后才发现现实和幻想的差距,可惜后悔已来不及。故事的结局是尝尽生活苦果的爱伦终于学会脚踏实地,珍惜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小说构思新颖,针对当时崇尚物质、追求奢靡的社会风气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加值得注意的,还在于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远离家乡来到异国他乡而遇到的种种磨难和文化冲突的主题,较早地触及了海外离散文学的主题,其中对女性处于文化冲突和欲望世界中的人性挣扎和心灵苦痛的浓墨重彩,更是值得细细探究。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家唐堂自1973年至1977年,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上连载10部长篇小说,计有《屠虎七少年》《义剑情刀》《虬髯客》《南柯记》《霍小玉》《斩蛟记》《异桃源行》《韦自东奇遇》《秀才除妖记》《人虎幻》等,大多以历史题材作为书写对象,有奇幻、武侠的特点。

另一位高产作家金依有3部长篇连载小说,分别是《同心结》,《小宝姐姐》(1973年,《澳门日报》),《不落的花录》。《不落的花录》主要讲述了一群青年学生的故事,以主人公何桂海为线索,铺开了校园的叙事。何桂海在学校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狠手,小说从送别李木玫的同学聚会说起,在聚会上同学们相亲相爱,极为和谐。但是李木玫走了之后,何桂海就变了,他把从前的所有陋习都找了回来,抽烟喝酒,上课还赌钱。不仅自己深陷其中,还不停地把同学也拉到其中。偶然间,何桂海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并不是现在看起来风光的大少爷,而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孤儿。在此打击下,何桂海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在一群同学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困境,又找回了奋斗的勇气。与其他两部小说题材相似,金依主要以校园文学题材为主,对当时香港、澳门校园学生精神面貌有深入的探究。

润园1971年开始在《澳门日报·新园地》上连载小说《小坚》《老大娘》《渔歌》等。《渔歌》连载至1972年2月15日,共141节,约10万余字。小说主要讲述海岛上的一家渔民的遭遇,他们不但与自然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岸上,他们也承受着社会上的惊涛骇浪,但是,他们与天斗与人斗,勇往直前。颇有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影子,然而叙事风格却要轻松一些,这与澳门小岛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可作为对澳门渔业生活所滋养的文化传统的细腻解读。湘园另发表有小说《爱的漩涡》(1972年)、《公奇遇记》(1973年)、《活面人》(1973年)、《老友早晨》(1974年)、《女儿好苦》(1974年)、《升官发财》(1975年)、《老千点相录》(1975年)、《古灵精怪》(1977年)。方晓则以青春小说为主,发表《青春,你寂寞》(1975年,《澳门日报》)、《无忧梦》(1977年)、《女儿心事》(1977年)。《女儿心事》以青春少男少女为故事蓝本,笔法略显稚嫩,但风格清新,对青春期心理的刻画较为生动。

香港作家海辛也在澳门发表了多部小说,如《紫色的牵牛花》(1971年)、《夫妻之间》(1972年)、《五月的果园》(1972年)、《心事》(1972年)、《岐江浪跃》(1973年)、《银色的漩涡》(1973年)、《对岸》(1973年)、《十字路口》(1975年)、《茶博士说亲》(1975年)。海辛一直抱着实验的心态,尝试以各种各样的手法与形式,去呈现他滚瓜烂熟的诸种新旧人事与生活场景,成绩甚丰。《十字路口》,约12万字,连载时间从1975年1月1日至5月31日。该中篇小说写一个在小餐馆做招待的青年女孩徐薇,家境贫寒却怀揣着成为钢琴演奏家的梦想。她面对富有青年的追求,既被奢侈的生活方式吸引,又希望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以一种骄傲的姿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她最终选择了一种平凡但自尊的生活方式,与贫寒却非常善良的餐厅厨师结成佳侣。而最初追求她的富家公子也被证实是诈骗团伙中的成员,专门诈骗年轻、无知却追求享受的女孩儿从事声色交易。这部小说既揭示了社会上腐化堕落、物欲至上的丑陋一面,同时也展现出人性中善良自尊的美好一面。平凡的草根阶层身上那种对梦想的执着求索和对人格独立的不懈追求尤为感动人心。

香港作家浩泉发表了9篇小说:《血仇泪》(1971年)、《羽翼》(1972年)、《华芭山村》(1972年)、《劫后》(1972年)、《迟到的春天》(1972年)、《染缸》(1973年)、《巢的烦恼》(1973年)、《我们太年轻》(1973年)、《鱼缸过客》(1973年)。王香琴发表了4部长篇连载武侠小说:《云海群龙》(1970年)、《剑神》(1975年,《华侨报》)、《湖海风雷》(1976年)、《神探与飞贼》(1978年)。作家亦舒1974年12月在《华侨报》发表中篇连载小说《猫咪》,1975年发表《外宿记》《换心》等。

《华侨报》长篇连载小说则是另一番景象,70年代早期主要以武侠、传奇小说为主,例如作家青云的《箫声剑影》(1969年至1971年1月11日),作家凌霄的《南明英烈传》(1969年12月—1970年7月14日),作家茵茵的《残梦》(1969年至1970年5月19日),作家痴人翻译的《歧路》(1969年至1970年3月22日),作家萧笙的《金玉情鸳》(1969年至1970年5月10日),作家王香琴的《云海群龙》(1969年至1970年1月26日)、《昆仑快刀》(1970年1月27日—1971年4月18日),作家高唐的《断线的风筝》(1970年1月13日—3月14日)、《左右为难》(1969年至1970年1月12日)。

1970年至1979年《华侨报》小说发表情况统计如下:

单位:篇

年度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合计

年度:1970年 长篇小说:13 中篇小说:2 短篇小说:51 合计:66

年度:1971年 长篇小说:12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127 合计:139

年度:1972年 长篇小说:8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49 合计:57

年度:1973年 长篇小说:2 中篇小说:2 短篇小说:4 合计:8

年度:1974年 长篇小说:5 中篇小说:4 短篇小说:25 合计:34

年度:1975年 长篇小说:2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38 合计:40

年度:1976年 长篇小说:2 中篇小说:2 短篇小说:17 合计:21

年度:1977年 长篇小说:3 中篇小说:4 短篇小说:2 合计:9

年度:1978年 长篇小说:3 中篇小说:1 短篇小说:20 合计:24

年度:1979年 长篇小说:2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64 合计:66

合计 长篇小说:52 中篇小说:15 短篇小说:397 合计:464

《华侨报》上长篇小说的题材除了70年代初的武侠小说,如青云主要以武侠小说为主,发表《箫声剑影》(1971年,《华侨报·华座》副刊)、《域外风云录》(1971年)、《宝剑情仇》、《蓬莱剑》(1972—1973年)、《青霜玉佩》(1973年)、《火娘子》(1973年)外,大部分属于现代通俗小说。

李心言,原名李艳芳,笔名凌、林惠等,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华侨报》副刊《童真》和《校园》主编。60年代起以李心言为笔名在香港文艺杂志发表作品,又与人合办油印文艺杂志《红豆》,写有小说、新诗和大量散文,部分作品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澳人澳事。70年代主要有小说《魅影幢幢》和《结婚十年》。

作家高唐从1970年起至1973年,在《华侨报》上共发表小说321篇,包括中篇小说《断线的风筝》(1970年,《华侨报·华座》副刊),以中短篇的形式连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如《失手》《美美的故事》《女大当嫁》《恶梦》《往事》等,篇幅短小,经常是几百字、近千字的长度。但是在精简中,写生活中琐碎之事,别有一番体悟,是当时澳门生活中较为无争、惬意、世俗、平静的写照。

夏冰于《华侨报》上连载发表长篇小说《多咀街坊》(1975年)、《多咀街群英会》(1977年)、《多咀探长与街坊》等。这几部系列连载小说得到读者的追捧,如其中章节“亚珍唔舍得多咀街”“红须陆顶住条气”“波士企图大镇压”“揽者叻过侦探”等以多咀街为背景,活现多咀探长为街坊侦查破案,落实民生的生活情景。邻里街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三六九等都在这里汇聚。尤其能以粤语进行创作,因此能将民间风俗较充足地展示,这无疑是研究澳门70年代的重要文学资料。

思薇于1977年起发表《爱情列车》等。小说连载到7月4日,共90节,约4万余字。爱情就像一列车,走过了一站,又在下一站停下。这篇小说的大体内容:主人公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黄小眉,正处青春期的年龄,自然需要爱情的滋养。但是她一厢情愿地错爱上了自己的亲舅舅,结果成了一个闹剧。失恋的黄小眉,灰心丧气,堕落到了极点,然后她的爱情就像列车一般,一站站走过。另有《潮,来了,又去了》(1977年)、《薄雾》(1977年)、《朝九晚五》(1977年)小说连载至1978年3月30日,共100章,约7万字。这是一篇反映都市生活的社会小说,主要描绘了香港白领阶层的生活境况。主人公叫爱莲,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每天都忙碌,工作与情感生活中,或者担心失恋,或者担心工作不顺。但是,生活毕竟不是自我能主宰的,越是担心越是不如意,从热恋到失恋,又从失恋到热恋,忙得不可开交。《情关》(1978年)、《拂槛春风》(1979年)、《梨酌候光》,写年轻的丈夫马长驱耐不住寂寞,每天晚上背着妻子柳婷出去找应召女郎,还在外面有了情人安妮,妻子却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马长驱在道德与欲望的矛盾中挣扎,他总觉得对不起妻子,终于将事情告诉了妻子,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冷漠得“相敬如宾”。深陷欲望中的马长驱决定与妻子分开,但是在即将分开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深爱的人还是妻子,在经过一系列跌宕的经历后,马长驱又找回了妻子。这篇小说讲的是两对矛盾:其一是欲望与道德的矛盾,其二是爱与欲望的矛盾。通过一个在欲望中迷失自我的人的塑造,阐释了生活的定义,生活不是欲望的漏斗,而是爱与关怀的天堂。小说《龙虾湾情劫》叙述的是在龙虾湾上发现了一个女尸,当时只有一个证人赵宁,警察寻找赵宁,但是被赵宁拒绝了。谭美媚为了追查女伴的死因,找到了赵宁,希望他能够帮忙追查凶手。赵宁和谭美媚在努力下,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龙虾湾的凶案都是一个犯罪集团所为。在追查中,也不断暴露了谭美媚背后的故事,原来谭也是犯罪集团中的人,还与犯罪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谭美媚在绑架了雕塑家皇甫嵩而勒索其妻子之后,被抓获,判刑21年。《贼巢女诸葛》讲述了一个女警深入敌后的故事,她伪装成舞小姐与被她拉入伙的小刘发生了一段爱情,虽然他们最后还是破了案,但是贼巢没有彻底清除,又陷入了圈套之中。《流星锤》主要讲玩具厂商陈白尘因为玩具厂的危机一蹶不振,于是开始跑到澳门赌钱,结果输光了所有的家当,还与澳门的黑势力结了怨。在危机重重的情况下,陈白尘开始策划一系列阴谋,还杀了人。在警方的努力下,陈白尘终于落网,受到法律的制裁。《音容宛在》讲述大亨姜国栋从13楼跳了下来,警察马上封锁了现场。经过一番追查,却没有丝毫线索,甚至姜国栋的家里也拒绝追查。警方没有放弃,在姜国栋的尸体上找到了线索,在其他地方也找到了线索。警方终于查明,死者不是姜国栋,而是一个替身。原来姜国栋因为贪污的事情找了一个替身,意欲瞒天过海。姜国栋最终落入法网。

纵观这些小说,大部分都贴近70年代澳门社会生活、文化的现状,触及澳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渔业、商业、赌博业,如校园生活、打工生活、移民生活、市民生活等。这种散漫而无所不包的题材写作,恰恰反映了70年代澳门文学的自洽一方与包容的品质。相对其他体裁而言,小说创作极少触及政治意义上的题材,更极少用政治意识形态的观点和立场来直面社会生活,可以说是70年代澳门文学最显自我品质的一种。

散文的传统情怀与现代情调

据目前统计,70年代十年间共发表散文3000多篇,其中在香港及海外发表近30篇。绝大部分都在《澳门日报》和《华侨报》上刊登。作者也近百人,其中发表篇数在50篇以上的至少有鲁茂、李鹏翥、方菲、梅萼华、柳惠、陶里、洪荒、黄衫客、白思群、秦西行、夏微澜、孟起予(陆觉鸣)等人,另有一大批以笔名为署名,时过境迁难以确认作家的真实姓名、身份,只留下了颗颗温润的珍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澳门文学不求赫赫成名,重在自我的宣泄与艺术情调的追求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澳门学者李观鼎认为澳门散文的主要特质在于它的倾诉性。70年代中期,澳门报刊上散文专栏品种骤增,除了知识小品、艺术小品等专栏外,生活散文也日益增多。如1976年开设的“望洋小品”专栏,作者包括鲁茂、叔华、杨明、方菲、陶莎、夏耘等;1978年,有丽莎的“八妹手记”,林韬、易枫的“余韵”,航青的“生活素描”,鲁茂的“单刀集”;1979年有徐敏的“闻见录”,鲁茂、陶里等人执笔的“斗室漫笔”等。70年代末澳门的散文比五六十年代的散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内涵较为深刻,同时也为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澳门散文创作的飞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散文的体裁,“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活泼、最没有拘束的。它可以是匕首和投枪,可以是轻妙的世态风俗画,也可以是给人愉快和休憩的小夜曲。它可以欢呼、歌颂、呐喊、抨击,可以漫谈、絮语、浅唱、低吟,也可以嬉笑怒骂、妙语解颐。它可以是激越的风暴,也可以像大江在月光下静穆地流动。澳门70年代散文正体现这种普遍的性质。然而在此之上,澳门的散文还具有另一番独特的色彩,那便是历史传统情怀与个人现代情调的交融。仅以主要散文家为例:

散文家白思群自1970年起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上发表81篇散文,如《梅花如知合断魂》《风声,雨声,心声》《银色的人》《红枫时节》《军大衣》《谈鲁迅杂文札记》《荔枝龙眼丛中——广州漫记之一》《插曲》《新时代的新英雄颂——读报告文学〈巍然如山〉》《怎么看〈野草〉》《武侠小说与心理》《也看翡翠兰苕上——浅谈杨万里的诗》,接通古今,杂而不乱,1977年较为成熟,如《昔游诗草》组文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梅萼华1970年在《澳门日报》发表游历随笔,共计80多篇,如《热情的北京人》《名园新姿》《走马游故宫》《看金缕衣》《故宫珍宝》《食在北京》《北京地下铁》《北京公园及其他》。

孟起予(陆觉鸣)共发表86篇,主要代表作有:《博士、博士》《“文字春宫”与“历史小说”》《闻“剃度”有感》《叶醉白的“正辩”》《从“曲”到“直”》《太平天国的“玩家”》《通脱与驴鸣》《鲁迅谈“二陆”》《未上梁上,奴相已露》《是讽刺,不是滑稽》《曹雪芹的“祖德天恩”》《金圣叹这个人》《袁雪芬今日如何》《读鲁迅〈手稿〉——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三十九周年》《谢秋娘与杜秋娘》《回看秦塞低如马》《古道西风瘦马》《中日神话》《“倡优”斗孔丘》《梅郎家世本优伶》《关于〈帝女花〉》。

夏微澜自1973年开始,在《澳门日报》上共发表147篇,大部分是关于日常生活琐事的,如《换台历》《盆与花》《紫荆赞》《理发杂谈》《牛年谈牛命》《春节和爆竹》《胡乱胡乱的想》《说疯》《有牌与无牌》《“妓女”还是艺术家》《说死》《废话连篇》《罗曼蒂克》《死人财》。

洪荒在1973年前后,于《华侨报·华座》副刊上发表80篇散文,如《“幽默”与“笑话”》《漫谈“应酬”》《闲话面子问题》《庸官厚福》《艺菊与壁菊》《美人局》《讽八股歌》《秘密与谎言》《诗人与水仙花》《岁暮情趣》《芍药艳丽压群芳》《年花》《红茶花和万寿菊》《出息与守岁》《漫谈十二生肖》《春风送暖入屠苏》《美酒喜迎春》《北京无处不飞花》《石湾的陶师庙》《春浓说杜鹃》《漫谈北京填鸭》《竹子颂》《酒意,诗情》《哭的艺术》《白洋淀的野鸭》《明清诗话》《象棋的演变》《闲话“身后名”》《杏花春雨江南》《我国的四大名楼》《从死刑说起》《相思红豆子》《春游蓬莱阁》《中国石兽奇观》。

秦西行于1975—1977年间,在《华侨报》上发表近百篇散文,如《“大哥成”的欺骗》《谈“美”》《这绝不是天真》《有关桂林山水的诗文》《自由是什么》《格林谈“民主”》《从跑楼梯说起》《报摊这个起脚点》《吴敬梓和曹雪芹》《致敬,英勇救人的职工》《拜年拜年》《剪报》。

林逢雨(冼得霖)于1977—1979年,在《澳门日报》上共发表90篇散文,代表作有《黄鹤楼佳话》《洞庭吟眺》《牡丹四首为濠江花展赋盛》《锦篇咏牡丹》《意报黄金台》《暮雨洒江天》《临风怀谢公》《李杜的两首律诗》《锦书难托》《文友招宴南园因叠喜晤原韵即赋》《陶潜〈归去来辞〉分析——答读者TMF君》《重在筹边》《谁识京华倦客》《从〈琵琶行〉谈叙事诗》《南浦一曲感最深》《诗中的李煜和赵佶》。《诗词评赏》自刊登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后结集为《诗词评赏》,是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学与历史丛书”之一。该书刊有《澳门日报》副总编辑李鹏翥的《介绍〈诗词评赏〉(代序)》。

1979年香港作家彦火50篇散文评论,介绍当前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如美国爱荷华的“中国周末”等作家、作品、文学活动等,如《巴金与诺贝尔文学奖》《艾青的〈诗论〉》《台湾现代派文学》《〈曹雪芹〉二三事》《鲁迅阻郁达夫迁家》《〈林家铺子〉的风波》《关于徐志摩》《“流浪作家”艾芜》《福建文坛新知录》《“沙爹诗人”原甸》《三十年后复出的萧军》《爱荷华的〈中国周末〉》。

这些作品,大多以“漫谈”“闲话”的方式谈古论今、说东唱西,极少有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的话题,即使有,也显得冲淡自然,绝少有四起的硝烟烽火。作者也延续儒家传统人文关怀,关心人民疾苦,但极少有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志,反而是以一种温柔敦厚的内心情怀,弘扬善良人性的光辉,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文学特征。作者多来自全国各地,曾走遍千山万水,但留在他们心中的,却大多是山水人文景观,因此此时的大量散文都以游记的形式出现,不谈“流浪漂泊”,不谈舟车劳顿路途坎坷,却只艳羡满足于名胜的引人入胜。另一方面,70年代的澳门,葡萄牙的管治已逐渐宽松,西方的文化艺术也自由地散漫在澳门城市中,但作家对西方文化艺术的追求,大多仅限于一种现代情调的陶冶。因为缺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主义思潮基地,因此澳门作家很少涉及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评论的“品评”形式

正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70年代的文学评论并不是以严格的规范或缜密的思维为特征,而以小品评论——“品评”的形式出现。除了散文类的古典诗词鉴赏外,这时期的评论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评论绕不过的鲁迅。尽管1970年至1979年间,目前可见的评论文章不过493篇,但其中关于鲁迅的评论则占53篇,约为九分之一,不过这些文章大部分停留在怀念鲁迅或叙写鲁迅生活、故事点滴,其本意并非要建构学术研究上的鲁迅,而仅仅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接近。因此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还有很大的距离。第二种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如白居易的诗、四大名著等。第三种是当代文学,包括内地当红小说如《西沙儿女》《杜鹃山》《渡江侦察记》,电影《决裂》等,澳门的有梅萼华的《〈杜鹃山〉武打精神》《袁水拍的讽刺诗》,谦形的《我看〈渡江侦察记〉》,希文的《谈电影〈决裂〉》,秦西行的《何其芳的诗和诗论》《贺敬之的诗》《郭小川的诗》,孟起予的《既剿兵也剿匪——〈李自成〉第二部随谈之二》,白思群的《冰天斗雪重入梦——重读〈林海雪原〉》《乡土气息及其他——〈虾球传〉特色浅谈》《林道静形象初探——重读〈青春之歌〉之二》,丹枫的《一出精彩话剧——喜看〈枫叶红了的时候〉》,李弋的《血泪诗篇浩气长存——读〈天安门革命诗抄〉》,汪南川的《读李瑛的〈早春〉》,萧地的《一篇值得重视的好作品——读〈伤痕〉》。其中梅萼华发表了几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文学评论,如《〈杜鹃山〉武打精神》《曹禺·〈雷雨〉·红线女》《满怀激情写西沙——读浩然〈西沙儿女·正气篇〉之一》《崇高的贫苦渔民的形象——读浩然〈西沙儿女·正气篇〉之二》《读〈北京送来的礼物〉》《鲁迅论〈水浒〉学习札记——纪念鲁迅逝世三十九周年》《“时代的鼓手”田间》《黄巢的咏菊诗》《袁水拍的讽刺诗》。

1973年,澳门李德超先生(文学博士,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香港珠海书院珠海文史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修读硕士学位,在何敬群教授指导下撰写第一篇以澳门文学为题材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学在澳门之发展概况》。在论文中,李氏谨慎地使用了“澳门之中国文学”这一提法,而不提“澳门文学”。尽管他没有明确区分这两种提法,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窥出潜在的区分。按照他的说法,澳门地区的文学现在可查可考者可上溯到晚明,但晚明以后的400年间,澳门地区的文学绝大部分非澳门土居之人所作,而是一些流寓寄居的他乡之士所为,故而很难在严格意义上称为澳门文学。再者,澳门地区的文学在文化渊源上与一般中国文学并无明显差异,是中国文学之一部分。李氏所谓的“澳门之中国文学”,实际上就是以客居文学为原发形态和主干,以本土文学(亦为客居文学影响的产物)为派生形态和附庸的文学样式。按其题材和创作意图,李氏又把“澳门之中国文学”分为两大类:1.“专为澳门而作”,即写澳门题材、表现对澳门的关注之作,如吴历的《三巴集》、陆希言的《澳门纪》、汪兆镛的《澳门杂诗》等;2.“则为全国普遍性之文学,非专以反映澳门地区者也”,即那些虽寓澳时着笔,但题材和用意均与澳门无关者,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汪兆镛的《西窗杂记》等。李氏把这两类都归于“澳门之中国文学”这一范畴之内。这一区分,在客观上启发了其后确立“澳门文学”概念的两大思路:狭义的“澳门文学”和广义的“澳门文学”。狭义的澳门文学论者,以“专为澳门而作”者为“澳门文学”,广义的澳门文学论者,则以“澳门文学”涵容上述两者,虽然这都有异于李氏的看法。李氏不提“澳门文学”,而代之以“澳门之中国文学”,主要强调“澳门之中国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不能在与“中国文学”并列的关系上谈“澳门文学”。

古典诗词与现代汉诗的并行

70年代,汉语诗歌发表共计634首,其中现代诗约250首,古体诗词约375首;在澳门发表约558首,在香港及海外发表约90首。主要诗人有:梁披云、汪浩瀚、江思扬、韩牧、李毅刚、陈融、金曾澄、月溪、王志澄、陈勉云、郑春霆、马万祺、佟立章、万宽烈等。1990年10月,澳门出版社隆重推出一部《澳门四百年诗选》(李毅刚选编),这部厚重的诗选收录了澳门自开埠以来的诗词佳作,在华文文坛颇有影响。其中便选辑了70年代的重要诗作。

澳门古典诗词方面当推梁披云(雪予),他在70年代共发表46篇散文诗歌。诗人心怀邦国,甘于淡泊,具有豁达的自我意识和心存古贤的闲适优雅。许多诗篇体现了诗人对特定时间里的国事、世局的亲切关怀,既有一书价值,又有社会功能。诗风秉承汉魏悲冯而入唐宋骨骼,直抒胸臆,不假浮躁,返璞归真,浑厚天然。代表作有《喜闻金边捷报》《田家婆媳》《贼鸠山》《叛徒王连举》《庆我国新的卫星上天》《庆下察之战》《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大庆》《喜看〈红色娘子军〉》《联合国我国席位恢复美日蒋惨败喜而赋诗》《首都国庆园游纪盛》《万里长城》《山海关》《周总理十大报告读后》《二十周年国庆秋呼》《国庆喜赋》《毛主席悼诗》《越事抒愤》《周总理忌辰献诗》等。其中,如1970年,当梁老得知我国制造的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他无比兴奋地写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这首诗:

喜讯频频到海隅,周天匝地起歌呼。

攻坚智慧吾能有,苦斗精神世所殊。

成就应教遐迩服,作讹多见虎怅愚。

云霄奏彻神州乐,鼓舞风雷展壮图!

如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席位时,梁老立即作《联合国我席位恢复喜赋》:

长空霹雳扫秋阴,大快环球万众心。

纸虎游魂伤夜短,釜鱼沉魄赦霜深。

汁年王霸随云水,一夕苍黄幻古今。

正义伸张旗鼓整,东风浩浩发雄音。

又如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举国欢腾,梁老作诗《欢呼除四害》,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千村万户舞还歌,蛇鼠孤狼一网罗。

鬼火阴氛腥秽净,风雷震震壮山河。

概而言之,梁翁诗之内容贯串一条爱国爱乡爱澳爱侨的主线,包容一生沧桑,涵盖海内海外,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与人民呼吸息息相通。因而,既是诗史,又是史诗。而其手法,则继承传统、创造新意,精诚由中,辞达而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语)“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修语)1991年,梁雪予(梁披云)出版了《雪庐诗稿》,以上大部分诗歌均被收辑其中。

鲁夫于《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发表50多首古体诗词,如《激流四咏》《西欧世界》《欣闻三州乒赛在京揭幕》《寄台湾爱国同胞二韵》《井冈山行》《满庭芳·欢呼四届人大召开》《我国卫星又上天》《参观〈祖国工农工业介绍〉即兴》《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清平乐·欢呼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议》《严冬卢园赏菊二首》《西江月·石油大会战》《“五一”感赋》《悼念朱委员长》《听〈黄河大合唱偶成〉》《沉痛悼念毛主席》《参观祖国新貌图片展览偶成》《鲁迅逝世四十周年纪念》《鹧鸪天·怀念周总理》《东风第一枝·读毛主席光辉文献〈论十大关系〉》《欢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满庭芳》。

佟立章1978年开始在《华侨报》上发表诗歌,如《除夕前一日预观牡丹花展览》《牡丹花会港澳画人为花写照》《牡丹花展书怀》《祖国风光书展》《春朝展阅邓子玉洗马图适得乡迅赋此寄意》《题陈永锵鱼跃图》。他擅长创作古典诗词兼写新诗和散文,于《华侨报》撰写的“晚晴楼诗”专栏,是澳门报刊唯一的诗专栏。创作诗词宏富,部分作品结集出版为《晚晴楼诗》。

另外,1992年,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会刊《镜海诗词》隆重推出首卷——《澳门当代诗词选》,集子中辑入马万祺、梁雪予、佟立章、冯刚毅、黄坤尧、谭任杰等当代澳门40多位作家的700多首诗词作品,可谓洋洋大观。1993年以来,又有曾铁明、冯刚毅、陈伯辉等老诗人纷纷推出诗词专集,其中有很多都是70年代的作品。澳门文学在整体上似乎难以与香港文学相比,但澳门的旧体诗词创作却不会输给香港。他们的诗词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并不刻意经营意象,于平淡中见精神。这些诗人均有扎实的古典诗文功底,炼字功夫颇深。老一辈诗人骨子里都很传统,但他们对诗坛不同风格流派的态度相当宽容,有些老诗人也热心于新诗的尝试。

在现代诗歌方面,汪浩瀚(汪云峰)60年代于《澳门日报》及香港文艺刊物发表新诗,诗风承自闻一多和香港诗人何达,重视古朴的意境美和语言的节奏美,散文文字生动流畅,充满美感。著有新诗合集《五月诗侣》。1970年开始于《澳门日报》副刊发表诗歌,如《家书》《春天》,同时于香港《海洋文艺》上发表诗歌如《筑路工人》《“艇村”(外二首):脚;生活并不欺骗你》《黄麻子与我》等。

非非1972—1973年于《华侨报》发表现代抒情小诗,如《喜悦》《回味》《告诉》《自私的人》《享受》《气体》《当你思索的时候》《旅行》《琴谱》《第三者》《星语》《舞》《想做个画家》《星祷》《字》《梦与明天》《情敌》《谢》《你的情诗》《豪情》《风的迷》《海与天》《每个晚上》等。诗风纯净,略显稚嫩。

韩牧1973—1979年间于香港《海洋文艺》发表了60多首诗歌,如《寄自东瀛的明信片》《匆匆的行色》《姊妹篇》《咏物三章:涧的话;树的话;亭的话》《山行者的谢意》《澳门猎古》《为这都市拍照存念》《来自喜马拉雅——一九七四年十月,尼泊尔舞蹈团来港演出》《神鬼兽》《剖心集》《夜寄远方(二首):旋转餐厅饯别——赠赴美定居的T.L.;给一位孟加拉朋友》《高原秋夜(外一首):木球场——木球场搬了,原址将改作公园》《工厂区偶拾》《市声》《诗的回答》《居家小唱》等。

江思扬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发表了70余篇诗歌,主要紧跟内地时代政治风云,歌颂新中国的新春天,同时也对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怀有崇高的敬意,从老华侨、教师到报童、车夫等都有专诗歌颂。作品有《新的时代,新的春天》《看万众欢腾》《早来的春燕》《〈红灯记〉颂》《巴黎公社颂》《友谊的芬芳》《口号》《听〈国际歌〉联想》《颂——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珠绣顾念》《报童》《教师》《国庆抒情》《彩照,心曲——喜看毛主席彩色照片》《看“白毛女”》《祖国》《一位老华侨》《中国的船》《歌颂新的春天》。

陶里于1977年10月在香港《当代文艺》发表诗歌,如《迷人的假期》《游广州烈士陵园》《红棉树》等。同时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发表多首现代诗。《放下你的枪》是为自卫防御战而写,表达了诗人呼唤珍视中越兄弟情谊,和平共处的感情。《诗》充分表达诗人的诗观,提出诗既是美好的文学语言,在特殊时代又是武器和旗手。《伟大的“五四”——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以叙述“五四”时期的历史史实为主,到了最后两段则是以一种激扬的呼喊声在呼唤着民主,呼唤着自由解放。《端午——遥念一诗人》是一首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诗以诗人的感情为线索,展开了对屈原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与感慨,正是“可怜他失去了二十年岁月”。《她的姓名》是一首现代派诗歌,诗中的“女人”,不知,诗中的“姓名”,不知,但是整篇阅读下来又让人不懂又忽懂,若是要说出个特定的意思来,又说不出,是早期的象征诗。《铜马像十四行》,辛笛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辞典》(第111页)认为这首诗“独辟蹊径,他先用四行诗写铜马本身——一个‘驮’字写活了铜马,一个‘标志’,展现了铜马像所蕴含的意义——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了亚马喇铜马像蹄影下的三个阴影,即织女的失足、豪赌的香港婆的廉卖与诗人梦中的赌楼灯火,从一个侧面勾勒了澳门这座东方蒙地卡罗的众生相”。《夜窗——赠一年轻诗人》写的是一种孤独感,与其说是鼓励青年,倒不如说是对诗人本质上的孤独感。自古以来,诗人在本质上就有一种束之高阁的孤独感,所以诗人往往也为这种孤独感所困。即便是以爱情与诗为粮食的雪莱,也为这种诗人的孤独感而付出了生命。

同时,《澳门学生》《澳门教育》也常发表学生写作的现代新诗,从水平上看还很稚嫩。如列眉《展翅翱翔——写于毕业典礼的晚上》(《澳门学生》,1977年7月26日):“在平凡的工作中,/时忆雷锋的豪言壮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颂火《深切的怀念巨大的鼓舞——写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澳门学生》,1977年9月12日):“战鼓擂鸣,红旗飘扬,/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以后,/祖国一片大好形势,/祖国人民豪情满怀,/决心大干社会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列眉《想念你呵,周总理》(《澳门学生》,1977年2月3日):“总理呵,总理,/我们在呼唤您!/总理呵,总理,/我们在怀念您!/追忆,/牵断肝肠!/想念,/越想越爱我们的好总理!”《献给白衣战士》(《澳门学生》,1977年7月26日)描写了在沉重辛劳工作中,护士的伟大献身精神。天骄《渔民新歌》(《澳门学生》,1974年11月26日)描写了渔民的朴实、坚毅和劳苦。辛心《小贩》(《澳门学生》,1974年5月31日):“他没有低头/因为生活告诉他,/生活的担子比它还重/……/迎着那朦胧小雨/向前迈步/嘴里不停地、高声地喊着、喊着……/喊着生活的悲歌”。天骄《我不愿再睁开我的眼睛》(《澳门学生》,1974年1月10日):“我不愿再睁开我的眼睛,/眼前的罪恶社会——/我不愿再听到你的声音!/少女离家失踪,卖落火炕,/就是这样的——/社会现状。/飞群围殴开片,战至两败俱伤,/也是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不愿再睁开我的眼睛,/眼前的罪恶社会——/让我永远地把你忘记!”

戏剧团体的文化推动力

相对而言,澳门70年代的戏剧确实比较滞后,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以实体文化活动的形式,推动澳门的教育和文化建设。1975年,利玛窦中学校友会的部分人士组织了晓角话剧研进社。1977年,澳门天主教传播中心成立了教区话剧社,由周树利先生任导师,训练学员,为后来的澳门戏剧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79年3月17日,教区剧社解散,原来的人员重组为澳门戏剧社。海燕剧社1978年恢复活动,1979年正式公演《夜天堂》。1978年中华教育会剧社恢复活动,1979年期间先后上演讽刺苏联的《克宫魔影》和批判江青的《枫叶红了的时候》。至1979年,澳门共有四个剧艺组织,相对于五六十年代是空前的兴盛。而表演的场所大多是学校礼堂。70年代澳门文学与学校的密切关系,使得澳门戏剧团体以文学实体的形式渗透进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增加了澳门戏剧文学的普及性。

二、70年代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

通过对澳门70年代文学的原始资料整理,澳门文学70年代文学“温和包容、自洽一方”的特色得以彰显。由于70年代中期华人与葡人的矛盾已较为缓和,1976年的葡萄牙革命运动取得胜利,新政党提出新政策,兼及内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确实使澳门70年代中后期文学走向了更为温和的景象。

《澳门日报》和《华侨报》的文艺副刊则更注重在“自洽一方”艺术特色上的追求。这就使得澳门70年代文学与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情况又出现了极大的不同。台湾、香港已然进入了现代主义创作的时代,而内地则着重于批判“四人帮”和反思历史伤痕,在这个意义上,回过头来,不仅应该对澳门70年代的文学景象加以重视,还应该将澳门文学从属于或次于内地、台港的地位予以摘除。这样的提法涉及一个基本性的问题,就是针对以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从地域、主体等角度来判定台港澳文学的从属地位的观念解除,澳门70年代的“离岸文学”的提法事实上也是从地域的思维出发来建构的,而仅仅从“地域”的角度去撰写澳门文学史,必定会面临“花果飘零”、支离破碎的尴尬局面。我们提出应以汉语语言作为衡定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条件的做法,以“汉语新文学”来统摄整合整个华文文学的创作。“澳门几乎处于失语兼失措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须做观念调整,须引入汉语新文学概念,“澳门文学在整个汉语新文学的总体框架中属于一个与台港平行的区域”,“澳门文学在整个汉语新文学界,具有相当鲜明的文化特色,具有特定的文学生态意义”[7]。

70年代澳门文学在当时汉语新文学界地位独特而贡献巨大。那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红太阳文学”时期[8],香港的文学界也充满着非红即黑的政治角力,台湾文学也因乡土还是现代,传统还是西洋倾向打得不可开交,文学的自由在汉语文化世界似乎被彻底忘却或者彻底忽略了。很少有人会想到,就在澳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相当自由的环境给了汉语新文学一方天地,一时的机会,居然就是在这里,汉语文学在新文学传统的意义上按照灰色的社会人生写实的路子发展着,从而弥补了那个时代汉语新文学的巨大空白!两份重要刊物同时发表香港作家的大量作品,如《澳门日报》上的江杏雨、海辛、浩泉、金依、怀宇、金鹿、碧涛;《华侨报》上来自香港作家的稿件更多,如茵茵、青云、王香琴、高唐、柳绵、金刀、高峰、罗天、铁翅、江秀、君默、阿莎、夏云、方巽、葛文、凌芝、史得、江帆、许德等。这些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澳门文学与香港文学的双向互通互补,而非单纯的“离岸”。

在鲁茂近30年的写作生涯中,这十年几乎是创作高峰。这些小说的内容大部分沉潜入日常生活中,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小人物的工作、爱情、人生的悲欢离合,如有16万字左右的《心愿》,描写一个好高骛远、爱慕虚荣的少女爱伦整日幻想嫁到国外,过上安逸、奢侈的生活。于是用尽各种手段苦心经营自己这个“美丽”的梦想。在如愿嫁到美国后才发现现实和幻想的差距,可惜后悔已来不及。故事的结局是尝尽生活苦果的爱伦终于学会脚踏实地,珍惜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展示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并将这种种遭遇揉进挣扎、抗争、欢乐、悲苦的日常生活的图景里。它的目的也许并不在于揭露和鞭挞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而是展示人生的种种,这就剔除了当时内地文学所宣扬的“高大全”的思维和色彩,也不是台湾或香港小说开始转向的现代主义意味。

在《澳门日报》副刊上发表小说的重要作家还有海辛、林迪、江杏雨、公孙乐、润园、金依、司马壁、浩泉、晓方、陈萃文、唐堂、剑翁、东瑞(黄东涛)等。整体而言,多写澳门、香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跨区域经验的书写,比如江杏雨《双城记》(1969—1971年连载,共636回,约509000字),以在澳门某报社工作的年轻记者王大任在五六十年代国际风云涌动的背景下,往返于澳门、香港两地报社进行社会工作,在不同意识形态下抗争,从而展开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和个人的人生路途。在今天看来,这不管是在澳门文学还是在汉语新文学史中,都体现了较为创新的视野。摆脱内地激进思潮的影响,重视生活中的真实感,注重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本土性的挖掘,以温情、人情为主要题材,以大众、娱乐、温情为审美旨趣,使《澳门日报》的报刊专栏品种骤增,小说、散文的创作深入各种日常生活领域,作者队伍日益壮大。

上述有些作者是《华侨报》长期连载的主要作家,另有惜芬、夏冰、石中生、思薇、孙壁、幽草等,而这些作者大多使用笔名,由于缺乏整理和保存,现今已难查到真名。就整个70年代《华侨报》的小说创作而言,相对《澳门日报》的本土特色和日常生活现实性的倡导,对古典奇侠文化传统的传承尤为突出,这一点正突出了澳门文学民间性的一面,这对那些针对澳门离岸文学的研究时,所指出的澳门70年代的小说“都是坚持写实路向的,这就直接影响到澳门文学的创作方向,使其在习惯的现实主义的路向上继续运作。基于这两种因由,澳门作家认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主导作用”[9]应该是一种有力的反驳。对于澳门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化是一种不能轻视的发展动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澳门文学70年代的民间性、民俗性应该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这应为澳门文学80年代、90年代的储备做了一定的贡献。但可惜的是当前澳门此方面的整理有所偏失,再加上澳门80年代以来作家多是新移民,对澳门本土的民俗风情、民间文化了解不多,以至于较难创作出既具有澳门本土特色、民间特色,又具有世界视野的经典作品来。

如果能正视澳门文学丰富的文化构成、包容的文学面貌,就会纠正失之偏颇的研究方式,从“汉语新文学”的概念出发,不再以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文学发展模式来硬性衡量澳门文学,尊重澳门文学自身的文学景象、发展规模、速率脉跳和文学生产方式。应该充分注意到澳门文学的独特性,本来对于袖珍的澳门而言,澳门文学比之香港文学更是“框框文学”中的小“框框”,澳门以其袖珍的文学生产模式而延续生命,这是独有的文学景象。

注释

[1]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1998年)在第三章中概述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艰难起步的三四十年代,孤寂摸索的五十至七十年代,走向自觉、繁荣的八九十年代。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一大批内地研究者。这里突出的“孤寂摸索”一词值得玩味。

[2]云惟利:《澳门文学论集》序,卢荻等编,澳门:澳门文化学会出版,1988年。这个观点影响了很多内地学者,如赵朕:《歌迈进新里程——论澳门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陶里:《澳门现代文学作品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

[4]李鹏翥:《濠江文谭》,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1995年。

[5]王宗法:《澳门文学的独特性》,《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6]参见凌钝选编:《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澳门:澳门文学基金会,1994年。

[7]朱寿桐:《论汉语新文学文献整理的地域性运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5卷第1期。

[8]朱寿桐主编:《汉语新文学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赵联:《〈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札记》,《华文文学》2004年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