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我面前的是吴默闻博士沉甸甸的书稿《当代中国治理的传统资源——〈礼记〉礼法合治思想研究》,这部精专、厚重的学术著作即将交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索序于予。予喜读《礼记》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此书稿的前身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予曾忝为指导教师,故很乐意,也有责任,为这部专著写几句话。

《礼记》是一部重要的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传统社会强调礼治,礼中有法,法依于礼,法又从礼中分离别出。然如何把广义的“礼”与狭义的“礼”区别开来?如何界定、阐释、评价《礼记》中的礼和法的概念及合治思想?前贤与时贤已有一些成果,默闻博士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前辈时贤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此领域有创造性的发展与创新式的推动。

作者将《礼记》中的礼法思想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考察。在分疏界定礼、法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先秦儒家之礼和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先秦儒家的礼法思想渊源,挖掘、梳理和阐释《礼记》中礼法合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分析《礼记》中礼法合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色、历史局限、意义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努力发掘《礼记》治理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的因素,为当今文明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一定思考和启迪。

我认为,作者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贡献:

一是在选题上,本书侧重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和探讨《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从一个侧面彰显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中华文化根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点点参考和借鉴。

二是在研究框架上,本书以国家治理为视角,以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发展为背景,以《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为研究对象,以《礼记》整本文献为依据,力图构建《礼记》礼法合治思想的框架体系。作者认为,《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以实现大同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以实现小康为一定时段的低度的社会政治目标,以治国以礼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以礼乐刑政为国家综合治理模式,以德治和仁政为内容的国家制度设计为制度载体,以礼乐教化和刑政统摄为并行不悖的两种主要治国手段,以君子为政以德为治国理政的关键,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三是在学术思想上,本书认为《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在理想和现实的国家治理目标上,向往大同,着眼小康,既有崇高的社会政治理想,又有现实的社会治理目标。其二,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上,主张以礼治国,同时也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其三,在人与制度的关系上,既重视仁政、德治的制度设计,强调人伦、等级秩序,也重视君子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强调为政在人,修身以德,以德治国,德主刑辅。其四,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的自身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上,具有以人本为中心,神本、民本、德本三者并行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整体性、联系性的思维方式和追求普遍和谐的价值取向。

四是在研究特色上,本书在深入挖掘和阐述《礼记》中礼思想的同时,对以往研究中相对较少关注的《礼记》中的司法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挖掘和系统阐述,主要是考察了《礼记》中的“刑”字分布情况,并在辨析德与刑之间的关系、阐述刑在礼法合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礼记》中的司法对象、程序及其特点,概括并重点阐述了《礼记》中的四大司法原则,即慎刑原则、公正原则、宗法人伦原则和司法时令原则。这一部分内容的展开,或许可以为深化和拓展《礼记》研究贡献绵薄之力,也可以使《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得以彰显。

韩愈夫子说:“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默闻博士治学,非常勤奋地读书思考,下了苦功夫。她以《礼记·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来研究《礼记》。默闻博士人如其名,埋首书斋,默默无闻,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给学界贡献了这部既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又有扎实功底,思想性与学术性并重、品质上佳的优秀专著。她有情怀,有境界,深耕经典,心知其意,好学敏行,努力修养,教书育人,关爱大众。我们预祝默闻博士将有更多佳构嘉惠学苑!

是为序。

郭齐勇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于东湖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