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企业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即会计目的,是指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对会计目标的认识和看法不一,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信息,即“受托责任观”;二是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即“决策有用观”,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8年正式颁布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是“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供于作出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三是折中的观点,即兼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中,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是“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必须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我国目前倾向于第三种观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对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但是企业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中,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做出时间上的规定。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孕育出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的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货、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以披露的信息。

(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做到相关,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想让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就应当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与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有关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如其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企业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下述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就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往往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如果某个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据此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即进行会计处理,从而满足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将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衡,以最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判断标准。

五、小企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项目,是对会计对象的最基本分类,也是构成财务报表框架的基本内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小企业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侧重于反映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侧重于反映小企业的经营成果,并构成利润表要素。由于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是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而财务报告的核心是财务报表,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框架的基本内容,因此,会计要素又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一)资产

资产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小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小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下同)或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小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二)负债

负债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小企业的现时义务。

小企业的负债按照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小企业的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等。

小企业的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小企业的各项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小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合同协议的约定或相关规定投入到小企业、构成小企业注册资本的部分。

小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或非货币性资产投入的资本,应当按照其在本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计入实收资本,超出的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投资者根据有关规定对小企业进行增资或减资,小企业应当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小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当冲减资本公积。小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3)盈余公积。是指小企业按照法律的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

小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小企业的盈余公积还可以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4)未分配利润。是指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本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四)收入

收入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通常,小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的确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费用

费用是指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通常,小企业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六)利润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

(2)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六、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是对已经定性的各个项目进行量化处理。

会计计量属性是将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标准,它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易于理解等优点,现行会计普遍以历史成本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金额。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在实务中,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绝大部分经济业务都是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的。如果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思考:小企业的会计要素有哪些?

做中学

宏达公司2×18年12月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表1-1所示。

表1-1

请结合上述资料,分别按权贵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该公司2x18年12月的盈亏,并填写在上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