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书香遍九州——为《山高水阔书香远》序

柳斌杰

收到李忠同志新著《山高水阔书香远——全民阅读活动的探索与思考》书稿后,一口气读完了长达292页的文稿,欣喜不已,感慨良多,即兴联成几句:“播撒书香遍九州,中华文脉有传人。全民阅读铸灵魂,走向复兴更自信。”表达了我对这书这事这人的殷殷之心。老之将至,其言也真。我就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以为序。

(一)

“全民阅读”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新千年“人类发展议程”重大计划之一,与地球上的消除贫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议程一样重要,列入人类生存、发展必须用行动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是21世纪议程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当然承诺要在中国落实这些计划,并变为实际行动。

经过2004年、2005年两年的调研、试点,2006年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十部委向全国发出了“全民阅读”的倡议,也开始了相应的配套工程建设,例如送书下乡、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试点工作,为深化全民阅读创造条件。随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率先响应,读书季、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等群众读书活动在城乡普遍开展了起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逐渐进入国策,也成了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认同度最高的一项全民文化建设行动。既发扬了中华民族追求书香的文化传统,也契合了人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的需求,顺民心、合民意,行之有效。

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解决不平衡、不深入的问题,我们提出运用各种力量和办法再推广再深化的问题,于是考虑组织媒体联盟深入城乡加大推广,发动知识界参与引导指导增强吸引力、评选表彰书香之家、书乡之镇、书乡之县、书乡之市、书香之都的活动以强化激励机制。几年之间,在一些省市区这些措施都开始落实,全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全民阅读率年年攀升。

2013年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传媒集团牵头组织、首都各类媒体参加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首次整合媒体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推广、示范引导、读书交流、推荐好书等“劝读”活动。这个联盟的秘书处就设在当时的“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李忠同志受命担任秘书长。这本书就是李忠同志7年来,率领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打造“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等品牌活动,行程几十万公里,在30多个城市和数以百计的基层站点,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发动建设书香中国的全记录。他把当地人文历史、文化品牌、风土人情、当代发展与全民阅读结合起来,深刻阐述了“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引导人们在阅读中传承文化、用读书改变命运、用书香改造中国。在写法上引经据典,史论结合,古今融汇、记述生动,展现了一幅全民阅读的真实景观。

(二)

读书和吃饭是人类生活中两件不可或缺的好事。吃饭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增加体力的能量转化过程,读书则是人传承文明和开发智力的精神发育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就厚植了“耕读”文化的基因,历史典籍记录了大量劝人读书的动人故事和发奋读书而成就事业的典范。在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都是劝人读书的,书香传统是中国文化人的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圣人们就开始以书为本兴学育人,把读书当成明理、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大事,号召人们“读万卷书”。后来,实行科举制度,以读书的好坏为选拔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准,延用至清末。近代的我国有识之士,都把读书看成是人生第一等的好事,都把“诗书继世长”当作家训以示儿女,书香之家、书乡门第成为人们敬仰的家庭背景。

进入现代,外国的读书格言进入中国,“读书就是人与世界的心灵对话”,“书籍是照亮心灵的灯塔”“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这些思想启发人们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读书的意义。我们的革命先辈也给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十几岁的时候就号召青年“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读书”,远赴东洋、西洋学习革命真理,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爱书如命,无论是青少年时期还是战争年代,亦或晚年,都是与书相伴,书不离人,手不释卷。他曾多次说过: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不读。在中央的会议上,他总是博引群书,每每向全党同志推荐经典读书,事后还要询问读了没有,读了几遍。这使许多干部受益。特别是他在延安和杭州组织的读书会,对抗战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老同志回忆中都称赞那是全党的读书盛事,读出了真理,培养了干部。

读书是一等好事,劝学是最大的善举。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深入各地,推动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既是一件公益好事,也是服务人民大众的善举,用活动的办法发动大众读书,用示范的行动激发大众的读书热情,用知识的力量帮助人民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他们的品牌活动之所以受到各地的欢迎,就是因为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调动了当地的文化资源,营造了全民读书的氛围。

李忠同志书中不仅记述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中国书香万里行的精彩场景,而且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是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所必需的。全民阅读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民的福祉,已经纳入国家法律,成为党和国家长远的工作内容,“十三五”全民阅读规划、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党的政策文件,都对其有具体部署,各地党委和政府更是精心谋划本地行动,以各具特色的办法落实全民阅读法,已经出现了长年深入、四季书香、“七进八推”“家庭书房”建设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希望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密切配合全国各地的读书活动,加大活动密度、推广力度、交流深度,继续谋划和开展全民阅读推广、交流、研讨、指导活动,做好这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三)

书是人写的,事是人做的。说了这书这事之后,我还必须说说这人。这人就是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这一批人,他们是政治坚定、专业精通、作风优良、能干实事的人。他们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密配合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传媒的重大决策,推动新闻出版传媒事业改革发展创新,服务行业发展,发挥着专业媒体的特殊作用。

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成立和享誉全国,就是他们服务大局、服务行业、服务人民的一个现实例证。200多家媒体参与、行程几十万公里,到全民阅读的第一线去发动、推广全民读书,启发民智、传播文化,七年如一日为之奋斗,实属不易。不用说这需要博大的读书情怀、坚定的工作信念,单就是庞杂的组织、安排、沟通工作和人力、物力、财力的筹划调动,都是极考验人的事情。他们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我对他们内心是充满敬意的。

我是一个有读书情结的人,我到这个世界上独立成人,最感谢的是书。我一个战争孤儿能成为有用的人,就是靠的书。是读书让我懂得人生是创造出来的,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下有了生活的勇气;是读书让我有了知识和思想智慧,融入新中国建立、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是读书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让我从沙漠深处的矿山井下来到了首都北京,参与了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从扫盲识字开始,至今60余年,天天读书这是我生活的基本方式。胡耀邦同志曾说,你们青年干部至少要读两亿字的书(他指的是《马列全集》),否则知识不够。这是我当面听到的。我那时就下决心要读六亿字的书,因为那时马恩列斯全集、毛选四卷我已经读过了,中国历史典籍两亿字也大部分读过了,还有中外学术经典两亿字正在读。现在看来,还有现代科学文化新书、当代学术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更要读。所以读书是个无止境的事情,只能活到老读到老。

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我对用知识改变中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具有强烈的追求和热忱。在管理新闻出版的岗位上,我始终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多功能阅读空间发展、数字出版和新媒体阅读,放在全局工作上加以推动。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阅读条件,让更多的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情趣、更有价值。

李忠同志虽是我的晚辈,但他也有读书的体悟和助人为乐的情怀。每每交流,对读书的认识都有共同之处。他担任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秘书长后,对全民阅读认识到位,尽职尽责,把一个松散的联盟搞得风生水起,实属不易。本书中的记述和思考,字里行间充满他的工作激情和思想火花,用心读书、用心工作、用心思考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他的率领下,工作团队的同志都受到了书香浸润,热爱这项工作。作为全民阅读的倡导者、推动者,我感谢李忠同志及其团队的出色工作,并希望他坚持到底,把这件善事做好,造福中国人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士之必途。今天这已不是什么难事,而是全民的追求。凡我参加的全国各地“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都办成了当地“全民读书的节日”“文化中国的盛宴”,当地的社会风尚和读书氛围为之一变。坚持以人民为导向,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全民阅读的推广活动正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媒体、社会贤达,都应当热情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投入阅读,在阅读中传承中华文明,在阅读中坚定文化自信,在阅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阅读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阅读中获得先进理念和先进知识,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祝愿书香中国万里行走遍全国!

2019年5月22日

于北京

(作者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