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valence 矛盾心理

回想某段时间,你在矛盾状态中左右为难,感到自己完全无力选择。这可能是重大的人生转折,会有很多潜在的影响,比如是否放弃工作、步入婚姻,或者卖掉房子;也可能是小小的选择困难,比如去哪里度假,或者买哪件大衣。这种感觉很不好,不是吗?

你不必长期承受矛盾心理,去感悟它到底是什么人类体验。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珍视的事物,在理想的情况下希望应有尽有:比如,我们想要昂贵的外套,但是还想节省我们辛苦赚来的钱;我们想要单身或独自经营的自由,但是也想要谈恋爱或为老板工作带来的安全感。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并不允许鱼和熊掌兼得,它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有时试图避免选择,不过那只是另一种变相的选择方式,因为如果等待太久,情况就不由我们控制。

进退两难是布里丹的驴所遇到的困境,传说中这头驴子无法决定去吃哪一包等量的干草而最终饿死(在某些版本中,是在一捆干草和一桶水之间选择)。在古代,亚里士多德和12世纪波斯思想家阿尔加扎利等人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难题后来以14世纪法国哲学家让·布里丹的名字命名。

哲学家们在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类是否能够凭借坚定的意志打破这种僵局。布里丹认为这行不通,意志能做的就是“在情况发生变化,正确的行动方向明确之前延缓判断”。阿尔加扎利则比较乐观,认为我们能够走出这种矛盾困境。

在这方面,现代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的观点值得借鉴。他认为,人类的价值观是多元的,而且常常互不相容。他写道:“不同价值观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很容易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某些价值观一定是正确的,而另一些价值观一定是错误的。”比如,自由和安全都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过碰巧的是,有时并不能够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因此,伯林说:“我们注定要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或者像克尔凯郭尔讽刺的那样:“结婚,你会后悔;不结婚,你也会后悔。”

至少可以让人安心的是,矛盾心理只是我们对世界复杂性的自然反应,同时也可能暗示着一种解决办法。伯林认为:“必须确立优先项。”如果我们认为某些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都很重要,就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问题和现状,找出最值得确立的选项。如果经过思考我们还是茫然不知,那么能做的就是“抛硬币”,随机选择总比没有选择要好。

无论选择什么方式走出僵局,我们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出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每一种收获都有相应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矛盾是这样的一种人类体验。

参阅:“焦虑”“选择”“承担”“困境”“优柔寡断”“后悔”“不确定”“假如”

拓展阅读

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Isaiah Berlin,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