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和房子
小时候不理解老师讲的“房子不等于家”。听不懂,为什么老师要这样讲。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说,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所以拼命申请地基,盖了独立的泥土房,终于可以离开长辈的歧视。有了自己一家人的落脚点,然后,妈妈告诉我们,现在有家可回了。
那么,我的印象中就是有房子,就有家。
工作后,离家有些远,不是较长的假日,也没有办法回家。再后来,山里移民,那里的房子都倒塌了,又没有“家”了。只能到妈妈开店的地方作为“家”,逢年过节就是那里相聚,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了。
为了能有自己的稳定落脚点,工作几年后,我用自己工作几年攒下的钱,凑合着买了一套单身公寓。我觉得自己是有“家”了,一个属于我个人的“家”,由我决定邀请谁来,不邀请谁就不可以随便进来的空间,这是我的套房。这是我的“家”,
我很兴奋,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对他人说,自己在工作的地方有“家”了。
只是,一个人的家,很快就被打乱了。
认识了另一个人,他说可以与我成一个家,就又盖了房子,还有了可爱的宝宝,一个新家,一个有房子的“家”就这样完善了。
可是,孩子的爸爸喜欢亲朋好友来家里热闹,喜欢在家里搓麻将,打牌,喝酒聊天,似乎家里是他可以娱乐的一个地方。
而我,开始厌恶这样的家,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不是一个我想象中的“家”。
我的家,应该是安静的,温馨的,是充满爱的空间。它没有烟雾缭绕,没有噪音污染,没有与我格格不入的娱乐项目;它是我和孩子还有最亲近的人一起呵护的自由空间,更是一尘不染,随时让我疲劳的心可以回来靠岸的港湾。
朋友可以来,是我喜欢的,乐意的,经过邀请的,与我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她们不吵不闹,文雅有数,懂我对家的理解,懂我对家的感觉。这样的朋友,我很乐意邀请,也喜欢她们来相聚。
只是,这样的朋友太少,我便不乐意随意邀请,宁缺毋滥。我不需要邀请一些阿谀奉承,只会说一些浮夸的词,来展示她们的喜欢与羡慕。所以,我的朋友不多,来家的更少。
所以,我很乐意这样的感觉;我喜欢自己在家,就随意穿着睡衣,洗衣做饭,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看风景;在太阳底下嗑瓜子,品茶。
有时,兴趣来了,也会就这样的穿着,在菜园子里松土除草,种菜也不例外,满头大汗之后就来个热水澡。
太阳还没有下山,也可以让它透过窗户,照在床上,我就陪孩子睡个美美的午觉。这才是我的家,我独自的,又有伙伴的空间。
起初,不懂,以为孩子爸说的才是“家”:要热闹,要有朋友来相聚,要不分感觉,来者不拒,要客气对待闯入这里的每个人。他们开心,我却郁闷,甚至呼吸困难。
我不懂他的“家”为什么和我的“家”不一样。
后来,我想,他要的不是“家”,而是这里有他的“房子”,可以自由出入的房子。为了拥有心目中的“家”,我们吵架,理论,甚至不再理解对方的需要。
终于,我的“家”比他的“家”更有意义,我们吵累了,我的占有欲更强,我和孩子们战胜了他的想法。
现在,这里有我的家,即便孩子爸爸有些委屈,至少我和孩子们还是很喜欢,很珍惜。
此时的家,宁静,唯美,有我和孩子的欢声笑语,有我们生活的自由空气,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没有人能随意打扰,尽管孩子的爸爸有些不适,但他也一样可以接受。
对了,现在我可能对“房子不等于家”有些理解了,因为我有房子,不止一个地方。
但是我只有一个家,唯一的家。心灵会在这里栖息,属于我们的空间,宁静又不失温度。
7.难题
自从女儿能跟着爬山,我已经带她去爬县城的那座公园山有几次了。
当然,没有特殊情况就是能一路唠叨爬完山,没有其余的情绪。偶尔遇上爬山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就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基本能顺利爬完。
今天又是周末,天气很好,一早的太阳特别的明亮。虽然室外温度还是有些低,但是抵挡不住这太阳的诱惑,我就又考虑带她去爬山了。
这回,她除了带水杯,还要带些小零食,自己用一个曾经装水果的篮装着。我说,只能她自己拎上去,自己负责吃,可以分享一点给我,但是我不会帮忙拎篮子。她还真是兴奋地答应了。
于是她背着水杯,拎着篮子,开始爬山行动。当然,这样的小女孩,这样的装备,格外吸引眼球。
路上,她没有说累,也没有撒娇,很开心地说这说那,嘴巴是没有停歇。幸好我给她准备了水杯,在口渴时能喝上热乎乎的温水,不然真担心她口干舌燥。
就这样,爬到半山腰时,有一个穿着淡黄色羽绒服的男孩冲过我们。他是跑几步又停一下,我家女孩以为没有人陪他,可他看起来也就比她大一点,不是高个子。
大约过了几分钟,我们看到这个男孩喜欢跑回去几步,又向前跑一段,不是爱说话的类型,或者说,对于陌生人还是不容易聊天。可是我家的女孩,是一个没有陌生感的家伙,看到这个男孩,她就问我:“妈妈,他几岁了?是不是大班的学生?”
“可能吧,应该比你大不多。”我看他的个头,猜测顶多就是一年级吧,更有可能是大班里偏高的男孩。
“谁陪他爬山呀?”她看这个男孩身后没有年轻的叔叔,但是刚好看到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走来的是一个男人。他向上爬山,走在石阶上,因为追这个男孩,略显气喘,弯着腰,看起来不像这个男孩的爸爸。
“没有妈妈陪他爬山,是爷爷吗?”女儿悄悄地问我。
此时这个男人已经走近了我们,我和小家伙比较慢一些,我对女儿说:“来,靠右一些,让……”我这有些判断不出来。这人和这个男孩,到底是什么关系?说爸爸,确实有些不确定;说爷爷,似乎也有些可以。但是女孩说是爷爷,她会不会判断失误呢?
“让叔叔先过去吧。”我还是在有些尴尬的情况下,选择了年轻的称呼。毕竟当他走近我们时,看上去还是没有那么靠近爷爷级别。他也是微微一笑,走到了我们的前面。那个男子已经来回跑两次了。
“妈妈,你说是谁陪他爬山呀?”小家伙,还在追问。
“如果不是他爸爸的话,可能是陪他爬山的叔叔吧。”我知道,刚才这个判断有些难度的小家伙,她说的“爷爷”两个字,肯定是被这个男人听到了,只是他当成没有听到,或者不想说什么。可是这家伙还要问,我只能这样说,我知道,他都能听到。
女儿手拎水果篮的样子,本来就很独特,她那不停说话的小嘴,也特别能引起路过的大人注意。有些喜欢夸夸她,有些走过了,听到我们的聊天,还会回头朝我们笑笑。这个男人也是,他看我家小姑娘这么能讲,就开始问她几岁了,在哪里读幼儿园,叫什么名字,然后我也问些类似的问题,一些关于小男孩的事情。
经过简单地聊,我感觉这应该是个“爸爸”。但是我没有告诉小家伙,只是不停的说:“听叔叔说的多好。这个哥哥都已经二年级了,长得真帅气吧?!”小男孩喜欢跑上去一些,又回来等这个男人。
再后来,我和女儿走慢一些,他倒是会跑回来看看我们,让这个男人在前面等他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和我家这个不怕陌生的丫头玩。
接着,我们和他们分开了一会儿。我们走大路到山顶,他们继续走石阶上去。本来想可以避开这个有点尴尬的场面。可是,偏偏到了山顶,又和他们相遇。
他们已经休息了一下,那个男人叫小男孩下山了。小男孩看到我家的姑娘,好像还想一起玩,有些不愿意,那个男人不勉强,就等他。顺便又和我聊了几句。
我想,这应该就是个“爸爸”。可能是比较晚生的孩子,更是二胎政策的末班车搭伙爸爸。相对来说,有些偏于难确定,尤其是他也有些偏于那些年轻的“爷爷”状态。
不过,未来这样的问题还会有,看外表已经很难判断大人和小孩的关系,尤其是二孩和父母的感觉,容易偏离,需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关系再判断称呼。
怎么说,他们也是为国家付出特别多的前辈,值得尊重,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