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哭了,感动你的《陈情表》,其实是一份站队攻略

上学时,很多人都曾被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为了回家照顾祖母,李密拒绝做官,将肺腑之言写成奏表,最终感动了皇帝。

晋武帝感动到什么程度呢?不但批准李密在家奉养祖母,而且还御赐了两个小丫鬟供李密使用。

在李密的祖母过世后,他果然如《陈情表》中的承诺,等守孝期满就成了一名光荣的西晋官员。从表面上来看,一段佳话就此诞生。

然而,当我们分析一下李密的《陈情表》,就会发现这段佳话中存在很多的疑点,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

皇帝催完太守催,太守催完县令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催得这么紧急,难不成是“大内密探零零发”吗?

既然这么着急,为什么李密一封奏表呈上去,说不去就可以不去了?不会坏了大事吗?

再看看晋武帝逼李密去当什么样的大官呢?

在晋朝,根据不同隶属,郎中有不同级别,但根据前后文推断,这个“郎中”是比“洗(xiǎn)马”的官职要低的寺人郎中,而太子洗马,在西晋属于七品官员,相当于太子府的书籍整理人员。

一个图书管理员,有这么不可或缺,急着催人上任吗?难不成是晋武帝看中了李密的才干,想先给个小官锻炼一下,日后再加以重用?

也不像,因为当李密的祖母去世、守孝完毕后,李密迎来的却是曲折迂回的前途,并没有受到重用。

李密到老也没有当上“国之栋梁”,做过的最大的官才五品,一年不到就被晋武帝开除了,说好的君仁臣孝一段佳话呢?

火急火燎逼李密当官,看到《陈情表》立刻不催了,终于等到李密上任,却放着不重用,甚至派去当县官,晋武帝这是上演精分大戏吗?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还是得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去寻求答案。话说三国纷争,司马家把持的曹魏灭蜀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可我们都知道,三国有魏、蜀、吴,此时孙吴政权依然存在,直到咸宁六年,也就是280年,司马炎才终于灭掉孙吴,一统江山。

那么李密是什么时候收到皇帝亲手颁发的聘书的呢?根据《陈情表》中所说:

这一点与《华阳国志》中的描述吻合:

可见李密是在晋武帝立太子不久就被征召了,我们列一个大体的时间表:

也就是说,李密在家待业了至少四年,在这期间都是州府的官员举荐,直到立太子的时候司马炎才下诏用他,并且只让他当个不怎么重要的官。所以,我们可以排除掉以下可能性:李密是一个能够经邦治国的栋梁之材。

既然这样,晋武帝为什么着急聘用李密呢?一个原因是蜀国被灭不久,在安定了曹魏旧臣、建立了中央集权与政治制度后,紧接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稳定蜀汉人心。

另一个原因则是在这个时间段里,晋武帝开始筹划着要搞孙吴这块地盘了。不像别人硬打强攻,晋武帝搞垮孙吴的第一波攻势就是糖衣炮弹——“怀柔”。

简而言之,晋武帝司马炎有两个相当重要的需求:1.打造一批蜀国官员再就业的成功典型,让蜀汉人看了安心。2.打造一批蜀国官员再就业的成功典型,让孙吴人看了动心。

就在这时,司马炎向李密抛出了入职邀请。显然,他并不是看重李密的能力,而是看中了李密的名声和身份。一个出了名的大孝子,还是蜀国旧臣,连李密这样的人都肯来西晋当官,那这件事一定不坑!

可没想到的是,李密竟然第一时间拒绝了。李密在《陈情表》中曾经提到一个细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也就是说,其实在《陈情表》之前,李密就曾经拒绝当官,给司马炎写过一封奏表。

理由是照顾祖母,可司马炎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而等看到李密的《陈情表》后,司马炎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司马炎被《陈情表》打动的原因,不是李密照顾祖母很感人,而是——《陈情表》本身写得很到位!

让我们代入晋武帝司马炎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陈情表》就会发现,这篇千古名表至少在四个方面击中了晋武帝的心。

1.圣朝与伪朝。既然是蜀国的官员,要拒绝西晋的官职,那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蜀国与西晋,对于老东家和现朝廷,李密在《陈情表》中是这样称呼的:

这其实是公开摆明了自己的立场:我认可西晋是正统,不认可灭亡的蜀国,我甚至可以说蜀国是“伪朝”。

2.服软的态度。纵观全篇,《陈情表》不到600字,却出现了27个“臣”字,特别是中间部分,简直是八字一“臣”。

这么多的“臣”字,是在表明自己对身份的认知,表达自己是服务于西晋朝廷的臣子,而不是一个不打算出仕的隐士。

在司马炎的心中,无疑是对李密是否“愚忠”的问题有所顾忌的,毕竟在古代,殉国的臣子往往被称赞为忠烈,而跳槽则被认为是“变节”的表现。对此,李密用一句话轻轻打消了他的疑虑:

再加上《陈情表》中比比皆是的恳求语气,比如“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相当于在打消了司马炎的顾虑之后,顺理成章打出求情牌。

3.未来的承诺。《陈情表》中有这么两句非常值得注意:“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其实是在暗示晋武帝:等我祖母去世之后,我就跟你走!

4.皇帝的形象。《陈情表》不仅满足了需求,而且还超额完成任务。李密在开头部分叙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时光,接着陈述辞官,最后提出请求,字字血泪,句句情深,相当有感染力。

此时晋武帝正在努力挽回司马家族的形象,这篇奏表无疑是展现仁慈心善的绝佳机会,现在有两个选择放在晋武帝面前:

1.不批准,会显得冷血无情。

2.批准,顺便展现出被感动得不得了的样子,大家会觉得他很有人情味。这个选择一点儿都不难。

如此贴心的台阶怎能不下?于是司马炎痛快地批准了,还派去两个丫鬟,直等到李密服丧期满才重新招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晋武帝之所以急招李密,是因为需要借李密树立典型,做出不计前嫌的政治表态。而李密的《陈情表》完美满足了晋武帝的需求。在《陈情表》呈上去的那一刻,李密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当然,即便这一段“佳话”其实源于政治表态,李密的《陈情表》也依然流传千古。原因就在于那真挚的情感,李密对祖母的孺慕之情穿越千年,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这,就是亲情的强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