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铲史官漫画:藏在语文里的历史故事
- 铲史官
- 1259字
- 2024-11-03 09:00:33
编后语 寓言故事里面隐藏了哪些“华夷之辨”?
“楚人无罪,怀璧其罪”,这个成语本是用来讲述和氏璧发现者、楚人卞和的悲惨遭遇,然而却也正适合用来描述楚人早期的历史,只不过,楚人先民“怀”的是铜。
考古学家在今天的湖北阳新、黄石等地,发现了商代炼铜遗址,著名的商文化城市遗址盘龙城,也坐落在今天的武汉。可以说,没有青铜,就没有商周时代的文明。而上古时代,开采技术颇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中原政权,又怎么会放过富产青铜的荆楚大地呢?
那个时代,楚人惨遭侵凌与歧视,与其说是地域黑,不如说是“华夷之辨”。细究起来,“诸夏”与“蛮夷戎狄”的观念,既包含一些血缘上的意义,又包含着文化意义,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解读。
思想家们更多侧重于文化,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理想。这在各种经传中有所体现,他们往往以礼仪道德为准绳,甚至于诸夏国家违背这些准则,也会被“夷狄之”。孔夫子的老家鲁国,因向楚国乞师伐齐,也在《穀梁传》中被斥责为“夷狄而伐中国”。反之,夷狄如果有符合中原文明观念的举动,也会被“进于中国”,如吴公子季札。
政治家更侧重于血缘意义。如管仲所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民族主义者常引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成公四年》,恰恰是鲁国公卿季文子用来指责本期主人公楚人的。激烈的言辞背后,是血腥的冲突。
毕竟在春秋时代,夷狄与华夏的分布犬牙交错,战争时有发生,政治家们面对的是其他民族对“诸夏”现实的军事威胁,而生产力落后的“戎狄”,对诸夏的文化渗透则并不急迫。
至于《史记》中记载楚人拥有“诸夏”血统,源于上古传说,一些学者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楚成王时代楚人“华夏化”后的产物,更何况太史公一贯秉持“华夷同源”的观点;另一些学者则提出“祝融后裔与楚蛮融合”的说法,毕竟岁月悠悠,难以验证。
不论是血缘还是文化标准,在历史的进程中,都被时间缓缓冲破。东周的大争之世,这种交融的过程,恐怕十分痛苦,“诸夏”之间尚且征战无休止,很难想象外族与华夏之间和平交往能成为主流。
楚国王霸江汉的辉煌,建立在灭国四十的基础上,这些国家既包括蛮越部落,也有曾经的贵胄“汉阳诸姬”,崛起的楚人一度成为让诸夏寝食难安的存在。在已经失序的天下,齐桓公可以“存邢救卫”,诸夏小国还可在“大义”庇护下苟延残喘;而对于楚国这样的夷狄,强盛或毁灭或许是仅有的两个选项。当然,也正因此,关于楚人的成语,往往还充斥着战争与霸业,诸如“问鼎中原”“南冠楚囚”“城下之盟”等。
从出土的文物判断,到了战国,楚人依旧极富自身的民族特色,他们有着风格独特的楚地文字,包山楚墓甚至发现了北族辫发一般的独特发型。这些仅凭传世的文字记载,是难以想象的,只可惜这些历史的细节大多已湮灭。
有趣的是,当战国历史步入洗牌的最后阶段时,两个最大的强权:秦、楚,都曾被中原各国鄙视为戎、蛮。可以说,正是“荆蛮”故土上生长的那群人,在秦地建起的皇朝,开创了中华大一统国家的初次整合和巩固。这并不令人遗憾,彼时战火硝烟里,他们都早已熔铸于华夏文明;在后世漫长的岁月里,这样的熔铸又上演过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