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纠结:如何做出决定
- 情绪创可贴
- (加)奥利维亚·雷姆斯
- 5003字
- 2022-08-15 09:37:11
这部分内容将告诉你如何做出决定,并让自己变得更加果断。无论你是在纠结该选哪一份工作,难以抉择该搬去哪里,还是不能决定该买哪一双鞋,你都能从中找到策略,让自己在做决定时充满自信。它还能帮助你更从容地做出决定,让阻碍你前进的恐惧消失。
如果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打定主意,或者你一直以来都依赖别人来消除自己的疑虑,甚至干脆让别人替你做决定,那么,这里将告诉你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掌控你的生活并用心生活。
紧急救助
(阅读时间:不超过2分钟)
难以决定时,听从你的直觉。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越难下决定,就越要遵从你的直觉。如果选择相对简单,比如买哪条毛巾,那么权衡利弊可能会有所帮助。然而,越是难做的决定,比如买哪件家具或者哪款汽车,越是要让你的无意识大脑引领你——相信你的直觉。
即时科普
决策的科学
(阅读时间:5分钟)
犹豫不决会让你产生挫败感。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你身上,它可能会让你生活得很失败,还会在某些重要方面成为你的阻碍。
有时,人们会花上几个小时来做决定:他们会花很多时间来寻找最好的产品,搜肠刮肚地想把他们的电子邮件润色到无可挑剔的程度,苦苦思索该订购什么。有时在做了决定后,他们依然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你做决定的方式会对你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它可以决定你是把事情做完还是原地不动,在遇到机会时是努力争取还是举棋不定。本章将着眼于当我们做出“糟糕”的决定时,大脑如何保护我们免遭太多痛苦。如果你长期处于优柔寡断的情绪中,本章提到的几个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你更从容地做出决定,还可以帮助你确立生活的目标。
关键词:“最大化者”对“满足者”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发现,按照决策风格的不同,可以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人是“最大化者”,而其他人则是“满足者”。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最大化者”,或者你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最大化者”是指那些收集到所有信息后绞尽脑汁做决定的人。如果需要买一件新的外套,他们会尽量多去几家商店,尽量多试穿几次后再做出选择。他们的目的是要找到“最好的”:最好的外套、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最好的伴侣。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并且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可能会打电话找维修工,且你寻找维修工的过程往往既漫长又困难:你会搜索你所在区域的所有维修工,查看尽可能多的评价,上网浏览好几个小时后才做出决定。这么做既费时又耗精力。“最大化者”天性一丝不苟,他们经常会推迟决策、延迟行动。这是因为选择和研究每一种可能性的过程着实令人生畏。的确,“最大化者”有时会在地毯式搜索中找到金块,但是等找到的时候,他们甚至无法享用自己发现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精力已经耗尽了。
“满足者”则恰恰相反:如果他们需要购买某样东西,他们会查看一些选项,一旦发现某样东西或多或少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去购买。“满足者”没有对完美的需求,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生活往往更加轻松。“满足者”遵循着一个重要的原则——足够好。这一原则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做出决定。因为不会被“完美”驱使,所以即使在做出选择后又发现了更好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沮丧。另一方面,“最大化者”往往会延迟选择,尤其是当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回头改变主意的时候——如果又出现了比现在更好的选择该怎么办呢?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他们总是在寻找更好的东西,而这可能会成为他们通往幸福路上的绊脚石。
选择的世界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最大化的人,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你可能会过得很辛苦。如今,我们比以往有更多的选择。你所要做的就是上网,看看各种各样的食品,看看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和玩玩视频游戏,还可以看看能去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在买一个产品之前,你会想要研究市场上能找到的所有备选品——但如果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可供选择的产品,你研究得过来吗?
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人们面对太多选择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加糟糕。在一项实验中,与从30种巧克力中做出选择相比,人们面对较少种类(6种)的巧克力时更有可能产生购买行为。当人们的选择有限时,他们对自己所买的东西也会更加满意。
我们在工作中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同是被要求写一篇论文,可选择主题较少的学生,实际上要比那些可以从更多主题中选择的学生做得更好。事实证明,少即是多。当我们看到的更少,身边的诱惑更少时,选择就变得更容易,我们也会对自己选择的东西更加满意。也许这与断舍离有关,与过更简单、更幸福的生活有关——只买我们需要的东西,享受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在充斥着网络购物和各色人等齐聚的网络交友平台的世界里,遵循“足够好”的原则可能会更舒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更大、更好的玩意儿,而人们分手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追求的“完美”就像一片海市蜃楼——随着你前进的每一步不断远离,永远都无法到达。“完美”的产品、房子、职业等都不存在,因为更新、更好的替代品随时可能出现。这就是为什么“足够好”可以把我们从无休止地追逐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要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
心理免疫系统
人们有时会延迟做决定,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伴随选择而来的风险,尤其是如果这个选择是永久性的。他们担心万一做出的决定没有像自己希望的那样,他们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影响。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事情没有按照希望的方式发展,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糟糕的感受。实际上,我们的心情可以比想象中平复得更快。
为什么我们通常都会猜错未来自己将遭受多大的痛苦?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想到未来的消极经历会让我们有多沮丧时,我们忘记了其实还会同时发生其他事情,而这些事情将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譬如,如果让你试着揣测伴侣在一个月后和你分手时自己的感受,你可能会预测到自己会非常不开心。如果你们交往多年,关系很甜蜜,你可能会以为自己在分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笑了。又比如,假设你失去了一个亲近的人,你可能料想到自己会因此而抑郁,并且数年的时间里一直情绪低落。让我们假设其中一件事情真的发生了:你和伴侣的关系破裂了,或者你失去了某个亲人。毫无疑问,肯定有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但研究表明,我们的情绪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烈。我们经常以为自己面对困难时会产生的负面情绪比实际上产生的更强烈。
这是因为在难挨的日子里,许多别的事情也在发生,这些事情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让我们的脸上露出笑容。也许你正在和好友通电话,在炎炎夏日畅享一杯冷饮,或者为某项工作做好了准备,所有这些事情都占据了你的精神空间,有时甚至会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人们在想象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有多难过时,往往以为负面情绪会持续很久。他们不会想到那些可能同时发生在自己身上,并能让他们情绪高涨的事情。这是人类的一种谬见:我们只关注分手或失去,以及与之相关的情绪,而忘记了其他的一切。这会让你陷入困境,让你没有办法做出决定,也没有办法去冒险。
我们会高估结果有多糟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就像身体有一个生理免疫系统来帮助我们抵抗感染和疾病一样,大脑也有一个防御机制。当消极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内在的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缓冲灾难的影响。哈佛大学的丹尼尔·吉尔伯特表示,我们有一种内部防御机制,可以防止我们在不顺利时过于消沉。因此,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奖学金或者工作,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反正那不是我想要的”,以便让自己好受些。我们会在想要的东西上寻找瑕疵,这样就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这就是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大脑会竭尽全力地振奋我们的情绪,它甚至还会扭曲现实。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太在意这种心理免疫系统。正如吉尔伯特所说,我们必须让它悄无声息、不受我们任何干扰地工作,自动发挥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系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呢?下一次,当你不得不做出决定,又担心自己做错选择时,你要意识到,无论发生什么,无论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你都会没事的——而且比你现在想到的要好得多。吉尔伯特的研究表明,我们能够比我们认为的更有效地抵御情感风暴,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心理免疫系统这位盟友。再说回做决定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做呢?
不要害怕做决定,也不要置身事外,而是要根据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东西来做决定。而且,下定了决心就别再回头。如果人们知道自己在回味失败时的感受没有那么糟糕,他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而积极的一面是,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个信息:就算某个决定行不通,感觉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痛苦。
心理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在生活中免遭过于强烈的痛苦。
长期应对
克服纠结的5个策略
(阅读时间:10分钟)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我们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心理免疫系统会保护我们。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去做决定,而不是迟疑不决。有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果断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学会承受风险
任何时候做决定都是在冒险。即使是决定一些相对较小的事情——比如看哪个电视节目——也是在冒险:也许你不喜欢自己的选择。当你做一个更重要的决定时,比如是否搬到另一座城市,潜在的风险更大:你能交到朋友或者能找到工作吗?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把决定推到未来去做,也不是不做决定,而是要学会承受伴随决策而来的风险。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的决断力会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当人们长期优柔寡断,经常改变主意时,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任。也许他们已经决定第二天打一个电话,可是到了第二天,他们决定继续推迟,把希望寄托在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上。经常改变主意,经常食言,会让你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失去坚持到底的信心。
可见,做出决定并学会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有益无害。学会接受生活中有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一事实,你越快学会接受这一点,承担风险对你而言也会越容易做到。
2. 转移你的注意力—为果断拍手称好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果断的人,练习更快地做出决定相当重要。在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比如30分钟)权衡之后,务必要做出选择。而在做出决定之后,最好是为自己的果断而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感到高兴。为果断行动感到快乐,可以激发你的动力,激励你在未来再次果断行动。
为自己的果断而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感到高兴。
3. 什么能让你充满活力
如果你正在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或职业方向而游移不定,就问问自己:什么能让你充满活力?这能让你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什么能让你感到满意,什么能让你感到满足。
4. “如果我知道自己不会失败,该怎么做?”
任何时候,当你对将要做出的决定感到不安时——比如是否向老板告假,是否要求伴侣多陪陪自己——问问自己这个强有力的问题。答案可能是深化你对生活见解的关键。
5. 按下生活的重置键
我想在结束这一章时提出这样的观点:有时,如果做出的决定没有奏效,我们就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自我检讨,这个时候,我们会慢慢停下来——停止尝试,不再冒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只要按下生活的重置键,重新开始,你就会感觉好很多。我们犯错时,通常会在脑海里把错误记录下来——我们会记住。越是关注“糟糕的选择”、错误和遗憾,脑海里的笔记就越是堆积如山。我们往往以为,掌握的笔记越多,下次就会做得越好。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总是记得那些犹豫不决、犯错和“失败”的经历,只会让你感到无能为力,从而消耗你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必须做点儿别的:按下生活的重置键,从零开始。我们必须拿起一块海绵,把所有的记忆都抹去,把那些笔记都擦掉。我们必须放下消极的想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养成新的习惯,慢慢地让自己振作起来。如此,其他机会也会随之而来,我们也会找到新的前进方向。
只要按下生活的重置键,重新开始,你就会感觉好很多。
如果上周、上个月或者去年你都没有执行计划,所做的决定也没有成功,那就把所有的自我批评都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按下你生活的重置键,向前迈出第一步。综上所述,对很多人来说,做决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害怕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意思的是,你越是放下这种恐惧,学会接受你的决定有时不会像你希望的那样奏效,你就会变得越果断。你越能承受决策带来的风险,就越容易做出决定。
如果让你现在试着采用本章中的一个策略,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在接下来的三周,你将采用这个策略做决定,它将如何改变你的感受,又将如何改变你的生活?把你选择的策略写下来,每次使用的时候都打上一个勾。再写下你这一天因此发生了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