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禄: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袁于飞

彭士禄(1925-2021),核动力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持了我国核潜艇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核电站二期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投资估算等,为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彭士禄

彭士禄是广东海丰人,1925年11月出生,14岁就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到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中学学习。他的一生深刻体现了以身许国、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在评选“时代楷模”的时候,评委们一致表示:彭士禄一生对党忠诚,始终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一辈子两袖清风,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无论身居何位,始终保持了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他的故事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1945年,20岁的彭士禄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表现突出,他被破例免去预备期,一入党便是正式党员,不久后便担任党支部书记。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这句话彭士禄一直身体力行,从年仅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他一直深刻践行作为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被党和老百姓保护着长大的他,内心永远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无私无畏,敢作敢为,无怨无悔地为祖国核动力事业奉献了一生。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专业是化工机械,其间,他所有的功课都成绩优秀。毕业时,他获得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

1956年,彭士禄即将本科毕业,正逢陈赓大将访问苏联。陈赓把他叫到大使馆,跟他说:“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留学生改行学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不顾改行需要从头开始学习的困难,毫不犹豫地回答。从那一刻起,彭士禄就与共和国的核动力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从中国核潜艇动力装置到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与汗水。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他们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他们建立了我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

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工作,攻克了诸多重大关键技术,完成了核潜艇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就成功实现了满功率运行。

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一生里,彭士禄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他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核动力事业。

49岁时,彭士禄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可是手术后不久,他又忘我地投入工作。他总是说:“党和国家给我的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

彭士禄无论身处多高的位置,管理多少工程、项目与人员,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牢记是党和人民将自己抚养长大,要回报人民,回报祖国。

因为属牛,彭士禄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不做则已,一做到底。这种性格让他一辈子钻研核动力事业,最终成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

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他的一生,言行如一,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言:“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