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背后的千年隐痛

成语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解释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 春秋·鲁·孔子《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大约在三千八百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得了天下,王位从他开始,奉行世袭制传给儿子,很快就传到了禹的孙子太康那里。此人荒淫无度,贪图享乐,整日在外打猎,长期不归,最后连他的国都也被一个叫后羿的部落头领侵占了。

百姓们都为他的不争气感到悲哀。太康的五个弟弟被赶到了洛河边。五个兄弟想起自己祖先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心里十分悲伤。忍不住用厚重古朴的痛惜感情,在洛河边吟出了“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亲近),不可下(轻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君主亡国的叹息与劝诫,也是最早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这首歌词体现了最原始的治国方针:君王只有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保持亲近,才有巩固的基石。只有树木之根加固了,枝叶才能茂盛。国之“本”坚固了,邦才能安宁。如果君王歧视民众,君民之间产生裂痕,就会像太康那样无法得到“邦宁”。这就是“民惟邦本”的由来。

岁月如同白驹过隙,过了一千多年,到了春秋时代。那是中国人最难得的大好时期:诚信、包容、敢说敢当、可以大胆亮出自己的观点……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遵循这个原则,于是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得以开放。

不甘寂寞的士大夫,在诸侯各国的“人才市场”里排着队,进进出出,他们为了出仕,争着去“应聘”。君王们当然也没闲着,他们在各自的宫殿里忙着面试、提问、洽谈,认真倾听各路诸子百家给出形形色色的治国方针,然后决定取舍,最后是否聘用。

孔子坐着简陋的牛车,一路颠簸地来到鲁国宫殿参与面试。鲁国公室的力量很弱,鲁定公十分忧虑,他想吸引人才,但不知怎样摆正君臣关系,于是虚心向孔子请教:“君使臣,臣事君,该如何?”

孔子想以礼义约束君臣关系,当时回答得也很干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要君对待臣有礼,臣会对君尽忠。看起来,他主张的君臣关系,好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同契约。就像职场中职员与老板的关系,臣对君,员工对老板,是有条件的忠诚。鲁定公认为这不利于他的统治,不利于“君为本”,当即将孔子提出的观点封存起来。孔子只得无功而返,也就是没有被聘用。

接下来,轮到因使楚有功而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晏子粉墨登场了。齐景公颇有兴趣地盘问机灵过人的晏子:“我曾听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晏子告诉他,所谓“和”,就是“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他的意思是,臣对君不能光是投其所好,也不能随便附和。并提醒他“良臣死于社稷,不死于昏君”,他认为,为昏君而死的人都是愚蠢的,不值一提。齐景公听了很高兴,笑道:“这下我明白了!天下一色,反而失色。”他真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也知道满朝上下,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本来嘛,以君为本就得强调苟同、盲从、附和。满朝文武一个味,大家都得听君主的,这样一来,国家没有创造力,没有凝聚力,也就没有战斗力。晏子希望的是,君主要甜的,大臣应该拿酸的;君主说是淡的,大臣应该说是咸的。只有这样,君臣间才能各抒主见、相互斟酌。反之,满朝一个腔调,国家就没有生机,就像齐景公早年喜欢穿紫色王袍,全国臣民都穿紫衣,紫布紫绢大幅涨价,扰乱了市场。楚王喜欢细腰女子,全国女子都投其所好,不吃饭减肥,一个个都饿成水蛇腰,还有什么娇美可言。

待到了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被后人称为“亚圣”的孟子崭露头角。他提出的理念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民众是君权的基础,社会的依托。孟子一再告诫那些统治者,要爱民、利民,听政于民。他强调“民”,与君相比,民比君更重要,这是《五子歌》中“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思想的再次体现。

孟子对位爱热闹、爱听三百人吹竽的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说的这种君臣关系,类同于当下的“双向选择”:君主待臣子如手足时,臣子就把人君当作心腹;君主看臣子如犬马,臣子就把人君看成路人;人君看臣子如草芥,任意践踏,臣子就会把人君看作仇敌,怒目相对。总之,你怎样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回报你,这很像一面形影不离的镜子。孟子说的这番话很有道理,也被列代的明君采纳。难怪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认为的:民是水,君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却不同意。他说:这首诗并不能按照字面上那层意思,解说《诗经》的人,不能望文生义,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他还举例说,舜既然做了天子,他的父亲瞽瞍怎能不去做他的臣子呢?(《孟子》卷九曰:“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千年来,皇帝自称“朕”,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表明他的皇位是天经地义,老百姓只有仰视帝王和权贵的份儿,只有俯首帖耳的命,没有独立的人格。

数千年来,一场场农民起义,一次次改朝换代,全都在做低层次的循环,你方唱罢我登场,根本不会触及君权与民权的辨识。君主们老是惦记着“奉天承运”,并把它作为圣旨的开场白,既然皇帝是遵照“上天”旨意办事,那就不管臣民什么事了。

“奉天承运”的发明者是朱元璋。他刚当上皇帝,就迫不及待强化皇权,自称受命于“天”,站在奉天殿上,一副得意扬扬君临天下的气势。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人抱有抵触情绪的皇帝,看到孟子说的“臣视君如寇仇”这句话时,大为恼怒。他实在气不过,孟子不把皇帝当回事,却把百姓高看了。加之他的文化劣势,造成对士大夫的记恨,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孟子配享资格,从此不再享用冷猪头了。

满朝文武顿时慌了手脚,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他说“荧行于惑”,意思是陛下是不是有什么事做错了,什么话讲错了,让上天感到不安?现在老天发怒的先兆已经出现了。朱元璋迟疑了。他终究是农民出身,从小习惯靠天吃饭,对老天爷素有敬畏之心。既然老天爷发怒了,他不能不在乎,他的命还掌握在老天爷手里呢,于是他做出了让步,立即撤销圣旨,让孟子在祭孔时也享用一盘冷猪头。

又过去二十年,到了洪武二十二年,满朝文武早把此事忘得干净,没料到朱元璋对孟子的憎恨情结又一次发泄出来。他下令取缔《孟子》这本书,又叫人写了一本《孟子节文》。这本《孟子节文》里,将他最反感的,主张“民重君轻、民惟邦本”的词句全都被删掉了。

明朝开国皇帝如此不堪,他的子孙皇帝自然也够呛。明朝皇帝将大臣视作家奴,随意廷杖大臣,草菅人命,就是朱元璋开了一个极坏的头。明代十六朝,只有建文、弘治、泰昌等少数几朝没有杀大臣的记录,其余各朝或多或少都有,杀戮大臣最重的是洪武、永乐、嘉靖、崇祯四朝,这都是君主臣民关系扯不清造成的。

再过五百年,到了 1901 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与光绪匆忙逃亡西安,来自海外的政治流亡者和一些绅士们的奏折,纷纷向西安呈递,要求朝廷变革,这些奏折中出现一个全新的名词叫“国民”。“国民”究竟是何物?这是慈禧和光绪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几千年来,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只知有臣民,不知有国民,这是一件多么可悲之事。

数千年来,藏在“民为邦本”背后的隐痛何止这些。辛亥革命以后,虽然皇帝被推翻,君主没有了,但是一百多年来,“以民为本”的理念仍未形成。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时不时也宣传“民本”思想,但其中的“民”,只不过是唐太宗心里用来“载舟”的臣民,而不是拥有国家财产,能行使国家主权的国民,说到底,臣民仍是依附于君主的附属物。两千年来,始终没有走出封建专制的范畴,说是“以民为本”,到头来还是以“君”为本,仍然依赖特权者操控国家之一切。

漫长岁月的洗礼,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个祖先早就下的训诫,看似简单,却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它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得以深入人心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