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的灵魂彰显自尊的人格

成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解释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有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从字面上看,是司马迁借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口讲的一句话,实际上,这是发自司马迁内心,表现他立志高远自尊而不受辱的人格力量。这种志向,来自他与父亲间曾有过的一席绝不寻常的谈话。

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太史令司马谈,因病滞留洛阳,无法参加这次大典。年仅 36 岁的司马迁得知父病,闻讯后匆匆赶到洛阳,聆听父亲的临终嘱托:“儿啊,我家先祖远在周朝时就当上了太史,更在虞舜、夏朝时做过天官……你若继任太史,可承祖业。待我死后,还望吾儿别忘了完成为父未竟之业……”说到这里,老父伤心之至,不觉哽呜了。他踹了口气,接着又说:“……孔子后四百年间,诸侯兼并,无人过问,史述快绝迹了。今汉兴,海内一统,我虽为太史,未能将它记载下来,怕因我废了天下的史书……”

儿子一阵心酸,不由得放声痛哭:“爹,孩儿深知父的苦心。”

父亲拉着司马迁的手,颤抖地说:“我死后,你必为太史令,为太史,别忘我嘱托,完成此论著……”。

司马迁俯首流涕,跪在地上,向父亲哀泣:“我会把您整理的史料……写出来,绝不敢……丝毫怠慢和缺漏……”

司马迁与父亲在此做了生死诀别,不禁涕泪交流。他立下鸿鹄志,牢记父亲嘱托,完成修史大业。十一年后,47 岁的司马迁为孤军作战兵败于匈奴的李陵辩白,激怒了汉武帝,一声令下,将他下监。案子落到酷吏杜周手中,司马迁面对酷吏,忍受折磨,始终不屈。不久,司马迁被判死刑,后又改为宫刑。

宫刑,是古代一种酷刑,施刑时,残忍地阉割下男子的生殖器,施刑后,只能用香灰涂在被割去的睾丸处止血,伤口极易腐烂,必须置于密不透风的“蚕室”中静养一百天,才能保全性命(养蚕者为让蚕早些长成,密室中蓄火保温,故称‘蚕室’)。司马迁因施刑后失血过多,疼痛难熬,在蚕室中昏迷几天几夜。当他渐渐苏醒过来,见妻子杨氏文卿坐在他床前,低声哭泣。

司马迁羞辱难言,不觉叹息道:“经此浩劫,才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为人一世,哀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往后,我怎么还有脸去面对家人,面对亲友啊?”想到这里,他几乎想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妻子听了,放声悲哭,一时忍不住,身子不停地颤抖起来。司马迁泪流满面,想起往后岁月,怕耽误妻子前程,便劝她及早改嫁,了却自己愧疚之心。妻子表现得出奇的冷静,她忍住悲痛,爱惜之心溢于言表,对丈夫说:“你莫忘了先父遗愿,还记得你在父亲病榻前承诺……至于我,你不必担心,山可崩,海可枯,为妻之心,不会变,决不离你而去……”

人遇到如此遭遇,生命进入这种境界,不是消沉,便会爆发出惊人的毅力。司马迁思索良久,吩咐妻子带些竹简来,等病体稍有好转,便提笔疾书起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咬着牙,含着恨,想起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成《周易》;孔子困在陈蔡,编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成《离骚》;左丘双眼已瞎,写成《国语》;孙膑膝盖被剜,写成《兵法》。这些有志者心里悲愤,困厄中写出的名著。我为何不能把父亲遗留下的史书写好呢?他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故事:“远古时,北海一条大鱼叫鲲;后来鲲变成鹏,在南海上击水而飞,一下就是三千里。生活在洼地里的燕雀,见大鹏飞得这么高远很不理解,就说:‘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掉了下来,大鹏为何飞向万里外的远方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颗饱受屈辱与悲怆的灵魂中寄寓了司马迁那高傲自尊的人格。

司马迁奋挥笔疾书,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他秉笔直书,不贬不扬,一颗悲怆的灵魂,凭借自尊的人格,用血和泪写出 130篇 52 万字的千古绝唱《史记》。这部巨作,被后人誉为能与日月同辉,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