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对原生家庭,你并非无能为力

原生家庭中最缺少的是爱的教育

我很喜欢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一段话:“我希望即使在梦里,你依然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多么爱你。童年时光充满魔力,你只有一次童年,别把它都花在担心未来上。那些事情都留给爸爸妈妈,我们会竭尽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为了你,也为了你们这一代所有的孩子。”

每一次读到这段话,我都热泪盈眶,因为如此直白地表达爱意的方式,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是一个爸爸写给女儿的信,这封信中充满爱的力量,它饱含的真情实感能够打动人心。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的相似之处是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家庭洋溢着暖暖的爱意。

说句心里话,我接触过的幸福的家庭并不多,在我生活的世界里,周围大部分家庭里的亲情是非常淡漠的。而少数的幸运儿在充满爱意的家庭中长大,他们的性格明显阳光开朗许多。

沐浴着父母的爱的孩子,心灵可以健全地成长,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价值。“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

原生家庭不幸福是常见现象,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里是这样写的:“在前人传给我们的全部制度中,没有什么比今天的家庭更为混乱和越轨了。本来,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的爱,应该是幸福的最大源泉之一。但在今日的现实社会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90%的情况下倒成了双方不幸的根源,在99%的情况下成了双方之一不幸的根源。”

童年时期,我觉得父母的行为无法理解,甚至怀疑他们是否从来没有当过小孩,他们肯定一出生就当家长,因为他们看上去一点都不了解我的想法。难道他们自己不是从孩子长大的吗?

现在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身份发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就完全不同了。父母所处的位置和孩子是不同的,他们看到的是自己为孩子付出的部分。养育孩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我用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话来回答:“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养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竟然不用学习,也没有任何门槛,只要生理条件允许,就可以成为父母,这怎么能不可怕呢?很多人自身都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也不是情绪稳定的人,突然间成为父母,需要对另外一个生命负责任,这真是让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

想想看,你忙碌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孩子围着你吵吵闹闹,想吸引你的注意,你有没有感到烦躁?你有没有不耐烦,想不想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骂孩子两句,甚至打孩子几下,把他们当成出气筒用用,把在外面遭受的怨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反正骂两句也不是什么大事,孩子身上又不会掉块肉,很多父母这样想着。

孩子们无法决定自己投胎在什么样的家庭,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父母,都只能逆来顺受。我常常觉得,不幸的家庭是最小又最恐怖的单位,在封闭的空间里,可能发生各种悲伤的故事。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弱小无助的孩子在默默承受着痛苦。

正是因为什么人都可以当父母,所以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既然父母并非都合格,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一定完全正确,不能反抗,也不能批评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有些人还有一种“愚孝”思想,认为无论父母的言行是否正确,都要无条件接受。

一旦你表现出丝毫的叛逆,就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父母批评子女时会说:“你竟然还敢顶嘴,真是大逆不道,一点都不孝顺!”不孝顺的帽子一扣,孩子立刻吓得瑟瑟发抖。要知道不孝可是一件“重罪”,是“品行不端”的表现,没有孩子能承受这么大的罪责,所以无论心里有多少不满,都只能默默咽下去。

就这样,父母的所有行为突然变得不可批评。此外,父母会给自己的行为披上爱的外衣,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父母是爱你的,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因为爱孩子。以爱之名,这些行为就变得神圣,变得无法指责。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孩子吗?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上去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罗素是这样描述某些父母对孩子的爱:

“另一方面是权力欲和柔情心的混合,新的生命无依无靠,于是父母便有满足他的需求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仅满足了父母对孩子的本能的爱,也满足了父母的权力欲。只要你认为婴儿还需要照顾,那么你对他的爱便不是无私的,因为这种爱只不过源于对自身脆弱天性的保护。但在很早的阶段,父母亲的权力欲与孩子自身的各种欲望之间就开始了冲突,因为尽管摆布孩子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孩子能尽早学会独立自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件好事却会使那些迷恋自身权力欲的父母深感不快。”

也许这些爱意是真正存在的,但是他们的爱中还掺杂着其他成分,比如权力欲和控制欲。有些父母根本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当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期待产生冲突的时候,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无法掌控的时候,这种冲突会让很多父母深感不快。如果孩子不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听话,如果孩子没能如愿考上名牌大学,如果孩子三十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没结婚,如果孩子没能功成名就,没有赚钱发大财,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还能给予无条件的爱吗?

很多家长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甚至连爱的能力都没有,就口口声声说爱孩子。我赞同这样的观点:父母不一定爱孩子,但是孩子一定是天然爱父母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即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伤害,也常常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爱不是完全的控制,爱不是病态的自我牺牲。如果父母跟你说这样的话:“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这样对我?”这样的父母一般不是真正爱你。

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如果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贡献力量也是出自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我们真正爱上一个对象时,我们希望给它滋养,让对方成长,这就是一种精神灌注。

更让我感到讽刺的是,很多父母打着爱的旗号,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我爱你,所以我要打你,我要骂你。我爱你,所以我要给你的人生制造点挫折。说出这种话的人,你是认真的吗?

挫折教育不是父母无缘无故的情绪发泄,也不是父母对孩子随意的打骂,更不是父母永无止境的控制欲。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我认为,挫折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而非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心理阴影。成年之后,世界变得很复杂严肃,孩子必然会在社会中遭受挫折,而家应该成为心灵的避风港。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背后有父母的帮助、安慰和支持。父母的爱成为强大的力量,让孩子可以不畏困难,敢于直面挫折。如果连家的庇护都没有,那么对孩子而言,人生就无依无靠。郑渊洁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第一个想法不是回家找父母寻求帮助,那和狼孩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的童年时光。她说自己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因为她的母亲从来不娇惯她。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锻炼她,让她多干活,比如和泥、绣花、拉练,轻活苦活都干过,但是她一点都不觉得苦。

因为她的母亲很爱她,懂得爱的教育,所以她的精神是富足的,内心是充满安全感的,她长大后经得起挫折。物质条件可以艰苦,甚至肉体也可以劳累,但是精神上是愉快的,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请家长们不要把情绪失控的行为美化成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制造挫折,而是要告诉孩子,谁都会遭遇挫折,而父母永远是你的后盾。你在外面闯荡,受伤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父母,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坚强地面对残酷的世界。

所以原生家庭里,爱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这种爱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去爱。我知道很多人没能从原生家庭中获得足够的爱意,更让人心痛的是,很多孩子遭受伤害后,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即使我们没能从原生家庭中获得爱,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自己。学会自爱是最重要的,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才能开始认真生活,不再荒废时光。

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让生活更美好。比如,学着去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给自己烹饪美味佳肴、清洁身体、打扫居住的环境、按时睡觉;努力学习,不断开发自己的大脑;从一些简单的小事做起,善待自己,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浇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