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方法论

孔子有一系列的人性修养方法、教育方法、思想方法,并提出了方法论的诸原则。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就“性”与“习”比照,他肯定人的品质差异往往在“习”而不在“性”,认为后天文化教育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有了较大的差别。这是“有教无类”和“举贤才”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导向的环境影响,它的力量比一般自发的环境影响的力量更强。这就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论道德教育、知识教育都是如此。作为一位教育大师,孔子看到了人的性情和人的智力的某些先天的差异,承认有“上智”与“下愚”的区别。“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意思是说,人的悟性,资质有高低之分,肯钻研的人与不肯学习的人有品级的差别。“生而知之”,指悟性、天资高,在经验知识、技艺的某一方面,有人很有悟性,特别敏锐,在德性之知方面,人们一般都有先天的能力,有人先天私欲少,蒙蔽少,易于了悟为人之本。“学而知之”,无论就经验之知或道德之知来说,主要还是靠后天的习得与反复训练,不断解蔽。孔子现身说法:“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在知性、德性两方面,他向慕古代圣贤的人格和文化遗产典籍,勤奋敏捷地学习、体验。孔子还说:爱好仁德而不好学习,容易被人愚弄;好耍聪明而不好学习,容易放荡不羁;秉性诚实而不好学习,容易被人利用而使自己受害;过于直率而不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好学习,其弊病在狂妄自恃。孔子指出,如果人们不接受后天的教育,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形成仁、智、信、直、勇、刚等各种好的品质,或者使有这种品质的人渐渐流向片面,产生愚、荡、贼、绞、乱、狂等不良后果。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他主张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他提倡学无常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包括观察、学习别人正反面的经验。他很虚心,“每事问”,又提倡老实坦诚的学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他强调学习要反复温习与实践:“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主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他强调多闻多见,善于存疑,不匆忙下结论,不盲干:“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

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启发”“举一反三”等词即由此而来。教师就是要善于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尚不十分明确、表达不出来时予以开导,然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追问并自己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就是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孔子还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从不同学生的性情、学习程度、实际水平、专长、偏好和优缺点出发,因人因时而异,运用启发诱导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子路果敢决断且鲁莽,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夏迟缓,孔子都了如指掌。同样问仁、问孝,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复。他不仅启发开诱学生的智力,尤其启发开诱学生内在的德性。

在思想方法上,孔子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执。“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是为了防止私意揣测、绝对肯定、拘泥错谬、自以为是。

在一般方法论上,孔子主张“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学。“庸”有三义,一是“平常”,一是“不易”,一是“用”。“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师是颛孙师,即子张,商是卜商,即子夏。子张处事有点过分,子夏处事有些赶不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文质关系上,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这是文质关系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这是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孔子的弟子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性情、仪表上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随时符合标准,那标准其实也是与时迁移的。如果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礼”是标准与原则的话,“时中”的要求是指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立于礼”,符合礼,不是机械地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孔子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思想,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

其“中和”“中庸”的原则在美学和艺术学上也有反映。孔子赞美《韶》《武》等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原则。近年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所谓战国,指周元王元年即前475年至秦王政称始皇帝的前221年)楚竹书《孔子诗论》载孔子言:“诗无吝志,乐无吝情,文无吝言。”“吝”,含有舍不得的意思。这里讲《诗》的目的与功能,是把藏而未达的志,未发的情、言抒发出来。孔子讨论了《葛覃》《关雎》等国风中十多篇歌咏“情爱”的名篇,称道“情爱”思想的抒发。他说《葛覃》这首诗感念老师、父母,可看出早期民间淳朴的民风、民性。“见其美,必欲反”,即返回源头,报答养育之恩。关于《关雎》,孔子指出“以色喻于礼”“反纳于礼”,即把好色之心引导到礼的节度之内,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的主张相呼应。

孔子有“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的方法,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启发问题,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统一平衡的契机,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辩证综合。

思考题:

1.试论孔子是如何把对天命的敬畏与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及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结合起来的?

2.请您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及其现代意义。

3.试谈孔子哲学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