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基本问题探析
- 王岩
- 4844字
- 2022-07-28 20:38:02
五、如何理解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建立的《资本论》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统一,在表现形式上不同。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研究的方法上,马克思采用的是客观辩证法,在叙述方法上采用的是主观辩证法。马克思指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叙述出来。这一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就研究方法而言,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占有资料进行研究,就是从客观现实出发。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2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到英国博物馆去看书,查阅资料。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阅读了2000多册相关的经济学著作,收集了4000多种报刊,研究了大量英国官方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蓝皮书,写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札记等达100多本。马克思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对象的各种发展形式,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抽象出基本概念,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发现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从中抽取出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叙述方法正好与思维的行程相反,采用的是主观辩证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对于这样的叙述方法,马克思说“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看,这个先验的结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分析基础上的。主观辩证法涉及概念、逻辑,是以体现事物本质的概念为基础、为出发点的辩证思维过程,《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即如此。
叙述过程以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展现,在辩证法那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这正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恩格斯对此高度评价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直接的理论前提,单单由于这种历史观,也就为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但是,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逻辑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恩格斯说:“大体说来,发展也是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而且,大体说来,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同它们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这种形式表面上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这种形式至多只是比较通俗而已。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式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因此,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且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正是这样做的。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之后,资产阶级的评论家们攻击马克思的“叙述方法不幸是德国辩证法的”,是“黑格尔的诡辩”,恩格斯对此予以强有力的回击,他说明逻辑的方法不是诡辩,而是思想的逻辑遵循事物发展的历史逻辑,只有采用这样的叙述方法,才能够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才能够使问题清晰明了,才能够与现实紧密相联,如果逻辑的基石是科学的,逻辑的结构是严密的,则理论的大厦无懈可击。《资本论》的结构和叙述过程都体现了历史走到哪里、逻辑就发展到哪里,展开为: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论》有无懈可击的铁的逻辑。
张薰华先生在《〈资本论〉脉络》一书中提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是“经过马克思改造的黑格尔的逻辑方法”。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把概念的展开比作“圆圈的圆圈”,内圈是普遍的东西,是简单的、抽象的、本质的东西,是概念的基本规定。由内圈向外圈展开为复杂的、具体的东西,因而是越来越接近现象的东西。外圈并没有丢掉内圈,而是在内圈的规定上再加上新的规定,使内圈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张薰华先生的提法和《资本论》的逻辑方法很贴切,我们采用张熏华先生的提法展开《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从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论》主线看《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如图1-1所示,《资本论》第1卷,从简单商品入手,研究价值生产过程,揭示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展开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的规定性的分析,揭示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揭示了资本总运动过程的本质,叙述的是资本直接生产过程。《资本论》第2卷在第1卷这个简单、抽象的本质之上,加上流通过程,展开叙述资本的流通过程,说明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再生产的条件,着重说明资本是一个运动,它在运动中增殖,获得生命力。这是包含资本直接生产过程在内的广义的流通过程。《资本论》第3卷在广义流通过程的基础上再加入分配过程,展开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总过程以揭示剩余价值在职能资本所有者、生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如何分配为终结,一切经济活动最终归结为分配。
图1-1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第二,劳动异化为资本。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开始,劳动就与之相伴随。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劳动创造的产品以商品形式存在,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在交换中产生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发展成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商品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不断发生两极分化,并且通过资本原始积累作为助推力加速这种两极分化,结果是,一极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另一极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表现为占有大量的货币。生产资料所有者只有购买到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生存,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因为劳动力的剩余劳动能够创造剩余价值成为可变资本,劳动异化为资本。如图1-2所示,由最基本的劳动概念展开为商品,然后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劳动力商品,最后到可变资本,不断加入新的规定,从简单商品生产进入更高一级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并且,这个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相一致。
图1-2 劳动异化为资本的逻辑结构
第三,资本形式的展开。可变资本是最本质的能使资本价值增殖的资本,是图1-3所示各种资本展开形式的核心。从直接生产过程看,不仅需要可变资本,而且需要生产资料,由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它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成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吸收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形式存在并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就是生产资本,它是投在物质生产部门(剩余价值必须由使用价值来承担)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生产过程不断反复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这是资本不断增殖的需要,根据生产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再生产过程必须要有流通过程作媒介,因此进一步地从直接生产过程展开到流通过程,有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商品资本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货币资本。马克思说:“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投在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投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工业中的资本。产业资本中最本质的是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本质规定来源于可变资本,所以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由于社会分工发展,流通资本和生产资本相分离,成为商业资本,专门执行流通中的职能,这时资本形态又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展开为职能资本,它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它们执行着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此称为职能资本。相反,不执行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非职能资本,它们寄生在职能资本身上,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瓜分剩余价值进行资本增殖,这就是生息资本。前资本主义时期,生息资本采取高利贷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高利贷资本让位于近代借贷资本,它来源于职能资本在循环和周转中因各种原因闲置的资本以及社会上的其他游资,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为获取利息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近代借贷资本运动以银行为媒介,由专门经营银行业务的银行资本产生。生息资本带来的利息表现为一个定期收入,把这个定期收入资本化就是虚拟资本,主要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银行资本大部分是虚拟资本。
图1-3 资本形式展开的逻辑结构
从运动中看资本,生产资本的运动是核心,流通资本的运动是从再生产过程展开看的资本运动,包含了生产资本的运动。生息资本的运动寄生于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运动。
第四,劳动是一切收入的源泉。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又创造自身的价值。劳动以时间来计量,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表现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不过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这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为自己创造的收入。此外,如图1-4所示,雇佣工人还必须为资本家提供由其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是由他所预付的全部资本带来的,所以剩余价值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利润,依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利润在职能资本之间平均化为平均利润。在农业部门,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不仅为农业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而且提供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农业部门超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所以在利润基础上展开为平均利润和农业超额利润,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农业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农业资本家只获得平均利润。当资本家(职能资本、企业主)经营需要借入资本时,必须要向借贷资本家付利息,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本质上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步步展开为利润、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最终被分割为利息、企业主收入和地租,以收入的形式表现出来。
图1-4 剩余价值分配形式展开的逻辑结构
马克思说,他使用的方法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上运用过,这可能会成为研读《资本论》的障碍。可见,如果掌握了《资本论》的方法和逻辑,对于理解它就会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