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结果与解释

2.3.1 不同家庭规模对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

表2.2的结果给出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和我们预期基本一致的是,家庭中的孩子总数越多,越会显著降低子女的学业成绩,但却能明显提高其心理适应性水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独生子女的学业成绩并不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前者的心理适应性水平显著低于后者(同样,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明显差异)。这基本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说:家庭生育规模缩小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但却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表2.2 家庭生育规模对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为异方差稳健的标准误。全样本A中用家庭生育规模做解释变量,全样本B中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Onlychild)做解释变量。此外,每个模型还控制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家庭使用的语言、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期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学校类型、办学条件等变量。限于篇幅,这里并未列示这些变量的结果。

尽管家庭生育规模(或者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两类教育发展指标上的作用正好相反,但这并不意味着正负效应的大小是一样的。考虑到学业成绩的满分为100分,心理适应性指标的满分为5分,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比较家庭生育规模变量在不同模型中的系数相对大小。从家庭生育规模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来看,生育规模的缩小对成绩的促进作用在边际上是微弱的——父母生育的孩子数每减少1个,可以使成绩提高近0.5分,这相当于成绩分布一个标准差的3%(见表2.1)。在我们的样本中,父母最多生育了四个孩子,因此通过降低生育数量来提高学业成绩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增加家庭生育数量,或者处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心理适应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父母生育的孩子数每增加1个,可以使心理适应性得分提高0.04~0.06分(相当于心理适应性得分分布一个标准差的6%左右)。如果处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则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得分会高出0.08~0.1分(相当于心理适应性得分分布一个标准差的11%)。因此,相对而言,家庭规模缩小对学业成绩的正效应小于对心理适应性的负效应。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解释变量是性别虚拟变量。和表2.1中的均值不同的是,当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女生的数学成绩显著低于男生,女生的语文成绩略高于男生但不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女生的各项心理适应性指标均显著低于男生(自我概念指标男女没有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女生的教育发展成果落后于男生。下面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生于独生子女家庭是否对女生更加有利,或者说,独生子女家庭是否不存在明显的教育性别差异。

2.3.2 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性别差异

表2.3给出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表2.3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教育发展成果上的性别差异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为异方差稳健的标准误。此外,每个模型还控制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家庭使用的语言、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期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学校类型、办学条件等变量。限于篇幅,这里并未列示这些变量的结果。

首先,我们将样本拆分为独生子女样本和非独生子女样本,考察在两类家庭中男女生之间是否存在教育发展结果上的差异。在前面的全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女生的数学成绩显著低于男生,语文成绩和男生无差异,在心理适应性水平上基本都显著落后于男生(见表2.2全样本B中女生变量的系数)。但是,表2.3上半部分的结果表明,独生女生在学业成绩上的性别差距被缩小甚至出现逆转。具体而言,独生女生的数学成绩不再显著低于男生。相反,独生女生的语文成绩显著高于男生。然而,独生子女家庭这种有助于缩小性别差异的“平等效应”并没有体现在心理适应性指标上。不论在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女生的心理适应性水平均显著低于男生(除了自我概念指标),甚至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种差距更加明显。这些结果可以简单概括为:在非独生子女家庭,男女在教育发展成果上的差异和男女总体差异是一致的;在独生子女家庭,女生在学业成绩上不再落后甚至超过男生,但是女生在心理适应性上仍然落后于男生。因此,我们的预期部分得到了证实。

其次,我们将样本拆分为男生样本和女生样本,考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对女生的影响是否更大。表2.3下半部分的结果表明,对男生而言,是否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其学业成绩并无显著影响。然而对女生而言,是否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其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对女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大。由于家庭规模对成绩的影响机制是通过家庭规模改变预算约束实现的,因而这一结果是容易理解的。在中国农村,存在着传统的生育男孩偏好,因此在多子女家庭,女生相对于男生在教育投资机会上处于劣势,而减少生育数量或者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对于改变女生在进行教育投资时的不利处境尤为有利。

最后,我们考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否对女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更大。表2.3下半部分的结果表明,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对女生心理适应性的不利影响大于对男生的影响。参照组理论(reference group theory)认为,就教育成就而言,拥有兄弟的女性要优于只有姐妹的女性。这是因为,对有兄弟的女性来说,父母会用男孩的标准(也即以男孩为参照组)去要求女孩,因此男性的一些特质(如更加自信、更强的身体机能、更富有竞争意识)就传递给了女孩,而这些特质是学校社会化过程中所强调的,从而就会有利于女性的教育成就。如果女孩在家中只有姐妹,那么父母就会用女孩的标准去要求她(也即以女孩为参照组)(Butcher和Case, 1994)。由于我们的数据没有提供有关同胞性别结构的信息,因此我们难以直接对此进行检验。但是,我们的发现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多子女家庭的社会化过程对女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是否大于对男生的影响?不管怎样,表2.3的结果都表明,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女孩教育发展的双重影响更明显。

2.3.3 对不同同胞数量下儿童发展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在我们的样本中,家庭中生育数量最多的是四个孩子。我们以独生子女作为参照组,考察了两个孩子家庭、三个孩子家庭和四个孩子家庭中儿童的发展状况(即引入两个孩子、三个孩子、四个孩子三个反映家庭规模的虚拟变量)。

表2.4的结果表明,两孩家庭中的儿童,其学业成绩并不显著低于独生子女。此外,两孩家庭儿童能享受到拥有同胞带来的社会化过程完整的好处——他们的心理适应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三孩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性水平虽然高于独生子女,但其成绩也显著偏低。有意思的是,四孩家庭儿童的学业成绩同样不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并且其心理适应性水平更高。这一发现与国外学者的文献综述结论基本一致,即独生子女的发展成果虽然优于大家庭(生育三个孩子以上)中的孩子,但并不领先于两子女家庭的同龄人(Falbo和Polit, 1986)。

表2.4 2~4个孩子家庭的儿童发展状况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为异方差稳健的标准误。此外,每个模型还控制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家庭使用的语言、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期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得分、学校类型、办学条件等变量。限于篇幅,这里并未列示这些变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