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夏商建筑——遗址见证

夏朝(前2070—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中国从此进入奴隶制社会,在建筑形式上也开始转向宫殿式建筑。但因夏朝未出现可靠的文字记载,所以对已经发现的遗址中,究竟哪些是属于夏朝,考古学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比如河南登封的王城岗古城遗址、山西夏县古城遗址,至今尚未确定到底是夏朝遗址,还是原始社会末期遗址。

1960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根据现代科学方法的探测,这座遗址处于前1590—前1300年。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据文献记载推测,这座宫殿横向有八间,纵向有三间,是用木骨泥墙的方式建造的木构宫殿建筑。遗址中,大大小小的宫殿多达数十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位于二里头遗址中部。其残存的台基近似方型,由黄土筑成,比周围的平地高出约80厘米。台基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四周有一圈回形走廊。走廊南面正中处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很可能是这座宫殿的入口。台基北面的正中间有一块长方形台面,是殿堂的基座,基座上有一圈底部垫有卵石为柱础的柱洞。为了将宫殿内外隔绝开,宫殿大门外东西两侧建了一圈廊庑—带房间的走廊。廊庑的修建突出了殿堂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加强了殿堂、庭院和门的联系,使整座建筑层次分明,颇为壮观。这座宫殿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样貌。在二里头遗址的另一座殿堂遗址中,廊院的建筑更为规整,在夏朝末期,我国传统的由众多院落组合的建筑群样式逐步确定下来。

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目前已经发现的商朝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商朝青铜器、兵器、生活工具,还有刀、斧、铲、钻等生产工具,这说明商朝的青铜工艺已经非常纯熟,手工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再加上商朝时大量奴隶劳动力的集中劳作,商朝的建筑水平明显提高。1983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商朝遗址。这座遗址位于二里头遗址以东六公里处,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商朝建立初期的都城——西亳,整个都城分为宫城、内城、外城三部分。宫城建于内城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外城则是在内城的基础上后来扩建的。目前宫城中的宫殿遗址都是庭院式的建筑,宫殿主体有90米长,是商朝早期建筑遗址中单个建筑实体规模最大的。

商朝建立之后曾多次迁都,第二十代君主盘庚迁至殷地,在殷定都270多年,因此商朝又称“殷”或“殷商”。经考古学家研究,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的殷墟遗址就是商后期都城殷的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记载商朝史实的甲骨卜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距今约3300多年的历史。这座都城不仅是商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

▲商朝的兽面纹提梁卣。

卣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和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着精美的工艺图案。

殷墟遗址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宇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今安阳河)两岸呈环形分布,中部紧靠洹河,曲折处为宫殿(遗址的正中心)。遗址主体分为北区、中区、南区三部分。北区没有殉葬区,可能是王室居住的地方。中区可能是商朝朝廷和宗庙的所在地。其基址是一座庭院,沿轴线设有三道门,轴线尽头是一座中心建筑,往下有殉葬区,门口有6个手持武器的侍卫以跪姿陪葬。南区主要是王室祭祀的地方,人畜殉葬区对称地分布于轴线两侧。宫室周围分布了些长方形或圆形的地下室,那是给奴隶住的。中南二区基址下的奴隶殉葬区,应该是举行祭祀等大型活动中被杀后埋葬的,殉葬人数最多的一座葬区有31人。奴隶是奴隶主的个人财产,可以任意被处置,甚至随时可能被杀殉葬,这充分体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青铜面具,是一种古代假面。主要分为殷商青铜面具和三星堆面具。三星堆遗址延续了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些青铜面具,几乎全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没有下颏,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