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朝天宫

芮仪改日来看我,我首先带她去了”金陵第一胜奇迹”。我先温习一下这里的介绍。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是个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一个旅游文化景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让不少人前来游观。初到南京,想了解这座城的历史,朝天宫会是比较好的选择。朝天宫位于NJ市秦淮区水西门内,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建造城墙,并设置冶铸作坊制造兵器,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冶铸作坊,并聚集了一定的固定人口,从而形成了原始城邑,后人遂将朝天宫所在的山称作冶山,城墙合围的城市叫冶城,冶城是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

南朝时期,朝天宫是中国南方最早的科研机构总明观的所在地,是当时中国最高等级的社科研究机构,观内集中了来自南朝时期国内各地的科学精英,在总明观交流、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成果。总明观分设文、史、儒、道、阴阳五门学科,诏请有名望的学者二十人担任教职,成为一时文苑盛事。后来,文、史、儒、阴阳四门学科逐渐失传,而道家学派又渐与道教合流,在冶山上修建道观。从此冶山开始成为道教胜地,香火连绵不绝。

朝天宫之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是明代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和节庆前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与神乐观同为明朝最高等级的皇家道观。朝天宫前有三清殿,后有大通明殿,另有飞霞阁、景阳阁等。

明代的朝天宫是当时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占地面积300多亩,有各种殿堂房庑数百间,立体建筑有神君殿、三清正殿、大通明宝殿、万岁正殿等。大山门为东向,史书记载,大山门内有南北碑亭各一座,南碑亭的碑碑额题字“奉敕重建朝天宫碑”,在朝天宫大成殿丹墀前,北碑亭碑身已经不存在,仅保留了碑座赑屃。明朝末年,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

清朝初年,这里曾是道观,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随着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朝天宫也逐渐得到重修,规模甚大,“宫观犹盛,连房栉比”。康熙南巡时,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曰:“欣然有得”。乾隆六下江南,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天宫,每次都题诗寄兴。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仍完整的立在朝天宫后山的御碑亭内,供游人观赏。

1956年,朝天宫被列为JS省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朝天宫被辟为NJ市博物馆;2005年,朝天宫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国务院公布朝天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天宫的建筑特点

朝天宫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朝天宫古建筑群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占地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文庙面临运渎,正南端有照壁,东西与宫墙连成一体,照壁正面嵌有“万仞宫墙”四个砖刻大字,“万仞宫墙”语出《论语·子长篇》,颂扬孔子文章道德之高。

宫墙东西两侧各有石础砖砌牌坊,三间三拱门,中门较大,上有砖刻横额,东为“德配天地”,西为“道贯古今”,为曾国藩手书,西坊门处有下马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高2.8米,宽0.62米,厚0.31米,文字系双钩楷书。现在朝天宫附近的“东止马营”、“西止马营”街巷名称,均因此碑而得名。

宫墙内为泮池,两江总督李鸿章命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朝天宫前建泮池,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池壁和护栏都系青石所建,南侧有涵洞,池内终年碧水清波。墙内有按原样恢复的半月形泮池,围以青石栏杆,池内碧水清波。泮池下部原有两组涵洞与宫墙外的运渎相通,池水终年不竭。抗战期间泮池曾被填平,1970年重新开挖,现与运渎已不再相通。

棂星门是文庙的正南门,是木结构牌坊式建筑。“棂星”古代传说是文星,“其状屈曲勾连”,以棂星门称,意思是文庙府学培养的人才,为国家所用。顶上复以黄釉琉璃瓦,大门西侧正反两面有砖雕团龙四对,刻工精细,栩栩如生。4柱南北各有石狮1只,雄雌成对,共8只。牌坊通面阔15.5米。门内两厢东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为武官斋、司牲亭等。

棂星门后是文庙一进院落,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东边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侧为武官斋、宰牲亭。文吏斋、武官斋是文武官员参加祭孔典礼时休息、斋沐的地方;司神库、宰牲亭分别为存放孔子神主牌位和制作三牲供品之所。

大成门,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因为旧时门两旁曾陈放綮戟等用作迎接封建帝王或钦差大臣用的仪仗,又称戟门。戟门有三,中门是祭孔时皇帝出入的,郡王、亲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玉振”小门。大成门面阔五间29米,进深12.29米,重檐歇山顶,上下檐均用斗拱。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是文庙的中心建筑。重檐歇山顶,五进七间,面阔43.30米,进深18.76米。大殿前后两廊均有巨形木柱,殿前露台宽敞。露台四周有石质雕栏,四角刻有螭首。前后台阶中央,都有浮雕龙陛。红墙黄瓦,气势非凡,飞檐翘角,状如翼启,斗拱陈列,勾心斗角。殿内正中原来曾供奉过孔子的牌位。用材较大,殿前丹墀基本如旧,东西两庑和走廊各十二间。

大成殿后是崇圣殿,又称先贤祠,三进五间,面阔36.53米,进深16.15米,歇山顶,檐下斗拱,殿内原有神龛,陈放历代先贤牌位。殿后高处有敬一亭,亭东有飞云阁、飞霞阁等。阁前有御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内有石碑一通,通高3.28米,宽0.64米,厚0.23米。碑上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次游朝天宫时所题的诗文。一块碑上分别刻有乾隆五首御诗实属罕见。

敬一亭两旁叠石堆山,筑水池,布置庭院,这里是治城的最高点。飞云阁高二层,阁正中悬挂清道光年间举人莫有芝的篆书“飞云阁”匾阁。后人曾胜赞此楼,“钟阜群峰,窥窗排闼。朝烟霏青,夕霞酿紫,如置儿席间,诚奇景也”。飞云阁旁还有飞霞阁及御碑亭。

成化年间朝廷对朝天宫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竣工后,大学士商辂撰写了《奉敕重建朝天宫碑》。碑高近6米,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为浮雕云龙,刻划精细。碑身两边饰有蜿蜓龙纹。碑座龟趺,昂首瞠目,形态生动。碑文1000余字,记载了明初朝天宫的定位,规模以及成化年间重修的始末,是研究明代朝天宫沿革、规制、布局等的重要史料。

朝天宫,作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文物众多、历史悠久,有“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之美誉。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的巡游之地,李白、刘禹锡、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曾在此留下经典之作,是海内外游人了解南京历史与文化的最佳地点。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