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大萧条时期的宏观经济学:比较分析方法

如何准确理解并清晰阐释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运行情况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难点。美国大萧条催生了宏观经济学,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这段特殊的历史也持续地影响着宏观经济学家的研究项目选择、政策意见建议乃至思想理念更新。时至今日,为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崩溃寻求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宣称已经完全理解美国大萧条的发生发展及内在逻辑,不过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在研究美国大萧条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适时改进了理论研究框架,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历史实证研究和分析。此外,近期在研究美国大萧条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研究重点和方向发生转变,过去我们片面强调这只是美国的历史事件,但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转变了思想理念,开始运用比较研究分析方法,同时研究同一时期其他许多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扩大研究范围相当重要,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1993年提出,美国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是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发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这一事件是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情况,那么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解释都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我们同意罗默的观点。其次,观测和研究的数据从美国扩展到20个国家、30个国家甚至更多国家,通过比较分析方法,从严谨的计量经济学视角,我们准确识别造成全球经济大萧条因素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通过比较分析方法,经济学界对大萧条产生的原因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有助于对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形成共识。因此,我认为,通过比较分析提高认知能力非常重要。

我在本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大萧条的主流认知和理解阐释,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自己的见解。囿于篇幅,同时也因为我是一名宏观经济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因此我将重点放在经济问题上,而不是历史细节上。对于希望深入研究大萧条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细节的读者,建议参阅艾肯格林1992年的著作,他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货币经济史的论述较为权威。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特别是论述第一部分相关内容时,我大量参考了艾肯格林著作里的观点以及他其他一些论文的研究成果。

为了更好地回顾并阐释关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情况,我们对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和影响总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区分。我在本文第一节中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20世纪30年代抑制全球总需求的因素。已有明确证据显示,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收缩中,货币冲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货币冲击通过金本位制传遍世界各国。

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货币冲击是造成大萧条的关键原因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名义货币冲击为什么会产生实际影响?本书的第二部分详细讨论了货币供给减少和价格水平下滑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造成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影响途径:一是通货紧缩引发的金融危机;二是名义工资不能及时地根据价格变化进行彻底调整,导致实际工资增长超过市场出清价格即市场均衡水平。很多国家的实证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两种影响途径。然而,在这两种途径里,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名义工资缓慢调整的现实情况并不符合经济理性经济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是近代经济学鼻祖、英国人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一书中最早提出的。——译者注的假设。可是,如果不能理解与经济理性假设自相矛盾的工资调整行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国大萧条。在本文最后,我将就如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这一重要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