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编著
- 1294字
- 2022-07-04 15:01:50
(六)市场手段培育动力
示范园依靠市场手段化解融资难题,基本建立了“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的多元投入格局。一是打造主体。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大多数示范园建立了专业投融资平台公司,致力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股权投资和经营业务,承担投融资职能,负责园区资金的筹措与使用。二是创新利用各类融资工具。示范园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等融资模式在园区广泛运用。三是盘活各类资产。充分发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潜力,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盘活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撬动金融机构投资。农业担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日渐完善,不少示范园鼓励合作银行按比例放大授信额度,量身定做多样化的信贷产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开发普惠“三农”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畅通金融资本注入产业融合发展的渠道,为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和农民资产性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农业农村融资难题提供了实践范本。
专 栏 8 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融资难题
云南省弥勒市示范园设立产业基金。由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示范园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弥勒市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向云南太平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借款1.5亿元。成功发行弥勒太平湖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亿元,已完成支付1亿元,支付率达100%,加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省宜都市示范园设立创业基金。在全省首创设立规模1亿元的科华(宜都)县域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争取省科技厅引导基金参股,通过股权投资和资本嫁接扶持科技型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设立3 00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甘肃省民乐县示范园探索实践产业链金融模式。积极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强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险额度。创新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入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券,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拓长期、稳定、规模化的融资渠道;支持示范园以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形式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小微企业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示范园试点作价入股模式。围绕企业与集体合作及土地管理监管的需求,制定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合作开发的政策路径,并利用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平台简化审批流程,并联审批程序,保证流程合规、操作合法。相关方案经市政府同意,试点全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模式,实现多方主体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