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编著
- 1089字
- 2022-07-04 15:01:48
(一)跨界融合渐入佳境
产业融合发展初期,各地推进融合发展大多以简单做“加法”获取增值收益,主要方式包括扩大某一产业规模总量、增加产品种类、围绕主导产业延伸链条,如“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种养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等。近年来,各地对融合发展的理解全面深化,单纯围绕农业产业构建产业链的方式,已经逐渐被农业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综合开发等“乘法”效应所取代。示范园催生了一大批产业边界模糊、地域空间边界模糊、从业者身份模糊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跨界重组,运营实体由大量分散的个体转换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机构、专职人员和社会资本等专业化组织。运营实体在对资源开发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与之相对应,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同发展效应、产业及农民收入倍增效应显现。城乡空间统筹发展过程中,示范园不仅被打造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载体,更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加法效应”转换为“乘数效应”的过程中,融合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并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专 栏 3 “加法效应”向“乘数效应”转换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示范园:以镇属全资平台公司作为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统筹管理。不依赖生态、风貌优势,不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在有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基础上,整体打造提升原有村庄,着力打造产业孵化的“庄园基地”,秉承着“让乡村成为新时尚”的目标,围绕“乡村孵化产业、产业振兴乡村”理念,将村庄打造为集办公、生活、旅居于一体的产业示范社区,吸引城市人群逆潮流进入农村,打造出逆城市化乡村振兴样本。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示范园:从主导产业的纵向链延伸,逐步向产业间横向拓展延伸和区域农村产业延伸,探索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菌棒有机肥生产—油橄榄基地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产品销售—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拓展农业社会服务业”等融合模式,通过三次产业间交叉融合,实现区域经济由链状向网状演化,达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目标。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太平湖示范园:全面推动跨界融合,积极探索“农业+环保、农业+旅游、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农业+山地赛车、农业+庄园经济、农业+文化、农业+大健康产业、农业+科技”八大模式,将资本、技术、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城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提升、体制创新“四位一体”打造优势平台载体,加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及其他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