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布线接线图

三相单层链式绕组每极相槽数q=2,每组线圈数S=1,相邻两槽线圈端部分别反折,展开后的三相绕组如链相扣而得名,简称“单链绕组”;一般属显极布线,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构成庶极绕组。

一、绕组参数

总线圈数 Q:是指三相绕组总线圈数,因是单层绕组,总线圈数为槽数的一半,即

Q=Z/2

极相槽数 q:每极距内电动机一相绕组所占槽数,单链绕组每极相槽数为2,即

q=Z/2pm=2

每组圈数S:单链绕组每组只有一只线圈,即

S=Q/u=1

线圈组数 u:是构成三相绕组的线圈组数,但因单链绕组每组圈数为1,故实质上线圈组数与总线圈数相等;但由于庶极布线线圈组数是显极的一半,因此:

显极

u=2pm

庶极

u=pm

绕组极距τ:是用槽数表示的绕组磁极所占宽度,即

τ=Z/2p

线圈节距 y:单链绕组是全距绕组,但线圈节距可以小于极距,如

显极

y=τ-1

庶极

y=τ

绕组系数 Kdp:单链绕组节距系数Kp=1,因显极布线时q=2,绕组分布系数Kd=0.966,而庶极布线q=1,绕组分布系数Kd=1,所以单链绕组的绕组系数为

显极

Kdp=Kd=0.966

庶极

Kdp=Kd=1

绕组可能的最大并联支路数a

q为奇数 am=p

q为偶数 am=2p

每槽电角α:电机绕组铁心每槽所占的电角度

α=180°×2p/Z

式中各参数符号意义同2.1节。

二、绕组特点

1)单链绕组每组只有一只线圈,而且线圈节距必须是奇数;

2)绕组中所有线圈的节距、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3)显极式布线的单链绕组属于具有短节距线圈的全距绕组。在相对应的三相绕组中,它的线圈平均节距最短,故能节省线材;

4)采用单层布线,槽的有效填充系数较高;

5)电气性能略逊于双层短距绕组,但在单层绕组中则是性能较好的绕组型式,故在小电机中广泛应用。

三、绕组嵌线

绕组有两种嵌线工艺,一般以吊边交叠法嵌线为正规工艺;但每相组数为偶数,或定子内腔十分窄小时也有采用整圈嵌线。

1)交叠法 嵌线规律为:嵌1槽、退空1槽;再嵌1槽、再空1槽;依此嵌线,直至完成。

2)整嵌法 线圈两有效边先后嵌入规定槽内,无需吊边;完成后绕组端部将形成两种型式:

① 总线圈数Q为偶数时,庶极绕组采用隔组嵌线,即将奇数编号线圈和偶数编号线圈分别构成绕组端部为上下层次的双平面绕组。

② 显极式及总线圈数Q为奇数的庶极绕组,采用分相嵌线,其端部将形成三平面绕组,但一般应用较少。

采用交叠嵌线时,图中双圆表示“沉边”(见2.1节);单圆表示浮边。

四、绕组接线规律

显极绕组:相邻线圈间极性相反,而同相线圈连接是“尾接尾”或“头接头”。

庶极绕组:线圈间极性相同,即“尾与头”相连接,使三相绕组线圈端部电流方向一致。

2.2.1 12槽2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12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2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6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6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可采用两种方法嵌线:

1)交叠法 此法嵌线的绕组端部比较规整,但需吊边2个。嵌线顺序见表2.2.1a。

表2.2.1a 交叠法

2)整嵌法 因12槽定子均为微型电机,由于内腔窄小,用交叠法嵌线较困难时,常改用整圈嵌线而形成端部三平面绕组。嵌线顺序见表2.2.1b。

表2.2.1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采用显极布线,每组只有一个线圈,每相由两个线圈反接串联而成。此绕组应用于微电机,主要应用实例有AO2-4522型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DBC-25型电泵用三相小功率电动机等。

2.2.2 16槽2极(空4槽)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2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1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2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8、1—7

总线圈数 Q=6

绕组极距 τ=8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6

每槽电角 α=22.5°

2.嵌线方法 绕组嵌线有两种方法,空槽3、7、11、15不计入嵌线顺序。

1)交叠法 先嵌1槽(沉边)向后退,空出1槽后,再嵌1槽。吊边数为2。嵌线顺序见表2.2.2a。

表2.2.2a 交叠法

2)整嵌法 嵌线无需吊边,是逐相分层嵌入相应槽内,使绕组端部形成底、中、面三平面层次的绕组。嵌线顺序见表2.2.2b。

表2.2.2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定子16槽嵌绕单层2极时,每极相槽数为无循环规律分数,故必须取S=1,并空出4槽才能安排三相平衡绕组,即每相两个单圈组,从而成为线圈节距不相等的单层链式绕组;此外,4个空槽无法均匀分布于三相,使三相出线相距也不能满足互距120°电角的要求。此绕组铁心有效利用率较低,线圈嵌绕也略有不便,故一般只在利用原有冲模非批量改制专用微型电机时采用。此电机无正规标准产品,仅见用于仪表盘用风扇电动机。

2.2.3 12槽4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3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12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4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6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6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由于线圈特少,两种嵌线工艺均可采用。

1)交叠法 嵌线时,嵌1槽隔空1槽,再嵌1槽,吊边数为1。嵌线顺序见表2.2.3a。

表2.2.3a 交叠法

2)整嵌法 嵌线时,整嵌1线圈,隔开1线圈再嵌1线圈,无需吊边,嵌线顺序见表2.2.3b。

表2.2.3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为庶极布线,每相由2个线圈(组)构成,同相两线圈(组)间接线为顺向串联,即“尾与头”相接,使所有线圈端部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于线圈数少,嵌线方便,但仅应用于功率很小的电机,主要应用实例有400FA3-4型、400FTA8-4型等400mm排风扇电动机。

2.2.4 24槽4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4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24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4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12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12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交叠法或整嵌法。

1)交叠法 交叠法嵌线吊2边,嵌入1槽空出1槽,再嵌1槽,再空出1槽,按此规律将全部线圈嵌完。嵌线顺序见表2.2.4a。

表2.2.4a 交叠法

2)整嵌法 因是显极绕组,采用整嵌将构成三平面绕组,操作时采用分相整嵌,将一相线圈嵌入相应槽内,垫好绝缘再嵌第2相、第3相。嵌线顺序见2.2.4b表。

表2.2.4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4极电机常用的布线型式之一,无论是一般用途电动机或专用电动机都较多地采用。例如老型号的JO2-21-4及新系列的Y801-4、Y90S-4等小功率一般用途电动机;G3C-2、FAL-8600、OJF4-400、600JA12-4、JF-400等排风扇电动机以及JOF31-4600轴流通风机等专用电机都有应用。

2.2.5 *24槽4极(a=2)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5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24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2

电机极数 2p=4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12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12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交叠法或整嵌法。

1)交叠法 交叠法嵌线吊2边,嵌入1槽空出1槽,再嵌1槽,再空出1槽,按此规律将全部线圈嵌完。嵌线顺序见表2.2.5a。

表2.2.5a 交叠法

2)整嵌法 因是显极绕组,采用整嵌将构成三平面绕组,操作时采用分相整嵌,将一相线圈嵌入相应槽内,垫好绝缘再嵌第2相、第3相。嵌线顺序见表2.2.5b。

表2.2.5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单层链式24槽4极,一般只用于小容量电机,所以国产标准系列只采用一路串联接法,而两路接法的绕组则常见用于小型的通风机用电动机。

2.2.6 18槽6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6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18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6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9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9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嵌线本可采用两种方法,但由于q为奇数,采用整嵌法构成双平面绕组则有一线圈跨于两平面上,造成绕组端部变形,不甚美观,也给绝缘带来困难,故一般不予采用。若分相整嵌构成三平面绕组,较之交叠嵌线,并无明显优点,也极少采用,故嵌线时多用交叠法。这时吊边数仅为1,从第2个线圈开始整嵌,嵌线顺序见表2.2.6。

表2.2.6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采用庶极布线,每组仅有1个线圈,每相由3个分布互距120°几何角度的线圈构成,线圈间的连接是顺向串联,即“尾与头”相接,使全部线圈端部电流方向(极性)一致。此绕组具有线圈数少、嵌线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厂房通风的小型电动机,如500FTA4-7型、500FTA3-7型等500mm排风扇电动机。

2.2.7 36槽6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7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3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6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18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18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交叠法或整嵌法,但整圈嵌线虽不用吊边,但只能分相整嵌而构成三平面绕组,故较少采用。交叠法嵌线吊边数为2,从第3线圈开始可整嵌,嵌线并不会感到困难,嵌线顺序见表2.2.7。

表2.2.7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为显极式布线,每相线圈数等于极数,每极相两槽有效边电流方向相同,故线圈端部反折,并使同相相邻线圈极性相反,即接线为反接串联。此绕组是小型6极电动机中应用较多的基本布线型式之一。在一般用途新系列的小型电动机中,应用实例有Y160L-6型。此外,将星点内接,引出三根出线可应用于JG2-41-6型辊道专用电动机和BJO2-52-6型等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2.8 36槽6极(a=2)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8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3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2

电机极数 2p=6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18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18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嵌线一般采用交叠法,如图2.2.6所示,也可用整嵌法嵌线,形成三平面绕组,但较少应用,表2.2.8是整嵌法嵌线顺序,仅供参考。

表2.2.8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也是应用较多的绕组之一,采用两路并联接线。每相由6个线圈分两路反向走线,每一个支路3个线圈,同相线圈间是反极性连接。应用实例有Y90L-6、Y112M-6等新系列异步电动机;也有JO2L-52-6、JO3L-140S-6铝绕组电动机,JO3-T160-6TH、JO4-21-6等老系列电动机;还用于YZR160L型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

2.2.9 36槽6极(a=3)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9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3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3

电机极数 2p=6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18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18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绕组嵌线可采用表2.2.6后退式交叠嵌法,为适应采用前进式嵌线习惯的操作者,下面介绍前进式嵌线顺序。

表2.2.9 交叠法(前进式嵌线)

注:本例图中单圆表示沉边,双圆表示浮边。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为显极式布线,每相6个线圈,采用三路并联,每个支路由2个线圈短跳串联,并使支路中两个线圈极性相反。由于36槽6极电动机属容量不大的电动机,定子绕组极少采用三路并联,故通常用于绕线式转子,应用实例有YZR225M-6型及MTM411-6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

2.2.10 24槽8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10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24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8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12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12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嵌线可采用两种方法:

1)交叠法 嵌线时嵌1槽,空1槽后再嵌1槽,再空1槽,吊边数为1。嵌线顺序见表2.2.10a。

表2.2.10a 交叠法

2)整嵌法 采用整嵌1圈、空1圈、再嵌1圈、再空1圈的分层嵌线,构成双平面绕组。嵌线顺序见表2.2.10b。

表2.2.10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庶极布线,每相8极绕组仅用4个线圈,接线采用顺向串联,即全部线圈极性相同。绕组具有线圈数少,无需槽内层间绝缘,槽面积利用率较高,而且嵌线方便、省工;但国内的一般用途电动机极少采用,而应用仅见于专用电机,如JF01型内燃机整流用低压发电机。

2.2.11 24槽8极单层链式(庶极分割)绕组

图 2.2.11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24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8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12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12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两种方法:

1)交叠法 分片嵌线,吊边数为2。嵌线顺序见表2.2.11a。

表2.2.11a 交叠法

2)整嵌法 逐相分层嵌入形成三平面绕组。嵌线顺序见表2.2.11b。

表2.2.11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分割绕组为庶极布线。它可使定子纵向剖开而不损伤线圈;分割最多份数为极对数。它适合特殊的分割式结构的电动机采用。此外无其他优点,故一般电机极少应用,国内无产品。

2.2.12 48槽8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2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48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8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24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24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两种方法,但较多用交叠法嵌线,吊边数为2。嵌线顺序见表2.2.12。

表2.2.12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采用显极布线,线圈节距比极距短1槽,但仍属全距绕组;每相由8个线圈串联而成,同相线圈间连接是“尾与尾”或“头与头”相接,使相邻线圈的极性相反。此绕组是单链绕组常用的基本型式,既应用于Y160M2-8、JO2L-41-8等新老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也用于YR250M2-8等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绕组。

2.2.13 48槽8极(a=2)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3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48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2

电机极数 2p=8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24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24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绕组嵌线较多采用交叠法,嵌线顺序可参考表2.2.12;也可不用吊边而用整嵌法构成三平面绕组。整嵌法的嵌线顺序见表2.2.13。

表2.2.13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布线与上例相同,但采用两路并联接线,每个支路有4个线圈,采用短跳连接,线圈间反接串联,即“头与头”或“尾与尾”相接;两路逆向走线,必须使相邻线圈极性相反。本绕组在定子绕组中极少应用,主要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实例有YZR250M1-8、JZR2-41-8等电动机转子。

2.2.14 48槽8极(a=4)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4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48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4

电机极数 2p=8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24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24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本例布线与例2.2.12相同,交叠嵌线可参考其嵌线表进行;本例介绍的嵌线顺序可适用于习惯用前进式嵌线的操作者使用,见表2.2.14。

表2.2.14 交叠法(前进式嵌线)

注:本例图中双圆表示浮边,单圆表示沉边。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布线同例2.2.13,但采用四路并联接线,每相8个线圈分4个支路,每个支路两线圈反极性串联,4个支路的头端和4个支路的尾端分别并接,并使相邻线圈间极性相反。本绕组一般不用于定子,只用于绕线式转子绕组,如YZR250M1-8电动机转子等。

2.2.15 30槽10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15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30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0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15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15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嵌线有两种方法,但因q为奇数,整圈嵌线时只能采用分相整嵌使端部形成三平面,一般极少应用。常用交叠法嵌线,即嵌1槽,空出1槽,再嵌1槽……;吊边数仅为1。嵌线顺序见表2.2.15。

表2.2.15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采用庶极布线,每相绕组由5个等距线圈顺接串联构成10极,即同相相邻线圈接线为“尾与头”相接。此绕组通常应用于低转速专用发电机,并将三相尾端U2、V2、W2接成星点,仅引出三根出线U1、V1、W1。实际应用有汽车及内燃机的 JF-1114型永磁交流发电机。

2.2.16 60槽10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6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60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0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5

总线圈数 Q=30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30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绕组可采用整嵌法或交叠法嵌线,但整嵌是逐相嵌入。最后构成三平面绕组,虽然不用吊边,便于嵌线,但端部不美观,且动平衡效果较差,故通常不用整嵌法嵌线。交叠法嵌线则需吊起两边,嵌入1槽空出1槽,再嵌1槽,再空出1槽,按此规律将全部线圈嵌入,嵌线顺序见表2.2.16。

表2.2.16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显极布线,每极相两槽分属于反折安排的两个线圈边,每相由10个线圈串联而成,但同相相邻线圈的极性必须相反。此绕组采用一路接法,目前实际应用较少,曾见于国外电机绕线型电动机的转子绕组。

2.2.17 36槽12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17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3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2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18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18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绕组有两种嵌线法:

1)交叠法 吊边数仅为1,嵌线顺序见表2.2.17a。

表2.2.17a 交叠法

2)整嵌法 整圈嵌线构成端部双平面绕组,无需吊边,因线圈跨距小,无明显优点。嵌线顺序见表2.2.17b。

表2.2.17b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采用庶极布线,在一般电机中极少应用,仅用于低电压的低速专用电机,如汽车、拖拉机等内燃机用的JF13型、JF1314-1型永磁式交流发电机。

2.2.18 72槽12极单层链式绕组

图 2.2.18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72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2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5

总线圈数 Q=36

绕组极距 τ=6

绕组系数 Kdp=0.966

线圈组数 u=36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绕组采用交叠法嵌线,需吊边数为2。嵌线采用后退法,即嵌入1槽退空1槽,再嵌1槽,再空1槽。循此规律把线圈嵌完,嵌线顺序见表2.2.18。

表2.2.18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绕组采用显极布线,每相每极占2槽,每组由1个线圈构成,故每相由12个线圈组成,而同相相邻的线圈为反极性串联。本例是双绕组三速(非标)电动机配套的12极绕组。

2.2.19 42槽14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19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42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4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21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21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绕组可采用隔圈整嵌形成双平面绕组;也可用交叠法嵌线,嵌线仅吊1边。交叠嵌线顺序见表2.2.19。

表2.2.19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为汽车专用发电机绕组。采用单层庶极布线,每相由7个全距线圈相距一极距分布,线圈顺接串联,即“尾与头”相接,使线圈极性一致。因电机绕组是一路形联结,故将U2、V2、W2在机内接成星点,出线三根。主要应用实例有JF2812Y、JF173及JF1000等汽车专用交流发电机。

2.2.20 48槽16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0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48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16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24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24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嵌线有两种方法,但因48槽定子内腔较大,整圈嵌线并无明显优点,故一般都采用交叠法嵌线,嵌线仅吊1边。嵌线顺序见表2.2.20。

表2.2.20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采用庶极布线,每相由8个线圈对称分布于铁心圆周,所有线圈极性一致,故8个线圈顺向串联构成16极。此例绕组在一般电机中没有应用实例,仅用于特殊用途专用电机,如JZT、JZT2等型号的电磁调速电动机用的交流测速发电机。

2.2.21 72槽24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1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72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24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3

总线圈数 Q=36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0

线圈组数 u=36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绕组采用交叠法嵌线,嵌线之初需吊起1边,并隔开一槽嵌入。嵌线顺序见表2.2.21。

表2.2.21 交叠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塔吊用三速电动机配套的24极慢速绕组,通常嵌于槽的下层,采用庶极布线,每相由12个线圈顺串而成24极,三相接成一路形。此档绕组主要用作货物起吊和慢速就位。应用实例有YQTD200L-4/6/24型电动机的24极绕组。

2.2.22 72槽24极(a=2)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2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72

电机极数 2p=24

总线圈数 Q=36

线圈组数 u=36

每组圈数 S=1

极相槽数 q=1

绕组极距 τ=3

线圈节距 y=3

并联路数 a=2

每槽电角 α=60°

绕组系数 Kdp=1.0

2.嵌线方法 嵌线可用两种方法,如用交叠法则需吊起1边,嵌线顺序参考上例;本例用整嵌法,无需吊边,完成后构成双平面绕组。嵌线顺序见表2.2.22。

表2.2.22 分层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绕组用于塔吊三速电动机配套的24极慢速绕组,采用庶极布线,嵌于槽的下层。每相由12个线圈顺串而成,为便于嵌绕和接线,线圈最好采用6个连绕,但要留足过线,嵌线时三相轮换嵌入。24极绕组是辅助绕组,主要用于货物起吊和慢速就位。应用实例有YQTD200-4/6/24-Δ/三速电动机的24极绕组。

2.2.23 *96槽32极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3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9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1

电机极数 2p=32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48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48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本例单层链式采用庶极布线,最宜采用整嵌法构成双平面绕组。嵌线时先嵌入奇数线圈构成下平面,然后再嵌偶数线圈构成上平面。嵌线顺序见表2.2.23。

表2.2.23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单层链式庶极布线,总线圈数只有槽数的一半。每相由16个同极性线圈构成32极,即16个线圈同方向串联。此绕组在国产系列中或普通单速电动机中未见应用,主要作为三速电动机的配套绕组,如目前广泛应用于塔吊起重用的4/8/32极三速中的32极绕组。此外,有部分是采用双叠布线,对此可将原双层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后改用单层布线。

2.2.24 *96槽32极(a=2)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4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9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2

电机极数 2p=32

极相槽数 q=2

线圈节距 y=1—6

总线圈数 Q=48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48

每槽电角 α=30°

2.嵌线方法 单层链式嵌线可用两种方法,但庶极布线时采用整嵌法而无需吊边,故比较常用。整嵌是顺序整圈嵌入奇数号的线圈,嵌完后再嵌入偶数号的线圈,使绕组端部形成双平面结构。整嵌法的嵌线顺序见表2.2.24。

表2.2.24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单层链式庶极绕组,每相由16个线圈组成,并分成两个支路,即每一个支路有8个线圈,采用长跳接法,即隔组顺向串联成一个支路;两个支路的尾端接到星点。本绕组作为替代4/8/32极塔吊起重电动机原双层布线的绕组。它具有线圈数少,节距短,绕组系数高,以及嵌线、接线方便等优点。

2.2.25 *96槽32极(a=4)单层链式(庶极)绕组

图 2.2.25

1.绕组结构参数

定子槽数 Z=96

每组圈数 S=1

并联路数 a=4

电机极数 2p=32

极相槽数 q=1

线圈节距 y=1—4

总线圈数 Q=48

绕组极距 τ=3

绕组系数 Kdp=1

线圈组数 u=48

每槽电角 α=60°

2.嵌线方法 本例是单层链式庶极布线,故常用整嵌法,即先将奇数号线圈顺次嵌入相应槽内,嵌完后再把偶数号线圈嵌入,从而形成双平面结构。具体的嵌线顺序见表2.2.25。

表2.2.25 整嵌法

3.绕组特点与应用 本例是单层链式庶极绕组,采用4路接线,每一个支路由4个同相相邻的线圈同方向串联而成。此绕组在单速机中未见应用,故本设计为代替塔吊三速中32极双层布线的绕组。它较双层布线具有线圈数少,吊边数也少,嵌线接线都较简便等优点。如修理中有32极四路接线的双层绕组可用本绕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