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打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结项成果《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创作》最终完成,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还作为优秀成果入选《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得到了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出版资助。《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创作》是刘茂生教授多年深入研究王尔德的学术结晶,代表着我国王尔德研究的新发展、新成就,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王尔德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王尔德研究,提升我国王尔德研究的水平,的确可喜可贺。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是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是19世纪80年代唯美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文学中,他以题材新颖、手法独特、风格迥异以及传奇人生而闻名于世。就维多利亚后期英国戏剧而言,王尔德是最成功的戏剧家之一。时至今日,他写作的剧本还在继续上演。不仅如此,他在小说、童话和戏剧创作方面的影响也经久不衰。王尔德是一个极其睿智的“才子和戏剧家”,在他逝世后100多年的历史中,他在作品中写下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妙言隽句,仍然魅力不减。王尔德的创作往往用警句式的表达方式阐释人生哲理,寓意深刻。王尔德的创作能够给人以启发和警示,具有永恒的伦理价值。王尔德作为一个英国作家,他既是英国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因此,王尔德的创作也将作为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永远流传下去。

王尔德是较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初的1909年,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在日本东京出版,其中就收录有周作人翻译的淮尔特(即王尔德的最初译名)的童话《安乐王子》(今译为《快乐王子》)。这大概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王尔德的作品。1915年1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第3期、第4期上发表论文《现代欧洲文艺史谭》,在文中将王尔德同易卜生、屠格涅夫、梅特林克一起并称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1918年,王尔德的著名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被沈性仁女士以《遗扇记》的剧名译成中文发表。1921年,王尔德的另一部著名剧作《莎乐美》被田汉以《沙乐美》的名字译成中文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在新中国成立前,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莎乐美》是在我国文坛被翻译和改编最多的两部作品。1922年,穆木天译的《王尔德童话》在上海出版。1936年,凌璧如翻译的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随着王尔德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对王尔德的研究也开始了,例如,1921年5月《小说月报》刊载的沈泽民撰写的《王尔德评传》,1923年徐志摩在南开大学讲授的王尔德课程,1924年梁实秋发表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924年村彬发表的《唯美派怪杰王尔德》,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王古鲁编著的《王尔德生活》等。

王尔德虽然是较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作家之一,但是对王尔德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展开,他成为我国学者研究最多的英国作家之一。除了有一些年轻学者撰写博士和硕士论文外,还有不少学者把王尔德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或省级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发表了大量与王尔德有关的研究论文,出版了不少的王尔德研究专著。2000年,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尔德全集》。这表明,王尔德研究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如果对我国的王尔德研究进行反思,我们也会发现大多数王尔德研究基本上都有一个预设的研究前提,这就是王尔德既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是唯美主义的践行者。正是由于这个预设前提,我国的王尔德研究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他创作的艺术形象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看成是超越道德的唯美主义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也因此被看成了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

这种基于唯美主义立场的研究,尽管从唯美的角度评价和理解了王尔德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品格,但是这种观点的预设也限制了王尔德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从而使王尔德研究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在唯美主义的研究轨道上,导致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王尔德的研究被局限于唯美主义的评价中。许多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这种唯美主义研究的局限性,意识到王尔德研究面临的窘境,并企图通过寻找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打破这种局面。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王尔德大量的研究,就是企图打破研究现状以求创新。

21世纪初以来,有一批学有成就的年轻学者开始以王尔德为研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为我国的王尔德研究增添了新的动力。他们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把王尔德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王尔德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就是王尔德研究的伦理转向。可以说,刘茂生教授的博士论文《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1]就是这种转向的重要标志。

王尔德研究的伦理转向是对王尔德研究唯美化倾向的反拨以及对研究新方法的探索,而这种伦理转向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仍在继续发展。现在,刘茂生教授的新著《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创作》就要问世了。这部著作继续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展开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新发现,新观点。因此,这部著作既代表了刘茂生教授在2008年基础上对王尔德研究的继续和发展,也代表了我国王尔德伦理批评研究的新成果。

刘茂生教授的《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创作》这部著作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继续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细读文本,全面剖析王尔德艺术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伦理思想、伦理特征,以及伦理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深入揭示王尔德作品中的道德内涵及其蕴藏的伦理价值。就创作思想而论,王尔德一贯坚持艺术与道德无关的唯美主义主张,但是在艺术创作中,王尔德也许在主观上企图对其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进行实践,然而客观上,他的唯美主义创作主张并没有真正融合在其艺术实践中。相反,他是主张文学艺术的唯美主义与创作实践的道德主义,即在创作中始终坚持道德审美的标准。可以说,王尔德思想上主张唯美主义,但创作中拒绝唯美主义,他塑造的所谓唯美艺术形象并没有失去其道德特征。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如童话中的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小说中的道连,戏剧中的莎乐美等,不仅没有离开道德的基础,相反,他们与社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王尔德在其戏剧创作中,后来也逐步放弃了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在思想上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关注社会、关注道德。刘茂生教授的这部专著,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辩证地揭示了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背离,并通过对王尔德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的伦理分析与深入解释,让我们能够接近真实的王尔德,认识真实的王尔德创作,理解王尔德作品的实质。

这部著作也体现了刘茂生教授一贯的研究作风,就是坚持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所倡导的重文本分析,突出文学批评方法的实践性特点。能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个伦理问题并展开伦理分析,从而使其研究分析科学,解释辩证,说理充分,结论客观。在全面审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与实践的矛盾之后,进而说明尽管王尔德在艺术主张上追求唯美主义,但他的艺术实践并没有坚持唯美主义,所谓的纯美也没有脱离伦理道德。

以往的王尔德研究,大多不能超越唯美主义的预设立场,因此,此类研究就容易束缚在唯美主义的狭窄空间内。刘茂生教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王尔德研究的固有模式,他没有简单地否认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而是坚持在王尔德唯美艺术主张中去分析他的真实的艺术实践,从而接近真实的王尔德艺术创作。这种研究与众不同地发现了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中真实的王尔德创作,这不仅挖掘出王尔德创作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也大大开阔了王尔德研究的视域,从而使王尔德研究摆脱了王尔德创作无关道德的唯美主义研究老路。

就研究内容看,刘茂生教授的这部著作也是目前王尔德研究中最为全面系统的一本研究专著。这部著作将王尔德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对王尔德的全部创作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王尔德所创作的童话、小说和戏剧三种文学样式,被作者用伦理的思考融于一炉,不仅分别进行深入剖析和论述,而且还对三种文学样式创作完整而富有逻辑联系的伦理关系进行了梳理。例如童话,作者认为王尔德在其中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唯美的艺术形式再现了美好却充满自私、残酷的现实世界,揭示了童话中的伦理逻辑。再如小说,作者认为王尔德笔下的道连是一个唯美却在伦理道德重负下经受痛苦的艺术形象,画像最终无法遮蔽隐藏在道连内心深处的所有道德印迹,在唯美与道德的抉择中,道连只能接受道德的惩罚。因此,他刺向画像是他的一种伦理选择。王尔德戏剧的伦理特征是同他的戏剧的现实性联系在一起的。剧中的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都是对那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生动呈现,反映了家庭矛盾、婚姻关系、政治冲突等诸多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因此,可以看出,王尔德借助三种不同的文学样式,按照一定的伦理逻辑在具体的作品中对一个个伦理问题进行解剖,从而在他追逐的唯美主义艺术形式中注入了丰富的伦理内涵。

刘茂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路径,从唯美主义艺术研究转而从伦理的视觉考察王尔德的艺术创作,这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努力,不仅革新了研究的方法,丰富了研究的内容,因而得出了全新的、符合逻辑的观点与结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作者系统地论述了伦理思想在王尔德创作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尤其是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特点。全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证据充分,观点新颖,无论是从方法论上看,还是从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看,都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是一项王尔德研究的开拓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学界对王尔德创作进行整体研究的空白,为重新认识王尔德及其在英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成功的研究范例。

刘茂生教授潜心学术研究,在王尔德研究等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学界公认的成果。一方面,他对待学术研究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勤奋钻研,心存高远,既有远大而崇高的学术追求,又能脚踏实地做好具体的细致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他为人谦虚,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近年来,他撰写的王尔德研究论文先后三次获得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时又因其成果显著被江西师范大学聘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首席教授。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他于201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与研究,其间通过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探讨,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从而使这部即将出版的著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刘茂生为人为学的优秀品格获得了众多师长、同学、同事和朋友的高度赞赏。

刘茂生即将出版的专著凝聚了他从事王尔德研究的全部心血,在表达祝贺的同时也希望他继续努力,不断攀登学术研究的高峰。同时我相信,他在王尔德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他目前承担的另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萧伯纳戏剧研究”的坚实基础。我们期待刘茂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秉承“德才谦恭,止于至善”的理念,并以此作为他为人为学的最高追求!

聂珍钊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外国文学研究》主编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学会副会长

2015年11月16日


[1] 刘茂生:《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