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与身体的秘密

生命的形与神

身体就是一个王国

我们人人都想知道自己身体内部的秘密,可又不能随意打开来看,只能借助解剖学的知识,可是解剖知识对非专业的老百姓来说又太复杂、太高深了。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认识人体五脏六腑的秘密呢?有!《素问》的《灵兰秘典论》就用一种非常简单又形象的方法告诉我们,身体内部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身体就像一个国家,一个个脏器就像国王和一个个官员,它们各负其责,一起捍卫我们的身体。灵兰,指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收藏典籍的地方。秘典,即秘藏典籍。珍藏于灵台兰室的秘密典籍,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

这一篇的开头,黄帝就直截了当地问了这个问题——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dàn)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chéng)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黄帝问:我希望听你讲解一下人体十二个脏器的职能分工、高低贵贱是怎么回事。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很详细啊,请允许我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接下来岐伯就用了形象的比喻介绍了人体十二个脏器。为什么是十二个脏器?我们平常总说五脏六腑,加起来不是十一个吗?其实要从阴阳相配的角度看,五脏配的是五腑,六脏配的是六腑。这里的十二脏就是六脏六腑。脏为阴,腑为阳。

十二脏相使、贵贱是什么意思?相使,就是辅相、臣使,就是十二脏在功能活动上哪一个是宰相、哪一个是臣使。什么是贵贱?就是指君臣上下职位高低,就是十二脏功能的主次分工。岐伯的回答非常有趣,他把我们身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里有国王,有宰相,有将军,还有其他大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个部门、各个官员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好,彼此之间协调得和谐、有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抵御外邪的侵略,就强大,人体这个国家就长治久安;否则外邪就会攻入体内,人就会生病,严重时人体就国破家亡。

在人体这个国家中,心是最重要的,是国王。所以岐伯第一个就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是君主之官,好比一个国王、一个皇帝,主宰全身脏腑百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此而出。也可以说心主管神明,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从字形上看,“心”在甲骨文中就是实体解剖的“心脏”,处于身体上部。为什么说心就是君主呢?因为心掌管人体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神明”,也就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人最重要的当然是“神明”,也就是精神意念、思想意识,所以心就是君主。君主掌管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权力。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是心主管的,这一点是西医所不能接受的。西医说:“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应该是大脑主管的,怎么是心呢?”我就和他们说:“我们中医所说的‘心’包括了大脑。”中医的五脏绝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中的五种脏器,中医的五脏是五大功能系统,我们所说的“心”就包括了大脑。先秦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心主管神明、意识、情志。比如《孟子·告子上》说“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肯定心具有思维的功能。《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认为治心和治国是一致的。《荀子·解蔽》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强调心为人体最高的主宰。东汉字书《释名》解释“心,纤也。所识纤微,无物不贯心也”,说心认识事物细致入微,人的任何思想活动都要通过心来实现。

《黄帝内经》沿用了这一说法,认为人的思维、情感、记忆乃至智慧等都是由心主管的,后世两千多年的历代医家都继承了这一观点。例如,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说“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能,莫不由之”,心藏神,神统帅形体,协调人体脏腑,统帅四肢百骸,人的聪明才智、智慧能力都由心主导。

人生三宝精、气、神,其中的神就是由心来主管的,神明在人生中是最重要的,神可以主宰精和气,当然五脏都有神,但心神是老大,位置最高。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从解剖学上可以看到,心就像一个泵,把血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另外,脉搏跳动的频率和心跳动的频率也是基本一致的。心有这么重要的功能,如此位高权重,在人体五脏六腑中是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君主之官,就是身体这个国家的国王了。

有了国王,必须有大臣。我们再看其他大臣:“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是相傅之官,好比宰相,主宰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宰相是最接近国王的,官位最高,在国王身边辅佐国王。肺位于身体上部,和心紧挨着,上通呼吸,下调诸脏,主宰一身之气,调节人体内外上下的生理活动。在一个国家里,宰相的地位是仅次于国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的肺脏也是处于这么个地位。宰相是处理国家各种事务的,起到治理辅佐的作用,我们的肺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它要辅佐心这个国王协调各个脏腑的功能。肺最大的功能是主气,主管一身之气,肺不仅是呼吸器官,还可以把呼吸之气转化为一种正气、清气,然后传达全身。全身气血营卫的正常运行,脏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都依靠肺气来维持调节,因此说“治节出焉”。

宰相是百官之首,是文官。有文官,就必须要有武官。武官是谁?是肝。“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是将军之官,像一个大将军,英勇威武,人的谋略由此而出。在一个国家,将军是主管军队的,是力量的象征,肝脏在人体里也是主管力量的。肝主管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的气血充足,筋膜就强健,肢体运动就灵活。肝为刚脏,刚强暴急,容易亢怒引起气逆,能捍卫机体抵抗外来邪气,而且英勇,能够决断,是将军之官。肝属木,可以藏血,善于谋虑,在志为怒,怒气一发,精神就不能平静,影响正常思维,因此肝功能正常,人才能正常谋略思考。

一个国家,有了国王,有了宰相,有了将军,还有其他的大臣吗?我们看一看岐伯的回答:“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是中正之官。中正,就是刚正果断、不偏不倚。中正之官是什么官?应该是检察官、法官。人的决断由此而出。检察官、法官处理案件必须秉持公正,果断判案,不可拖泥带水、优柔寡断。胆就是这么一个官。胆呈囊形,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之间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有一个成语就叫肝胆相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因此只有肝与胆功能正常,人才善于思考,作出正确决断,所以胆被称为中正之官。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是臣使之官,是国王的使臣,奉行和传达国王的命令,心这个国王的喜乐由此而出。注意这里的“膻中”不是指膻中穴,膻中穴是在两乳之间、胸口的地方。这里的膻中是指心包,也叫心包络,顾名思义就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膻中是臣使之官,好像国王的使臣,又像国王身边的太监,它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个是代君行令,代表心这个国王传达命令,表达了心的意志。第二是代君受邪,它要保护心脏这个国王,当外邪侵犯心脏时,它要挺身而出,要先承受邪气,保护国王不受侵犯。因为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所以邪气犯心,总是先侵犯心包络,这样就保护了心脏不受邪气的侵害。心包这个使臣、太监是最接近于心这个国王的,所以情绪总是通过心包表达出来。心在志为喜,膻中就传达心的喜乐情绪,因此说喜乐从此而出。如果心的阳气不舒展,情志就不安,也会通过膻中表达出来。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和胃,是仓廪之官,就是管仓库的官,仓廪简单地说就是仓库,分开来说,储藏未去壳的谷物称为仓,储藏已去壳的谷物称为廪。但脾胃这个管仓库的不仅要管储藏,还要管加工和运输,相当于“后勤部部长”。脾胃既要接受、容纳饮食水谷,还要化生精微、把营养成分输送到全身,总的来说脾胃要负责饮食五味的消化、吸收和运输,所以说饮食五味由此而出。这里的五味,指水谷精气。脾的最大功能就是运化,可以运化水液、运化水谷,把吃进去的食物所含的精微物质以及水液输送给其他脏器,起到一个传输官的作用。脾的这种传输作用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把它称为后天之本。先天的根本在于肾,后天的根本就是脾。脾和胃是互为表里的,脾主管上升(升清),胃主管下降(降浊)。脾把吃入的食物进行加工,其中的精微物质也就是营养部分通过脾的“升清”送到心肺、头和眼睛,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则负责降浊,把没有用的糟粕部分下灌入肠,从体内排出。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是传道之官,负责传送食物的糟粕,并把它化为粪便排出体外。传道,传就是传送,道就是“导”,导出糟粕的东西。“变化出焉”,指变化成糟粕之物从这里出来。水液可输至膀胱,糟粕转化为大粪。大肠在小肠的下面,传化糟粕腐秽之物,称为传道之官。水谷经小肠吸收后传至大肠,再由大肠将水液输至膀胱,有形的糟粕之物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六腑以通为用,大肠排泄功能的正常,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有两句谚语“若想不死,肠中无屎”“若想长生,肠中长清”就是说大肠要保持畅通,要清爽、干净,这能使身体保持健康。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是受盛之官,变化之物从这里出来。“受盛”就是接受、容纳。小肠在胃的下面,接受从胃传下来的食物,然后进行分化、甄别,分出清还是浊,也就是将食物分别出精华还是糟粕,精华依靠脾之升清传输到全身,糟粕靠小肠的下降传导入大肠,这就是“化物出焉”。小肠升清降浊的功能,其实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大肠、小肠是主管交通运输的,它们的功能有一点像交通部部长。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是作强之官,人的各种技巧都从这里出来。“作强”是什么意思?字面的意思是创作、强大,这是个什么官?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没有统一。我认为“作强”可能跟工匠有关系,肾的“官职”是主管技巧,主管发明创造的。各种技巧、各种发明创造都从它这里出来。工匠是创造器物的,肾脏是创造生命的,所以肾脏就好比是一个创造生命的工匠,它具有创造力,是生命的原动力。肾的作用是强大的。为什么?因为肾藏精,主管生殖。肾精充足,才能生孩子,人类才能繁衍。肾精还和大脑相通,肾精足人就聪明,有智慧,所以肾主智慧。人聪明、有智慧,当然可以发明创造了。肾这个“作强之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有人说是科技部部长,因为科技发明嘛;有人说是卫健委主任,管人类生育;有人说是发改委主任,管人类发展。我看都不是其中的一个,应该是科技部、卫健委、发改委组成的综合部部长。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决渎之官,负责通利水道。决,是通调;渎,是指水道;决渎,就是通调水道,就是疏通水道。决渎之官,相当于古代的总督河道之职,有点像现代的水利部部长。“决渎之官”非常形象地比喻了三焦的功能。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人体水液升降布散及浊液排泄的通道,所以说水道出焉。三焦就是上焦、中焦、下焦。明代医学家吴崑说过:“上焦不治,水滥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蓄之患矣。”因此,三焦功能正常,则水液输布顺畅,浊液外泄通利;如果三焦功能失常,水道不通、堵住了,那么水流就会受阻,浊液外泄就困难,就会出现小便不利、肌肤水肿、小腹胀满等症状。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将尿液排出体外。州,是水中的陆地;都,通“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州都,也就是水流汇集的地方。膀胱,位置在人体的最下方,形状是中空的袋子,具有气化作用。全身代谢后的水液汇聚在这里变成尿液,然后排出体外。膀胱有主导开合的作用,维持着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所以称为州都之官。而膀胱的气化,实际属于肾的气化作用,所以说肾与膀胱相表里。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失常,那么膀胱的气化作用也就大大下降。开合就不灵了,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或癃(lóng)闭以及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

这十二个器官,虽然分工不同,但其作用应该彼此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六脏六腑十二种官职,在心这个国王的领导下,把身体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网络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国王、君主,其他都是大臣、属下。心是这个身体的君主、国王,关系到全身所有器官的安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果明智顺达,下属就会安定,用此养生之道就能够长寿,终生都不会生重病,用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如果让昏聩不明的君主来治理天下,“其宗大危,戒之戒之”!那么政权就危险了,所以千万要警戒、再警戒啊!

黄帝听了岐伯的这番话特别感动,说——

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太好了!我听到了如此精要明彻的道理,这真的是圣人才能建立的事业,如此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诚心诚意沐浴斋戒,选择良辰吉日,实在不敢接受这样高深的理论。于是黄帝就选择良辰吉日,把这些理论著作珍藏于灵台兰室,以便很好地保存、流传后世(所以这一篇就叫《灵兰秘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