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 郭建龙
- 8字
- 2024-11-04 13:50:27
第二章 征服和反抗
针对西域的三种策略
公元前141年(后元三年),西汉的汉景帝去世,他16岁的儿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此时,距离西汉建立已经60多年,国家经济发达、人民富足,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没有经历王朝早期困苦的皇帝。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既没有汉高祖的开国功业,也没有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盛世的不世之功。在历代王朝发展史上,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一个对外扩张型或者消耗型的皇帝,他既不知道战争对社会和家庭的破坏,也不知道人们吃不上饭的滋味,他将社会的繁荣视为理所当然,希望借助这种繁荣建立属于自己的功绩,而对外扩张就是最好的方向。此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内敛的国家,对外扩张的时期并不多,它们大都集中在王朝的这个时期。
汉武帝的对外扩张除了前面提到的对南越、闽越和西南夷用兵,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是匈奴,西汉与匈奴由此进行了长期的缠斗。而张骞发现的西域恰好在此时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加大了汉武帝的扩张冲动。
张骞本人也是一个扩张主义者。从西域回来后,他首先参加了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此时,汉匈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率领六位将军,从山西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杀数千人。[37]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张骞熟悉道路和水源,参加了军事行动,成了引路人。回军后他被封为博望侯。但第二年,张骞跟随李广出战,由于不能按时抵达,导致李广失利,张骞的侯爵身份也被免了。[38]
张骞失势的几年中,汉匈战争继续进行,形势变得对汉朝越来越有利。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连续两次获得大捷,逼迫匈奴撤到漠北地区。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投降了汉朝,导致匈奴撤出了河西走廊直到罗布泊一带,使这里短暂成为汉匈之间的权力空白区,然后逐渐被汉朝所占据。
河西走廊的重要性非常显著,之前匈奴占据河西走廊,就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阻断了,随着汉朝控制河西走廊,中国就拥有了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个郡,这就是著名的“河西四郡”,之后的两千年里,中国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都以这四座城市为基础。
这时,失去了侯爵身份的张骞再次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向后者建议,以河西走廊为基础,进一步征服西域地区。西汉王朝对西域的政策由此确立。那么,张骞向汉武帝提出的具体策略又有哪些呢?
总结起来,西汉王朝最早的西域策略是:在与匈奴作战时期,联合弱小的西域国家,反对匈奴;但当匈奴被击败,暂时撤退后,西汉王朝就从这些弱小西域国家的朋友变成了征服者。
西域国家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与汉朝离得最近,位于现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小国,这些国家的大小依赖于它们所处的绿洲的大小,最小的只有200多人,最大的也只有数万人;另一种是更加遥远的定居大国,由于过于遥远,汉朝很难和他们经常进行实质性的交往,这类国家以安息、大夏等为代表;还有一种是比较远的游牧大国,却由于他们的游牧属性,可能与汉朝发生更多的联动。
根据这三种国家,张骞以及他的后来人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第一,对新疆地区的绿洲小国,这些国家只相当于城市国家,地域面积小,抵御入侵的风险能力弱,同时又靠近汉朝,是需要通过武力控制的国家。
第二,对大宛、大夏和安息这三个距离遥远的定居国家,它们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采取了农耕模式,物产丰富,且许多东西都是汉朝所没有的。但张骞认为,这些国家还有另一个特点:兵力弱,又贪财。[39]汉朝应该采取措施,让它们从表面上依附于汉朝,并向汉朝进贡一些“奇技淫巧”,以满足皇帝的欲望。[40]
第三,对大月氏和康居、乌孙这样的游牧强国,出于对抗匈奴人的需要,应当采取赠予财物甚至联姻的方法,控制他们为汉朝服务。
帮助汉武帝确立了战略之后,张骞又进行了一次西域的出使活动,这次他的身份是中郎将,时间在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到前116年(元鼎元年)之间。[41]这一次,他率领三百人出使游牧民族的乌孙,希望与之联合抗击匈奴。乌孙曾经是匈奴的盟友,但张骞第二次出使时,乌孙人已经有了与匈奴分庭抗礼的趋势。而匈奴的浑邪王投降汉朝之后,位于河西走廊以西、新疆北部的土地空旷无人,张骞希望把乌孙人吸引到这里居住,与汉朝一起挤压匈奴的生存空间。
除了随访的三百人,他们还带了大约六百匹马,数以万计的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亿五铢钱的金帛等。这三百人中,除了张骞,还有许多人也持有汉节,以便于在路上派往其他国家出使。
张骞到了乌孙后,将汉朝的公主许诺给乌孙,希望乌孙能够迁移到浑邪王故地,但乌孙并没有同意。
他们不同意的原因在于,乌孙王昆莫已经年老,有十几个儿子。他的太子死了,希望长孙岑陬[42]继承王位,但他的另一个儿子大禄却非常强悍,不仅有万余的私人部队,还试图造反夺取王位。昆莫怕儿子大禄把孙子岑陬杀掉,于是把岑陬派到了外地,岑陬也有万余骑兵,同时昆莫还有万余骑兵,这样一个国家就分成了三处。
昆莫即便答应汉朝内迁,也无法得到其他两部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张骞的使命自然无疾而终。
张骞出使失败,却并非毫无收获。虽然对乌孙不得要领,但他派出了副手们前往各个国家出使,这些国家包括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还有位于南道上的于阗、扜罙等。
在这些国家中,除了张骞已经去过的,还有安息、身毒以及去往身毒途中的罽宾等,它们可能都是第一次与中国使者接触。
张骞归国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但他建议皇帝采取的策略却被保留了下来。接下来,汉朝就进入了一个与西域冲突、联合、征服的时代,我们不妨分别叙述这三种类型的国家。
根据《汉书》的说法,[43]汉代认识的西域国家一共36个,后来分裂成50多个,除了张骞提到的那些大国,还有不少位于现在新疆境内的绿洲小国。这些小国又分别位于南北两条西域的主道上,南路是在昆仑山北麓西行到莎车,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去往大月氏和安息,北路是经过车师前国[44],顺着天山南麓前往疏勒,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前往大宛、康居和奄蔡。
而这两条路的起点都必须经过一个叫楼兰的国家,于是,小国楼兰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争夺点……